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wǎng)友青女士投稿的故事:
母親癱瘓后,我把她送進了養(yǎng)老院養(yǎng)老,以為她會過得不錯,誰知入院10天后,我按捺不住偷偷去了趟養(yǎng)老院,而看見母親在養(yǎng)老院的真實境遇后,我卻毫不猶豫地接了母親回家。

我今年49歲,是一名電子廠職工。
我娘家原本有三兄妹,大哥、二姐和我這個幺妹,我和姐姐相繼嫁人后,父母就跟著大哥生活。
然而命運不濟,26年前,大哥因病離世,留下嫂子和年幼的侄女。而嫂子守寡不到兩年,受不了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就帶著侄女改嫁了。
那時候,我二姐遠嫁到山西,路途遙遠,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家。父母身邊,就只剩下我這個嫁到隔壁市的小女兒,可以依靠。
早些年,父母身體硬朗,還能自己種田養(yǎng)豬過日子。我隔兩三個月就會抽空回去看望他們,一有假期的時候,更是常常往家跑。
當10年前,父親也因病去世,家里只留下母親孤零零一個人時,我就很不放心了,特別想把母親接到身邊,可那時候我自己家里的情況也不好。
我家雖然買了房子,但就三間房,家里一雙兒女各占一間房,根本沒有多余的空間,只能讓母親一個人在老家繼續(xù)獨居。
直到3年前,我們的生活條件稍微好了些,兩個孩子去工作了,家里空出了房間,我才把母親接了過來。

本以為能好好陪伴母親,讓她享享清福,可住了還不到一年,母親上廁所時意外摔了一跤,這一摔,導致她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身邊必須得有人伺候。
我和丈夫都要拼命工作掙錢,還房貸車貸,根本沒辦法有一個人全職在家照顧老人。
一開始,我們想著在家裝個攝像頭,把吃喝都給母親準備好,我們夫妻倆每天中午輪流回家照看。
但現(xiàn)實卻給了我們沉重一擊。我們夫妻倆所在的工廠,離住的地方有十多公里遠,每天中午這樣往返,實在是太累了。
碰上下雨天、堵車,那更是麻煩,好多次都因為遲到被罰款。
而且,這么折騰下來,身體也吃不消。原本中午能休息兩個小時,現(xiàn)在幾乎都耗在路上了,下午上班一點精神都沒有。
無奈之下,丈夫和我商量,要不找個保姆來照顧母親,或者送母親去養(yǎng)老院??纱蚵犃艘幌?,找保姆一個月最少得4500元,就我們倆那三四千的工資,根本承受不起。

后來,我們還是決定送母親去養(yǎng)老院,我們找了一個郊區(qū)的養(yǎng)老院。
這養(yǎng)老院宣傳的很好,說什么軟硬件設施都特別棒,一日三餐安排得妥妥當當,午休時間也有人照應,還有專人組織各類活動。
在養(yǎng)老院里有老年活動中心,能看書、看報,還能下象棋,該有的娛樂設施一樣不少??粗麄鳎倏吹揭粋€月只要3100元,就可以包吃包住。思來想去,我們就覺得很不錯,便把母親送進了這家養(yǎng)老院。
把母親送進去后,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不知道她在里面過得怎么樣。原計劃一個月或半個月去看望一次,可母親進去第 10 天,我就忍不住想去看看她。
下午 3 點多沒打電話就直接去了,還帶了些東西,打算給母親、護工和她的室友,希望他們能對母親好點。
然而,當我獨自走進母親房間,看見母親的那一刻,我的心瞬間揪緊了。
母親正一個人躺在床上,頭發(fā)凌亂,腳露出在被子外,床邊的地上和枕頭邊上,都餅干殘渣,她的嘴角還沾著一點沒擦干凈的東西。
我心疼地問:“媽,您這是怎么了?怎么弄成這樣?”
母親看到我,眼眶一下子紅了,聲音帶著哭腔說:“我想自己吃點東西,可手不聽使喚,就弄成這樣了?!?/p>
當時我碰了下床單,發(fā)現(xiàn)也是濕答答的,于是伸手摸進母親被窩,發(fā)現(xiàn)母親穿的紙尿褲已經(jīng)破裂,卻沒人更換。
我眼眶泛紅,又氣又急,“護工都去哪兒了?您按鈴也沒人來嗎?”母親無奈地嘆了口氣,“可能他們忙吧,我也不知道?!?/p>
我火冒三丈,立刻去找養(yǎng)老院的負責人和負責這片的護工。
等他們來了,我憤怒地質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們說會好好照顧老人,我媽按鈴都沒人來,現(xiàn)在弄成這樣,你們怎么解釋?”
負責人連忙道歉,轉頭就開始責怪護工??赡亲o工卻一臉不耐煩,嘟囔著:“就一會兒沒顧上而已,我剛才在別的地方忙呢!”
我氣得渾身發(fā)抖,我都進來十多分鐘了,才把他們找來,這叫一會兒沒顧上?
同室的另兩個老阿姨,看見我這么大聲斥責養(yǎng)老院的領導和護工,也跟著幫腔:
“你們養(yǎng)老院,就這德行,經(jīng)??床坏阶o工的影子,前幾天我想喝水,或拉了一褲子,想找護工處理下,誰知按鈴半天都沒人來。
平時護工態(tài)度也不好,動不動就說我們臟,麻煩啥的。我們都這樣了,也不曉得多體諒下我們.......”
那些老阿姨們,一直抱怨,把在養(yǎng)老院受的委屈,一下子就發(fā)泄出來。

聽到這些,我的心徹底涼了??粗赣H那無助又委屈的樣子,我當下就做了一個決定:不管壓力多大,我都要把母親接回家去。
回到家后,我和丈夫認真商量。丈夫看著我堅定的眼神,也點了點頭,說:“行,咱把媽接回來,再難也一起扛?!?/p>
于是,我們開始四處打聽合適的保姆。為了找到靠譜又價格合理的保姆,我跑了無數(shù)家中介所,面試了一個又一個人。
終于,我們找到了李阿姨,她看起來和善,經(jīng)驗也豐富,關鍵是愿意以相對低一點的價格來照顧母親。
從那以后,不管工作有多忙,我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陪母親。周末的時候,我會推著母親出去曬曬太陽,散散步。

如今看著母親的氣色越來越好,笑容越來越多,我知道,我當初的決定是對的。老人真正需要的,是親人的陪伴,是那份血濃于水的親情。
養(yǎng)老院或許能提供生活上的照顧,但卻給不了家的溫暖。
所以,不管壓力多大,我們都要努力給父母一個溫暖的家,讓他們能安享幸福的晚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