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民國建立前,孫中山就對推翻清朝后的定都問題,有過幾番設想。

1887年,孫中山對未來中國首都的選擇有過縝密的考慮,他曾提出“一都四京”方案;一都即武昌,四京即西京(重慶)、東京(南京)、南京(廣州)、北京(順天)。首都的第一選擇,首選武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孫中山的構想,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東西南北各設一京,既有利于統(tǒng)籌全國,又能分散都城的壓力。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有過多京制。比如唐代前期設置了三個都城,西都長安、東都洛陽、北都晉陽(太原)。
在唐肅宗時期,為了應對安史之亂和鞏固統(tǒng)治,又設立了“五京制”,除了長安、洛陽、晉陽外,又增設南京(成都)、西京(鳳翔)。
唐后的北宋實行的是四京制,共有四個都城,分別是: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洛陽)、南京應天府(商丘)和北京大名府(大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遼代時全國五京并存,遼設置了五個都城?,分別是上京臨潢府(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赤峰)、東京遼陽府(遼陽)、南京析津府(北京)和西京大同府(大同)。?
金在滅遼之后,沿襲了遼的五京制,只是將金的都城會寧府(黑龍江阿城)升為上京后,改遼上京為北京。
所以多京制在歷史上有跡可循,且實施的都很成功,對國家的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不過到了1902年,他在和章太炎討論定都問題時,并詳細述及首都設置的問題,又提出了三個方案。孫中山強調(diào)說,“金陵猶不可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孫中山認為南京不適合作為首都。地域上離上海太近,在經(jīng)濟和政治上非常容易受到洋人的牽制,其位于中國的東部,對于西部廣大的國土,顯得鞭長莫及。
金陵自古繁華,佳麗云集,歌舞升平,“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秦淮河畔的勾欄瓦舍靡靡之音,容易削弱奮斗者的斗志,貪戀酒色繁華。
他說:“武昌揚靈于大江,東趨寶山,四日而極,足以轉輸矣,北望襄樊以鎮(zhèn)撫河雄,鐵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長城,其斥侯至窮朔者,金陵之絀,武昌之贏也?!?br/>“定鼎者,南方諸城莫武昌若”。武昌位于中國東部中心位置,去哪里都十分方便,經(jīng)濟基礎較好,同時又是鐵路南下北上的交通樞紐,坐擁長江水道,因此孫中山把武昌視為定都的首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方案則是定都西安。孫中山認為:“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也就是說,若要對廣大的邊疆地區(qū)實行有效治理,武昌就有些偏居東南了,而西安則位于整個中國的中心位置,能對邊疆實行有效管理;
況且西安底蘊厚重,在中國歷史上,諸如漢、隋、唐等中國最強大的幾個王朝皆定都西安,民心所向。
第三個方案則讓人錯愕,定都伊犁。武昌和西安都有跡可循,為什么會把都城放在西北邊疆的伊犁?
伊犁是中國的一個風水寶地,伊犁河谷處于天山南北山脈之間的一個喇叭口,是大西洋吹過來的暖濕氣流最后到達的地方,這讓伊犁成為了新疆最濕潤的地區(qū),水草豐美,造就了中亞干旱地區(qū)少有的“邊陲江南”景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孫中山認為“謀大洲則伊犁”。若定都西安,制衡蒙古和新疆雖足矣,然若欲為亞洲共主,又顯狹窄,當遷都伊犁。
也就是說:如定都西安,可以對全國進行有效管理,若要想成為亞洲共主,走向世界,那么西安也偏居一隅了,而伊犁位于亞洲大陸的中心位置,若打造成一座世界級大城市,定是亞洲之心,八方來朝。
定都伊犁,如此偉略,不論是在當時還是今天看來,這一想法都太過于超前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遺憾的是,無論是“一都四京”還是后來的三個方案,都因當時的局勢快速轉變最終都沒有實現(xiàn)。
武昌起義后,各省紛紛響應,商討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臨時政府。由于武昌地處中原腹地,九省通衢,是辛亥革命諸次起義中第一個在省會城市取得成功的地方,況且又是孫中山首選之地。因此,將首都設在武昌是順理成章的事,各省也都主張將臨時政府的首都設在武昌。
各省代表經(jīng)過商討,確定在臨時政府成立前,由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很明顯,事實上是把中央政府定在了武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此時清朝大軍屯兵江北,包圍了武昌,漢陽已失守,武昌軍事形勢非常嚴峻,各省代表只能前往漢口英租界開會。
就在此時,傳來了江浙聯(lián)軍攻克東南重鎮(zhèn)南京的消息,于是,各省代表精神為之一振,立即開會作出決定,各省代表會議遷至南京召開。并將臨時政府設在南京。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武昌與都城失之交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然孫中山的“一都四京”和三個方案全部流產(chǎn),不過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成功實行一都四京或定都伊犁,那么對于中國來說,會有哪些優(yōu)勢和劣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