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通化各地文旅齊發(fā)力,自駕游、紅色游、非遺游等各具特色的 旅游路線、文旅活動、民俗表演……等著游客們去感受和體驗。

這個春天去通化體驗自駕游——

依托G331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資源,創(chuàng)新最美邊境線G331國道(丹阿線)自駕新玩法。圍繞太極灣、鴨綠江河谷、云峰湖水庫、鴨綠江國門、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qū),串聯錢灣“果宿”精品民宿、下活龍村“漁·塢”民宿、下解放村“紅之宿”等特色民宿,推出鴨綠江黃金旅游帶和中朝邊境山水風光走廊,打造“鴨綠江畔 二十八村”品牌。 打造富含春味的“后備箱經濟”,打包春季山野菜、集安白桃等時令果蔬,以及清河人參等農特山珍,通過濃濃的“煙火氣”“新潮味”實現游客引得來、產品出得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通化市還持續(xù)打響“中國人參之鄉(xiāng)”品牌,打造一條由“參幫把頭”導游帶領的人參采摘和文化體驗之旅,推出“旅游+采參+食補+康養(yǎng)”新體驗,打卡各類人參美食,組織農歷“3.16”老把頭節(jié)暨講述通化人參故事系列活動、2025集安·清河野山參節(jié)等系列活動,感受特有的野山參文化。

這個春天去通化體驗非遺游——

通化市開發(fā)滿族剪紙、人參炮制等非遺技藝研學,傳承和弘揚通化非遺技藝。通化老城·龍興里打造非遺市集,展示各類非遺項目,讓游客沉浸式體驗非遺的韻味之美。聯動全市文化館、非遺場館,以主題展覽、文藝展演、習俗大賞、互動體驗等為主題,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傳統手工藝展、滿族文化展、書畫作品展等系列活動,豐富市民游客的非遺體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同時,將有效利用“清明”、“五一”、“5·19中國旅游日”等時間節(jié)點,以通化老城·龍興里、佟佳江旅游區(qū)度假區(qū)為核心,舉辦老城音樂節(jié)、“5·19”中國旅游日暨體驗民俗文化節(jié)、朝鮮族端午節(jié)大聯歡活動等系列活動。各縣(市、區(qū))同步發(fā)力,多點開花,全域持續(xù)開展風情天梨山莊第八屆梨花節(jié)、“果香四季”系列主題暨錢灣村第三屆花朝節(jié)活動、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節(jié)、柳河縣第一屆山野菜大集、“青禾冉冉 非遺傳承”插秧節(jié)、藍莓文化旅游節(jié)等系列民俗風情活動,以更加豐富的文旅活動,有效激活春季文旅市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春天去通化體驗紅色游——

借助楊靖宇烈士陵園4A級景區(qū)基礎,統籌規(guī)劃楊靖宇烈士陵園、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通化老城·龍興里、玉皇山及周邊街區(qū),打造紅色主題線路,力爭入選國家級精品旅游線路。深度開發(fā)“援朝首渡”“飛鷹故里”等紅色品牌,豐富周邊業(yè)態(tài)和產品,融入全省東北抗聯歷史文化旅游線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春天去通化體驗歷史文化游——

通化市將高質量籌備舉辦中國世界遺產旅游聯盟大會,弘揚高句麗歷史文化,宣傳集安世遺古都城市名片。打磨提升高句麗歷史文化原創(chuàng)劇目《夢縈高句麗》,春季持續(xù)常態(tài)化駐場演出。打造高句麗歷史文化廊帶,聯動高句麗文物古跡景區(qū)、集安高句麗博物館、羅通山風景區(qū)、自安山城遺址公園,推出探秘高句麗歷史文化廊帶主題產品。

記者:關瑩

主審 | 王遠洋 審核 | 李蘊涵 編輯 | 楊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旅游+”激發(fā)通化春日經濟新活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旅游+”激發(fā)通化春日經濟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