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好呀,我是暖暖。

都說,孩子是上天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但是稍不留神,這份禮物,有時候帶來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

尤其是我這種三胎家庭。

但是,自從我抓住了平衡他們關(guān)系的核心原則后,不僅大寶成為我的得力小幫手,兄妹仨的感情也開始其樂融融、姐友弟恭!

01

忽略大寶,后果很嚴(yán)重

在二寶兩歲左右時,發(fā)生了一件讓我至今想起都后怕的事。

那天二寶不舒服,我疲憊不堪,看到大寶的零食袋堆滿桌子,強壓怒火讓她收拾。她沉默地只收了自己吃的部分。

我終于爆發(fā):“旁邊的不能一起收嗎?”

“又不是我吃的?!彼斪?。

“衣服也不是你買的,你怎么還穿?飯也不是你做的,你怎么還吃?”我越說越氣。

她摔門躲進房間,我忙著照顧二寶沒再管她。

直到晚飯時,才發(fā)現(xiàn)她不見了。全家這才慌了,樓上樓下一通找,人影都沒有。

我扔下二寶,不顧還穿著睡衣、拖鞋就沖出了家門,在寒夜里狂奔呼喊。最后在小公園長椅上找到她——那個曾被我捧在手心的小公主,此刻像個被遺棄的布娃娃。

我先是松了一口氣,接著心像被針扎一樣疼。

我上前輕輕抱住了她,她終于哭了:“媽媽,有了弟弟你就不愛我了嗎?”

怎么會呢!只是因為二寶還小,身體又不好,我就不免多操心二寶。想著大寶已經(jīng)長大了,應(yīng)該懂事,也應(yīng)該學(xué)會體諒媽媽??晌液雎粤?,她也只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呀!

她可能覺得,媽媽的愛,就像一個蛋糕,給了一個,另一個就少了。

可是,我愛她的心,從來都沒有變過。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她明白,愛就像點燈,點亮一盞,房間會更亮。

02

先滿足大寶,再照顧二寶

以前,我總對大寶說:

“你這么大個人了,就不能讓著弟弟點?”

“你怎么做姐姐的,他都哭半天也不會去哄哄他?”

現(xiàn)在,我明白了,姐姐憑什么要讓著弟弟呢?弟弟又不是她的責(zé)任。我試著改變話語,也抽空去陪她,看她繪畫,和她聊天。

買新玩具時,讓大寶先選;吃零食時,讓大寶來分配;有新衣服,讓大寶第一個試穿。

慢慢地大寶不再是滿腔戾氣,性格慢慢柔和起來。趁機,我還時常給他們姐弟制造溫馨的畫面。

“寶貝,你能幫媽媽陪弟弟玩下嗎,媽媽要出去拿東西?”

“弟弟,你在家要聽姐姐的話,尊敬姐姐,這樣姐姐才會保護你哦!”

其實,事還是還原來那些事,但是我換了一種方式說出來,效果截然不同。我也在實踐中得出了一個平衡二者關(guān)系的核心原理:先滿足大寶,再照顧二寶。

這一招很有效:有天我甚至看見她偷偷把自己的牛奶分給弟弟,那一刻我知道,愛的種子開始發(fā)芽了。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寶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與需要,哪怕媽媽有了弟弟,對她的愛依然是不變的,是獨一無二的。

03

三胎意外到來后,姐友弟恭

三寶意外到來時,大寶已經(jīng)是個大姐姐了。出乎意料的是,她不再像二寶到來時那樣充滿敵意,而是很開心又有了個小妹妹,她完全適應(yīng)了大姐姐的角色。

每天放學(xué)回家第一件事都會過來看看小妹妹,逗她玩,逗她笑。

有姐姐做榜樣,二寶也成為一個暖心的小哥哥,很喜歡把好吃好玩的都留給妹妹。反而小妹妹,有點小任性,她覺得自己是這個家最小的孩子,大家都要保護她、讓著她。

我總會不厭其煩地告訴她:“你要尊敬哥哥姐姐,哥哥姐姐才會愛護你,知道嗎?”

“你不能搶哥哥的東西,你想要就經(jīng)過哥哥的同意,才能拿,知道嗎?”

如今,小寶上一年級,二寶上四年級,大寶已經(jīng)住校了。每天二寶和小寶一起上學(xué),放學(xué)一起在家寫作業(yè),我不在家時,二寶還會教小寶寫作業(yè)。

二寶被我罵哭時,小寶會拿紙巾,踮起腳尖幫哥哥擦眼淚:“媽媽,你不能罵哥哥喲!”

大寶周六日放假回家,總會給弟弟妹妹帶好吃的、或好玩的。每次大寶回家,弟弟妹妹總會很開心,經(jīng)常三姐弟就躲在房間里玩。

時常,我看著三姐弟一起玩鬧、一起學(xué)習(xí)的畫面,倍感欣慰。

三胎的意義,不僅是多一個孩子,多一分希望。更是讓大寶變得更獨立、上進、懂事和友愛。有一個好的榜樣,后面的孩子都不會差到哪里去!

04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是養(yǎng)育三胎的路著實不易,我們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重要的是,我們愿意為了孩子,不斷調(diào)整、學(xué)習(xí)和成長。

在摸索中,我們慢慢明白:愛不是一碗水端平,而是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被偏愛”的安心。愛不是分蛋糕,給了一個,另一個就少了;愛是點燈,點亮一盞,房間會更亮。

養(yǎng)育三個孩子,就像經(jīng)營一座花園,不同的花朵需要不同的照料方式。只要用心灌溉,終會迎來滿園芬芳的那一天。

愿每個多子女家庭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衡點,在吵吵鬧鬧中,書寫?yīng)氁粺o二的溫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