毛主席一向知恩圖報,但是,有一個多次幫過他的老同學(xué)陷入了困境,毛主席卻沒有幫他說話,這是什么情況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位老同學(xué)名叫郭梓閣,是毛主席小時候上私塾時的同窗好友,因為家境比較富裕,經(jīng)常幫助毛主席,毛主席也很喜歡他,經(jīng)常去他家里玩。

可能有人會說:毛主席小時候家里也很富裕,還需要郭梓閣幫忙嗎?

確實,毛主席的父親毛貽昌很善于經(jīng)營,不光買了很多地,還做稻米生意,甚至開辦了一家“毛義順堂”,發(fā)行股票,在當(dāng)?shù)厥菙?shù)得著的富戶。

不過,毛貽昌對待孩子很嚴厲,教育他們要吃苦耐勞,從來不給他們零花錢,所以,毛主席在上學(xué)時是很窮的,連買書、買報紙的錢都沒有,經(jīng)常要向郭梓閣借錢,而郭梓閣也很大方,每次都來者不拒,幫了毛主席很多忙。

后來,毛主席參加了革命,有一次回韶山開展農(nóng)民運動,被反動派盯上了,毛主席就跑去了郭梓閣家里躲起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dāng)時的郭梓閣是一個生意人,如果被反動派發(fā)現(xiàn)他“窩藏”革命者,生意肯定就沒法做了,甚至?xí)猩kU,但是,郭梓閣還是把毛主席藏了起來,面對反動派的威逼利誘,都毫不動搖,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什么革命者。

所以,對這份恩德,毛主席是一直記在心里的。

但是,到了新中國成立后,郭梓閣陷入了困境,向毛主席求助,但毛主席卻沒有幫他說話,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郭梓閣因為善于經(jīng)營,家里買了很多地,等到建國后,就被劃成了地主,不光地都被沒收,還遭到了批判,生活一落千丈。

1952年,毛主席小時候的老師李漱清去北京看望毛主席,提起了郭梓閣的事,想請毛主席幫他說句話,改善一下他的處境。

李漱清本來以為,毛主席一向知恩必報,肯定會幫他的,只要毛主席說一句話,就能免了郭梓閣的罪,但是,讓李漱清失望的是,毛主席雖然也很惋惜,但卻沒有為郭梓閣說話。

為什么呢?因為毛主席知道,郭梓閣被劃成地主是對的,他們家里確實有很多地,按照規(guī)定就是地主,這是沒有問題的,不能因為他是自己的老同學(xué),就有什么特殊照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毛主席也不是什么都不管,雖然在政策上不能幫郭梓閣,但在個人層面還是可以幫的,后來,毛主席多次給他寄去一些錢,幫他緩解一下生活上的壓力,并鼓勵他積極改造,早日回到人民的陣營中,自力更生。

1964年,郭梓閣進入了生命的最后階段,毛主席聽說后,又給他寄去300塊錢,讓人幫他做后事。

郭梓閣收到這些錢后,感動得淚流滿面,對家人說:“江山應(yīng)該是毛澤東的?!?/strong>

這就是毛主席對待親朋好友的一貫態(tài)度,在個人層面上可以盡量幫你,但如果是涉及到國家的政策,那就免開尊口了,不能因為你是我的親朋好友,就可以有什么特權(quán)。

其實,這不光是毛主席的態(tài)度,也是周總理、朱老總那一代革命家共同的態(tài)度,很值得今天的人學(xué)習(xí)。

(參考資料:《毛澤東成功之道》《毛澤東和他的親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