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gòu),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實人物和事件。

01

在河南省的一個名叫青石村的偏遠農(nóng)村,一場關(guān)于修路的風波正悄然醞釀。這個村莊多年來一直飽受交通不便之苦,村里的主干道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每到雨季更是泥濘不堪,給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和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了諸多不便。

村長李大壯是個四十出頭的壯年漢子,為人正直,辦事雷厲風行。他上任以來,一直在為改善村里的交通狀況絞盡腦汁。終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他召集了全村的村民,在村委會門前的小廣場上舉行了一次村民大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大壯站在臨時搭建的木臺上,聲音洪亮地說道:"鄉(xiāng)親們,咱們村的路況大家都清楚。這些年,我看著大家為了這條破路受了多少苦。下雨天趕集,鞋子都能陷進泥里;孩子們上學,書包常常摔得一身泥。更別說咱們的農(nóng)產(chǎn)品運不出去,外面的投資商進不來。我思來想去,覺得是時候該做點什么了。我提議咱們大家一起出錢,把這條主干道修好,你們覺得怎么樣?"

村民們聽了這話,頓時議論紛紛。有人贊同,有人猶豫,還有人持反對意見。

年輕人張小明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是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大學生,剛從城里回來創(chuàng)業(yè)。

老黨員王大爺也顫巍巍地站了起來:"我雖然年紀大了,腿腳不利索,但我還記得,我年輕的時候,村里人齊心協(xié)力修過一次路。那時候雖然苦,但大家伙兒干得熱火朝天的,多有勁兒啊!現(xiàn)在條件好了,更應該齊心協(xié)力。我雖然沒多少錢,但為了村里的發(fā)展,我愿意出一份力。"

02

聽了這些話,更多的村民開始表態(tài),愿意為修路出資。大家你五百他一千,很快就湊齊了一大筆錢。眼看事情就要這么定下來,突然,從人群后方傳來了一個尖銳的女聲:"等等!憑啥要我們出錢?修路是政府的事,跟我們有什么關(guān)系?"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村頭的老劉家,劉大娘正叉著腰,一臉不滿地站在那里。她身邊的老伴劉大爺也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這對老夫妻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吝嗇,平日里別說是公共事務了,就連鄰里間有個紅白喜事,他們都是能不出力就不出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大壯看到這一幕,心里暗叫不好。他走上前去,努力保持耐心,解釋道:"

劉大娘卻不依不饒:"什么好處不好處的,少來這套!我們家又不經(jīng)常出門,修不修路跟我們有什么關(guān)系?你們愛修就修,別來找我們要錢!"

劉大爺也插嘴道:"就是,我們家地里的莊稼又不用運出去賣,用不著什么好路。你們要修,得給我們補償才行!我們家靠路這么近,修路肯定會影響我們種地。"

李大壯深吸一口氣,繼續(xù)勸說:"兩位老人家,您們考慮得太短淺了。路修好了,萬一您們生病了,去醫(yī)院不也方便嗎?再說了,您們兒子不是在外打工嗎?要是路好了,他回來看您們不也容易些?"

可老兩口就是不為所動,堅持不出錢,還威脅說要是村里硬要修路,他們就天天去工地鬧事。眼看著氣氛越來越緊張,村民們的情緒也開始激動起來。

03

李大壯見狀,趕緊出來打圓場:"大家別急,老劉家可能還沒想明白,咱們再給他們點時間考慮考慮。今天的會就到這里,大家散了吧。"

雖然會議不歡而散,但大多數(shù)村民還是同意了修路的計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李大壯多次登門拜訪劉家,希望能說服他們,但每次都無功而返。無奈之下,村委會決定先行開工,希望工程開始后,老兩口能改變主意。

修路工程如期開工了。村民們都很興奮,有的出錢,有的出力,現(xiàn)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李大壯每天都在工地上忙前忙后,指揮調(diào)度,生怕出了什么岔子。

就在工程進行到關(guān)鍵階段的一天早晨,施工隊正準備澆筑水泥。

突然有人氣喘吁吁地跑來報信:"村長!不好了!

“劉大爺和劉大娘躺在路中間,說什么都不讓人動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大壯聞訊大驚,趕緊帶著幾個村民跑到現(xiàn)場。果然,只見劉大爺和劉大娘橫躺在即將澆筑的路段上,周圍的工人們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是好。

劉大娘見人來了,立刻嚷嚷起來:"你們要是敢動工,就是要害死我們老兩口!這是謀殺!"

