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換條賽道重新起跑。

有人閑下來便丟了魂,整日窩沙發(fā)上刷手機,不出半年渾身酸痛;

有人卻活出了第二個春天,釣魚養(yǎng)花、讀書創(chuàng)業(yè),日子比上班還精彩。

其實,“躺平”也能“躺贏”,關(guān)鍵是看你如何經(jīng)營這三件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定節(jié)奏,不散架:日子越過越順

老話常說:“閑人愁多,懶人病多?!?/strong>

退休后最忌放任自流,生活失去了章法。

有人三餐不定、晝夜顛倒,很快就“三高”纏身;

有人卻將日子安排得比上班還精細,越活越精神。

《黃帝內(nèi)經(jīng)》講“起居有常”,有人退休后堅持晨練太極、午讀報、下午練書法,十年如一日,七十歲體檢數(shù)據(jù)比五十歲還優(yōu)。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就像掛鐘,不上發(fā)條就停擺?!?/strong>

每天找?guī)准氨刈觥钡氖隆烤?、記賬、澆花,甚至固定時間遛狗。

規(guī)律的生活是良藥,能防抑郁,更防老年癡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閑情能生錢:愛好也能成事業(yè)

別小看養(yǎng)花釣魚這些消遣,玩精了那就是“夕陽紅產(chǎn)業(yè)”。

退休后時間充裕,正好是打磨愛好的黃金期。

宋代陸游晚年種菜寫詩,留下近萬首佳作;

有人晚年鉆研編織,手工毛衣掛上網(wǎng),月入三千還收徒,笑稱“毛線團里藏金庫”。

更有人養(yǎng)多肉成網(wǎng)紅,直播教人打理盆栽,打賞超過退休金。

報名老年大學(xué)的攝影、烹飪班,或在社區(qū)活動展絕活。

既能防癡呆,又能賺零花。

有手藝的人到哪兒都餓不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社交要挑食:朋友貴精不貴多

退休后有人盲目扎堆,陷入攀比茶局、是非牌局,反而惹得一身煩惱。

聰明人懂得給社交“做減法”。

白居易晚年專挑青年才俊組詩社,八十歲仍思維敏捷;

筆者鄰居周大爺只混晨練隊和書法圈,直言:“和正能量的人喝白水都甜,抱怨的人躲還來不及。”

交三五“老搭子”——爬山互鼓勁的驢友、切磋廚藝的老姐妹,比混百人群管用。

正如《圍爐夜話》說:“濫交不如讀書?!?/strong>

結(jié)語:退休是場優(yōu)雅的修行

《菜根譚》言:“歲月本長,忙者自促?!?/p>

退休后的光陰,是渾噩度日,還是從容修行,全在一念之間。

清晨逛菜場挑帶露水的黃瓜,晌午修剪陽臺月季的新芽,傍晚約老友甩一竿夕陽。

讀年輕時沒空翻的《紅樓夢》,給老同學(xué)寫封手寫信,或去敦煌看壁畫飛天。

所謂“躺贏”,是用半生智慧活出年輕人羨慕的松弛感。

像一壺老茶,愈沉淀愈醇厚。

請記?。簳疤伞钡娜?,往往贏在終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