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化遲這個名字,在許多文人字畫的愛好者中,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他為我國藝術(shù)文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是有名的收藏家,鑒定家。

許化遲
許化遲的父親許麟廬,便是齊白石的徒弟。
許麟廬是齊白石的關(guān)門弟子。更是他十分器重的一位弟子,深得齊白石真?zhèn)?,“麟廬”二字也是齊白石先生為他起的。

許麟廬花鳥畫
許化遲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就有勇氣豪擲20萬,買下9000張名師畫作。
20萬在當時可謂是天文數(shù)字,一度被罵成紈绔子弟,現(xiàn)在的他怎么樣了呢?
一、第一代收藏家許麟廬
許麟廬對齊白石先生一直心存敬仰,多方轉(zhuǎn)折才見到齊白石先生,那時齊白石已經(jīng)83歲高齡,已宣稱不再收徒。
但兩人一見面,齊白石先生竟然破例收他為關(guān)門弟子,且為其改名“麟廬”。
許麟廬深得齊白石先生的真?zhèn)鳎陨淼睦L畫天賦加上師傅的教導,繪畫水平竟能達到與老師齊白石不相上下,因此許麟廬也被大家稱為“東城齊白石”。

齊白石、許麟廬、李若禪
許麟廬家中原本是從商的,他卻不喜愛商業(yè),也沒什么天賦,聽從父親安排的他開了一家面粉工廠。
但是短短一年時間,實在是無心經(jīng)營,便倒閉了。
他開始接觸筆墨畫作后,是朋友也是師兄的李若禪建議他可以開一間畫店,這個提議他很快采納。
許麟廬不顧父親的反對,執(zhí)意開了一間和平畫店,自此打開了收藏界的大門。
齊白石老先生還為畫店題寫和平畫店的匾額,更是不吝嗇的將許多自己的墨寶交于許麟廬來保管,用于畫店展覽。
許麟廬可以說是第一代的收藏家了,自畫店開辦以后,文人墨客齊聚一堂,更是有許多外地的學者紛至沓來。

齊白石題字
身為齊白石弟子的他,有幸結(jié)識許多的墨畫愛好者,也有非常多當時名聲并不顯赫,后來卻為世人稱贊的畫家,這其中便有張大千、李可染等人。
在上個世紀70年代物資匱乏的時候,很多人連個人溫飽都無法解決,更不必說對于精神世界的需求。
所以在那個時候,文人字畫市場十分低迷,就算是齊白石等大師的作品,也幾乎無人購買,這時候的和平畫店便成為了大家文化交流的樞紐。
許多的才藝大師都慕名而來,相聚一堂,不僅是為了觀賞作品,更是在這里能與共同愛好者相互探討,一時間和平畫店竟成為了藝術(shù)家的殿堂。
許麟廬說是收購畫作,其實更多的是接濟這些藝術(shù)大師,只要是真跡他都收,還高出市場價格不少,這讓他的美名很快就傳開了。

許麟廬畫作
1956年國家實行公私合營,許麟廬便將師傅齊白石的作品,包括其他畫家的一些珍貴作品無償獻給了國家,隨后關(guān)閉了和平畫店,擔任了榮寶齋的第一任經(jīng)理。
而他獻出的這些畫作,現(xiàn)在大部分被收藏于中國美術(shù)館,許多畫作還被標注上了“麟廬收藏”的印章,以示對他無私奉獻的認可以及贊揚。
耳濡目染極有藝術(shù)天賦
許化遲出生之后,齊白石老先生還專門來看過,母親曾告訴他,齊白石先生風塵仆仆來到家里,專門為了看他這位徒弟的幼子,還給了許化遲10塊錢。
那個時候的十塊錢,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齊白石先生說:“收老人的錢,可以長命百歲,圖個好意頭”,非要母親收下。
許化遲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備受渲染,小小年紀便體現(xiàn)出了令人稱贊的才藝。
常常見到各位大藝術(shù)家,聽他們談?wù)搶W術(shù),19歲更是拜大家胡爽庵為師。
天賦加上后天有恩師教導,許化遲進步神速,對書畫非常有自己的見地。