劉大爺也跟著叫囂:"就是!我們要去告你們!你們這是強占我們的地!"

李大壯看到這一幕,心里又氣又無奈。他蹲下身來,語氣誠懇地說:"兩位老人家,您們這是何必呢?修路是為了大家好,您們?yōu)槭裁淳褪遣焕斫饽??您們這樣躺在這里,萬一出了什么事,大家的心里都過意不去啊。"

劉大娘翻了個白眼:"理解什么理解?我們家地就在路邊,修了路還怎么種地?你們得賠我們錢!"

劉大爺也附和道:"就是!沒有三萬塊錢,我們就不起來!"

李大壯一聽,頓時頭大如斗。三萬塊可不是小數(shù)目,村里的修路資金本來就捉襟見肘,哪里還有多余的錢來滿足這無理要求?

眼看僵持不下,村民們急了。有人提議強行把老兩口抬走,但李大壯制止了:"使不得!咱們不能傷了和氣。再說了,萬一真出了什么事,那可就說不清了。"

張小明這時候站了出來,對李大壯說:"村長,要不我們先暫停工程,大家再商量商量?"

李大壯點點頭,對周圍的村民說:"大家先回去吧,我再和老劉家好好談談。"

04

就這樣,工程被迫中斷。李大壯召集村委會成員開了個緊急會議,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對策。有人提議報警,有人說干脆放棄這段路另找路線,更有人說不如來個魚死網(wǎng)破。

最后,還是李大壯拍板:"咱們再籌點錢,滿足他們的要求吧。為了大局,只能委屈大家伙兒再出點血了。"

就這樣,經(jīng)過幾天的籌集,村民們不得不再次眾籌,湊齊了三萬塊錢。當李大壯把錢交給劉大爺劉大娘時,老兩口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劉大娘一邊數(shù)錢一邊說:"這錢,我們是應得的!要不是我們據(jù)理力爭,你們肯定就占我們便宜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劉大爺也跟著說:"就是,以后啊,做事可得先問問我們!"

看著老兩口得意洋洋的背影,村民們心里都憋著一股氣,但為了大局,只能忍氣吞聲。修路工程總算得以繼續(xù),雖然因為這場鬧劇耽誤了不少時間,但在大家的努力下,新路終于修好了。

光陰似箭,轉(zhuǎn)眼兩年過去了。有了這條新修的水泥路,青石村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出行方便了,農(nóng)產(chǎn)品運輸成本降低了,甚至還真的吸引了幾家小工廠來投資。村里的經(jīng)濟蒸蒸日上,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明顯提高了。

劉大爺劉大娘雖然沒出一分錢,卻也享受著修路帶來的便利。每天早上,他們還會在新路上散步,對著平坦寬敞的水泥路嘖嘖稱奇。但他們始終認為,這是他們用三萬塊錢換來的,理所應當。

05

這一天,村里突然熱鬧非凡,到處張燈結(jié)彩,喜氣洋洋。原來是劉大爺劉大娘的兒子劉小寶要結(jié)婚了。劉小寶在外打工多年,這次找了個城里媳婦,可把老兩口樂壞了。

一大早,劉家就熱鬧起來。劉大娘更是得意地向左鄰右舍炫耀:"我們家小寶找了個城里媳婦,長得可俊了!聽說還是大學生呢!等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眼看快到接親的時間了,劉大爺劉大娘帶著一幫親朋好友,站在村口翹首以盼。遠處傳來了鞭炮聲和歡快的音樂聲,一隊紅色的車隊緩緩駛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了來了!"劉大娘興奮地叫道,劉大爺也咧著嘴笑個不停。村民們也都好奇地圍了過來,想看看這個城里媳婦到底長啥樣。

可是,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車隊剛進村口就停了下來。

劉小寶從車里跳出來,一臉焦急:"爸!媽!大事不好啦”

“前面路被堵住了,過不去了!"

劉大爺劉大娘一聽,頓時傻了眼。他們連忙跑到前面查看,只見路中間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幾個村民正站在那里。

"你們這是干什么?"劉大爺怒氣沖沖地問道。

為首的正是張小明,他冷笑一聲說:"劉大爺,您老糊涂了?忘了兩年前的事了?"

劉大娘這才恍然大悟,頓時火冒三丈:"你們,你們這是報復!"

張小明不慌不忙地說:"不敢當,我們這是向您兩位學習呢。您們不是說過,路是您們的嗎?那我們用您的路,自然得付費。五萬塊,一分不能少!"

劉大爺氣得直跺腳:"你們這是敲詐!我要報警!"

