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朗普當選總統(tǒng)后,美國對中國的態(tài)度一直十分強硬。從臺灣議題到關稅措施,再到南海紛爭,各種動作層出不窮。

最近,特朗普的親信更是公開發(fā)表言論,聲稱要對中國做好軍事準備。然而,一向以抹黑中國為能事的美國媒體這次卻指出,美國存在致命的軟肋,建議暫緩行動。

那么,美國媒體為何如此表態(tài)?美國到底有什么致命的弱點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親信:對華備戰(zhàn)·】——?

這位特朗普的親信就是剛剛被提名為空軍部長的特洛伊。剛獲得提名,他就顯得異常興奮。

在一場聽證會上,特洛伊滔滔不絕地表示,中國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研究如何對抗美國,而在這段時間里,美國卻在全球范圍內忙于打擊極端主義。

他的言辭中充滿了對中國威脅論的渲染,試圖將中國描繪成美國的主要對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僅如此,特洛伊還直接將話題引向了南海問題。他指責中國在南海地區(qū)的行動過于強勢,并推測解放軍可能已經制定了具體的軍事行動時間表。

他還自以為聰明地提出建議,認為美國應該加快裝備采購速度,做好充分準備。這種所謂的“準備”,實際上就是在呼吁盡快進入備戰(zhàn)狀態(tà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也跟著附和,高聲宣稱:“作為國防部長,我已經準備好迎接任何戰(zhàn)爭,隨時可以行動,目標就是阻止中國的崛起?!?/p>

過去,只要美國計劃采取霸權行動,美國媒體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持。但這次卻顯得格外冷靜,他們指出美國存在嚴重的短板,需要慎重考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媒:美國的致命弱點·】——?

美國媒體彭博社明確指出,美國目前無法擺脫對中國礦產資源的依賴,并通過具體數據進行說明。

根據彭博社的數據,美國有29種礦產對中國依賴度達到50%,其中有15種關鍵礦產的依賴度更是高達100%。

無論是導彈制導系統(tǒng)中的鎵,還是電動汽車電池中的石墨,抑或是半導體芯片中的鍺和風力渦輪機中的稀土,這些都離不開中國的出口。一旦失去這些資源,美國的軍工產業(yè)將受到致命打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自從2023年中國對鎵和鍺實施出口管制后,美國的鎵價格飆升了300%,導致F-35戰(zhàn)斗機生產線一度中斷。

如果美國想要解決這一困境,要么選擇向中國低頭,要么自己開發(fā)資源,要么尋求與其他國家合作。

然而,對于美國而言,向中國示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像期待太陽從西邊升起一樣難以實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美國決定建立自己的開采體系,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并且面臨許多挑戰(zhàn),比如缺乏先進的開采技術、政策分散、政府部門各自為政以及缺乏統(tǒng)一戰(zhàn)略等。

此外,美國希望通過與友好國家合作來解決礦產問題也困難重重。加拿大早已被特朗普得罪,烏克蘭則成了美國的棄子,而像中國這樣可靠的合作伙伴,美國恐怕是求之不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事實上,中國從未有意與美國對抗,更沒有花費二十年時間來針對美國的想法。維護自身權益和發(fā)展利益,這是每個國家的正當權利。錯的是美國的盲目自負和破壞和平的行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希望美國能夠認清現實,摒棄冷戰(zhàn)思維和零和博弈的觀念,與中國相向而行,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分歧,共同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這才是符合兩國和世界利益的正確選擇。

聲明

本文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內容為作品完整存在虛構成分,如侵犯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