左一許麟廬、左二胡爽庵、右一許化遲
偶然一日,許化遲在街上看到了齊白石大師的作品,當即使用100元,買了這張齊白石的畫作,拿回去給父親看。
父親十分欣喜,看后稱之為真跡,雖說是師傅真跡,但聽到是用100元買回來的,雖然十分欣喜,但卻覺得不值。
因為在那個年代,雖然是真跡,價格也是賣不到這么高的,一般在當時畫作就算是名師所作,也只是在五元一張左右。
許化遲花高價購買只是不想看到,如此好的畫作被埋沒。
那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雖然喜愛作畫更喜愛收藏,慢慢的,許化遲便開始了他的收藏生涯。

張大千花鳥欣賞圖
許化遲不僅喜愛收藏字畫,對于古早的一些家具也十分喜愛,他在收藏界也慢慢變得小有名氣。
有一次有一個香港朋友托他,希望能幫他搞到一些藝術(shù)家的字畫。
這個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在大陸只能賣到幾塊一幅的字話,在香港卻能賣到幾百塊甚至幾千塊錢一副,價格高昂,卻依舊是供不應(yīng)求。
這個現(xiàn)象對許化遲來說,可以說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1983年許化遲豪擲20萬走上收藏之路
許化遲在一次陪同接待貴賓時,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看到了許多畫作,整齊的排列在外賓接待部大廳內(nèi)。
不由得十分感慨,許多字畫還是價格極低,無法體現(xiàn)出應(yīng)有的價值,旁邊的工作人員一聽此話就知道他是對于書畫有愛好的。

齊白石老蓮堂
工作人員跟他說歷史博物館中有許多畫作都正在出售。
因為當時正處于百廢待興的時代,外賓部也只能把這些畫作掛出售賣。
一來維持博物館的運營支持文化建設(shè),二來也可以宣揚中華文化,由于并不是什么光彩的舉動,所以沒有大肆宣揚。
許多來參觀的外國游客,就算是買了畫作也并不太懂得欣賞,只是想作為留念。
所以博物館從售賣至今并沒有賣出太多畫作。許化遲一聽心中大喜,其心中便有想法要買下這些畫作。

齊白石畫作
工作人員介紹,館內(nèi)共有9000多副畫作。
這樣龐大的數(shù)量,許化遲不得不整日泡在博物館中,認認真真的觀賞觀察每一幅畫作。
經(jīng)他觀察畫作幾乎皆為真跡,立馬向博物館表示要將這些畫作全都買下來。
博物館的負責人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震驚。
經(jīng)理當即親自接待,跟他說數(shù)量多買下恐怕是一筆巨款。
許化遲便表示自己是看不得這些珍貴畫作流落國外,想要自己收藏保存。
博物館工作人員經(jīng)過計算后告訴他這些畫作,總體售價在20萬。

張大千潑墨荷花
1983年的20萬可謂是一筆巨款,80年代的北京,位居四環(huán)的四合院不過才五萬左右。
許化遲雖心中歡喜,可以收藏如此多的字畫,但這筆錢也十分讓他頭疼。
他祖父從商,雖然日子過得還算舒適,但一次性拿出這么多錢還是讓他犯了難。
他回去向父親說了此事,父親雖然也是字畫愛好者,20萬的巨款,還是讓父親望而卻步。
勸阻讓他不要購買如此多的字畫,喜歡可以從中收藏幾幅,奈何他心意已決,當即交付了兩萬元的定金給博物館。