"報警?好啊,"張小明一攤手,"正好讓警察評評理,看看當年您們的行為算不算敲詐。"

這時,新娘已經(jīng)等得不耐煩了,從車里探出頭來:"小寶,怎么回事?。窟€不走嗎?"

新娘的父母也下了車,臉色很是難看:"這是怎么回事?你們村里就是這么歡迎新人的嗎?"

劉小寶急得滿頭大汗:"爸!媽!您們快想辦法??!這是我們?nèi)业哪樏姘。?

劉大爺劉大娘這下可慌了神,他們?nèi)f萬沒想到自己當年的行為會在兒子大喜的日子里遭到如此報應。眼看著兒子婚禮要被耽誤,新娘家人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老兩口只好硬著頭皮報了警。

"喂,警察嗎?我是青石村的劉老漢。我們村里有人無理取鬧,阻礙我兒子的婚禮車隊通行。請你們快來處理一下!"劉大爺顫抖著聲音對著電話說道。

06

等待警察到來的這段時間,現(xiàn)場的氣氛越來越緊張。新娘子坐在車里直跺腳,新娘的父母則不停地抱怨。劉小寶左右為難,不住地向新娘家人道歉,同時又責備自己的父母:"爸,媽,你們當初到底做了什么???怎么會變成這樣?"

劉大娘急得直掉眼淚:"兒啊,媽也不知道會這樣?。《脊帜惆?,非要那三萬塊錢!"

劉大爺一聽這話,頓時火冒三丈:"怎么就怪我了?當初要錢的主意還不是你出的?"

就在老兩口互相埋怨的時候,警笛聲由遠及近。一輛警車呼嘯著停在了現(xiàn)場。兩名警察下車后,立即開始了解情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民警王建國是個經(jīng)驗豐富的老警察,他先是仔細聽取了雙方的陳述,然后皺著眉頭說:"這事兒可真夠復雜的。按理說,村民們這么做確實不對,妨礙他人通行是違法行為。但是,"他轉(zhuǎn)向劉大爺劉大娘,"你們當年收了三萬塊不也是不對嗎?這可以算是強迫他人給付財物了。"

劉大爺劉大娘聽了這話,頓時臉色煞白。他們沒想到當年的事情居然還有法律風險。

王建國看了看手表,又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說道:"現(xiàn)在是喜事當頭,大家都別把事情鬧大。我看這樣吧,老劉家把當年的三萬還給村委會,大家就兩清了。村民們也把路讓開,讓婚禮順利進行,如何?"

張小明和其他村民互相看了看,點了點頭:"我們同意。只要老劉家認錯,把錢退回來,我們馬上就把路讓開。"

劉大爺劉大娘面面相覷,最后只得悻悻地點頭同意。他們灰溜溜地回家取了錢,交給了村委會。村民們這才搬開了石頭,讓車隊通過。

看著兒子和新娘終于順利進村,劉大爺劉大娘長舒了一口氣。然而,他們的臉上卻沒有一絲喜悅,只有深深的懊悔和羞愧。

婚禮在一片尷尬的氣氛中開始了。村里的大喇叭放著喜慶的音樂,空氣中彌漫著煙花爆竹的味道。賓客們紛紛入席,但竊竊私語聲不斷,顯然都在討論剛才發(fā)生的事。

席間,劉小寶端著酒杯來到父母面前:"爸,媽,我敬你們一杯。"

劉大爺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好好好,爸媽祝你們百年好合。"

劉大娘卻忍不住抹起了眼淚:"兒啊,今天的事,是爸媽對不起你啊!差點壞了你的大喜日子。"

劉小寶嘆了口氣:"爸,媽,其實村民們也是無奈之舉。您們想想,要不是當年您們那么做,今天也不會發(fā)生這種事。咱們村里的變化我這次回來可是看在眼里,路修得多好?。∫钱敵跄鷤円仓С?,現(xiàn)在該多好。"

劉大爺劉大娘低下了頭,久久無語。這時,李大壯走了過來,端起酒杯說:"老劉啊,咱們都是一個村的,以后和睦相處,共同發(fā)展,好不好?今天的事就算過去了,咱們重新開始。"

劉大爺劉大娘抬起頭,看著李大壯真誠的眼神,又環(huán)顧四周和諧的氛圍,終于幡然醒悟。他們站起身來,鄭重其事地說:"村長,鄉(xiāng)親們,是我們

話音剛落,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新娘的父母臉上的陰霾也漸漸散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