齊白石畫作
剩余的錢款他不得不變賣房產(chǎn),向朋友借款。
朋友們也都十分的不理解,勸說他不必花費這么多的金錢購買,雖然珍愛但不必為此賠上所有身家。
但他執(zhí)意要做,朋友們也只好不再說什么,費盡辛苦最終湊足了20萬,從博物館買下了9000幅畫作。
事實證明許化遲是非常有眼光的,他收藏的這9000幅字畫中不乏大師之作。
其中很多著名畫家齊白石,張大千、吳作人、李可染等人的作品,放到如今已是價值不菲,任何一幅作品都可謂珍寶。
但當時花20萬巨款買一下這些字畫的時候,他心中并不是考慮到這些字畫會為他帶來多少的利益。
而純粹是因為心中對于字畫的熱愛,不忍心看見這么多好的作品埋沒,流落海外,他希望讓更多人看到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

張大千 仿石濤山水
購買這些字畫之后,便視若珍寶。
有許多同為字畫愛好者的朋友慕名前來觀賞,他的住所儼然成了一個文化寶地。
各地的學者才人共居于此,談?wù)搶τ谧之嫷囊娊?,欣賞著前人留下的文化瑰寶。
許化遲購買的這9000幅畫作,也盡到了保護這些作品的責任。
對每一幅畫作都十分上心,保存妥當。
就是他這一舉動,為我國的文化收藏做出了十分大的貢獻,讓我們能有幸在今日還能看到,前人的心血。
在19世紀80年代的時候,還有許多人吃不飽飯,填不飽肚子。
那時候的萬元戶就已經(jīng)是非常富裕的了。
許化遲竟然有勇氣拿出20萬來購買字畫,當時父親的勸阻,朋友的不理解,都是十分正常的。
2011年的時候,齊白石的畫作《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被拍賣出了4點多億的天價。
那時候大家開始佩服許化遲的收藏眼光,可對于他個人來說,那個時候并沒有考慮利益,而完全是對于收藏的熱愛。

齊白石 松柏高立圖
從他的9000幅畫作中拿出來拍賣的僅為少數(shù),而且也是十分熱愛真正熱愛文字瑰寶的人所得,但無一例外,每一幅作品都是高價。
很多作品他不愿意拿出來拍賣,因為他覺得這些作品不應(yīng)該打上標簽,打上價格,他眼中這些都是無上至寶,是該歸屬于國家的文化收藏。
許化遲收藏的眾多作品中,吳冠中老先生的作品,他最愛《白佛》。
這幅畫是吳冠中老先生游歷泰國時候性起所作,后來被新加坡的一位收藏家買下。
2003年的時候許化遲在拍賣現(xiàn)場,偶然還遇到了這幅畫,十分喜歡便花高價拍下來。

左吳冠中、右許化遲
他買下了之后十分欣喜,便專程把這幅畫拿給了吳冠中老先生看。
吳冠中老先生當即表示這幅畫是他的心愛之作,多年后年后再次看到這幅畫,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許化遲對于作品的喜愛度,以及他在業(yè)界的名聲,讓吳冠中老先生十分放心。
吳老先生更是直言:“我這一生只畫了一張白佛在你手里,我就放心了”。
2018年,劉炳森97年創(chuàng)作的書法對聯(lián)在天津拍賣。
這副對聯(lián)以207萬的價格被收藏家拍下。一個讓人驚訝的超高拍賣價格,這也顯現(xiàn)出的劉炳森作品的其他商業(yè)價值以及藝術(shù)價值。
回想當初在歷史博物館中購買的9000幅畫中,有一捆正式劉炳森的作品。
一捆書法作品,總共50張。最終只花了100多塊便全部打包買走了,算下來一個字,不過才兩三塊錢。

劉炳森字畫
短短幾十年一個人的字畫作品,竟能有如此大的價值提升。
許化遲也十分感慨,從沒見過哪支股票能夠漲幅高到萬倍,但字畫的價值卻不止萬倍,依舊以極快的趨勢不斷上漲中。
許化遲收藏的9000幅畫作中,不敢說每一副都可以拍出上億的價格,但每副都是真跡。
再加上時間久遠,相必每一幅畫都是十分有價值的。他如今身價少說也有百億了。
但許化遲對于字畫的理解十分高潔,認為許多先人的優(yōu)秀的作品不該屬于任何人,是該歸屬于國家的。

李可染字畫
很多人看到許化遲如今的身價非常眼紅,但放在當時,又有誰能像許化遲一樣有魄力,豪擲20萬買下這么多的畫作呢?
在那個時候的20萬,別說是20萬,萬元戶都十分少見。
在那樣一個時代有能力,有魄力,拿出這么多的錢。就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
許化遲是一個非常有收藏眼光的人,他明白這些作品總有一天會體現(xiàn)出他應(yīng)有的價值,而不是五元一張被埋沒在市場。
他從小優(yōu)渥的家庭環(huán)境,耳濡目染的藝術(shù)熏陶,才形成了他對于藝術(shù)品的珍惜和惋惜之情。

左黃永玉、右許化遲
重建和平藝苑,延續(xù)文化傳承
無論如何,許化遲當年的舉動,在最大程度上保護了這些字畫,多年后顯現(xiàn)出極高收藏價值。
這些藝術(shù)作品,也為后來人提供了學習與觀賞的價值。
值得贊揚的是,2001年的時候,許化遲重新開設(shè)畫店,起名建立了和平藝苑。

張大千畫作
和平藝苑承繼了他父親和平畫店的風格,每一個角落都掛滿了收藏品。
每件作品都是許化遲與父親許麟廬用心保存的,將自己的所有藏品免費供人欣賞,發(fā)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和平畫苑也成為了父親與老友們的交流場地,各發(fā)見解互訴才情,品茶交友。
十九世紀50年代齊白石的畫作,5塊錢就可以買到一平,而到了2011年齊白石的畫作,一幅畫卻拍出了4億多元的高價。
這兩個數(shù)據(jù)是驚人的。讓人不得不感嘆藝術(shù)品的價值是無限的。
許化遲是對于這個現(xiàn)象是十分高興的,認為這是一件好事,這個現(xiàn)象說明中國的字畫正在引起世人的重視。
他與父親費心收藏,盡力保存這些畫作的努力,并沒有白費。

畫展
許化遲眼中看來這藝術(shù)品的價值,早晚會被世人所認知,所接受。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民從保障生活,已經(jīng)到了追求精神世界的時代。
這意味著國家在發(fā)展,在不斷進步,國家的文化水平有了質(zhì)的飛躍。
有人說許化遲是一個商人,他在80年代的時候花費高額收購了這9000多幅畫作。
可彼時在大家眼中,他不過一個紈绔子弟,揮霍家產(chǎn),但現(xiàn)在看來這些畫作足以讓他身價百億。
所以就算說他是商人,他也一定是一個有眼光,有謀略,有才情的成功商人。
如今在收藏界,人人都以擁有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等名師畫作為榮。
但許化遲擁有數(shù)以千計的畫作,卻拒絕出售。
說明他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商人。
家中時代從商,以至于他擁有商人的見識、魄力,但他更受父親以及恩師才情教導,對字畫也是心中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

許化遲介紹畫作
許化遲是商人但卻不僅僅是商人,他更是一名令人欽佩的收藏家。
但他自己不想給自己冠以太多的名號,更喜歡稱自己為藝術(shù)愛好者。
只是不忍心看到喜愛的作品流浪破敗,更不忍心看有情懷的藝術(shù)家饑寒交迫,才愿意為了藝術(shù)一擲千金。

許化遲
許化遲說是藝術(shù)家,也是商人,更側(cè)重于哪一種身份,誰也說不清楚。
但在外人看來,他既擁有了家財萬貫,也聲名大噪,過上了人人羨慕的生活,這就夠了。
如今的社會逐漸變成了名利場,人人都想飛黃騰達,但并不是誰都有機遇的。
所謂時勢造英雄,許化遲在人人自危饑寒交迫的年代,就有勇氣豪擲千金,如今的我們更應(yīng)該放手去做,放手去拼搏,為自己贏一個未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