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相伴 健康成長

“加油,加油……”近日,湖南省湘潭縣第二中學的趣味運動會舉行,學生們的加油聲此起彼伏。該校教師張炳華告訴記者:“自從‘全員文體’啟動后,學生們從教室走出來,動了起來、樂了起來,精神面貌越來越好!”

2024年8月,湖南出臺《關于全面加強中小學生全員文體活動的意見》,以省域為單位整體推進中小學生文體活動。隨即,湖南14個市州相繼出臺實施方案,各縣(市、區(qū))共制訂1000余項活動計劃。

“不同于專業(yè)的文體比賽,這些活動注重全員性、普及性、群體性、趣味性和開放性,我們不是要把每個人都培養(yǎng)成運動員、藝術家,而是鼓勵各學校結合實際開展很多人能夠同時參與的文體活動。”湖南省教育廳體衛(wèi)藝處處長賀照說。

一個學期過去了,“全員文體”實施情況怎么樣?記者在湖南各地采訪,感受到了可喜的變化。

“以前校園藝術節(jié)、運動會基本是特長生的‘天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現(xiàn)在我們做到了盡量讓每名學生都上場,大家的積極性高漲?!遍L沙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小學五年級、初中二年級、高中一年級分別開展男女混合制足球、排球、籃球班級聯(lián)賽,學生參與校園三大球運動的興趣被大大激發(fā)。雨花區(qū)和平小學將籃球運動作為特色創(chuàng)建突破口,細化推進策略,形成“人人會籃球、班班有隊伍、年年辦聯(lián)賽”的格局。

長沙市按照“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的思路推進體育課程改革,探索推進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2024年秋季,全市共在221所學校開展“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試點,根據(jù)區(qū)情、校情不同,鼓勵學校差異化實施,可以在沒有常規(guī)體育課當天開設校本體育課或在課后服務中開設體育活動課,也可以在每天下午增加一次體育大課間。例如,芙蓉區(qū)燕山小學就利用下午的夕會課程,為當天沒有體育課的班級設置35分鐘的夕會體育鍛煉。

變化不只發(fā)生在長沙,湖南各地相繼探索人人能參與的“全員文體”活動體系。岳陽市以承辦第一屆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為契機,大力推進校園三大球運動,初步形成“班班有活動、校校有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格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00%的學校開足體育課,100%的學校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等。

為滿足不同學生需求,湖南湘江新區(qū)虹橋小學實行體育走班制教學改革。學校設置足球、籃球、花樣跳繩、健美操四大專業(yè),確定“一至二年級普修、三至六年級選修”的開課原則,依據(jù)技能水平進行分層分班教學。在每天第一節(jié)文化課之前,還組織學生開展20分鐘的“零點體育”,包括基本體能訓練、趣味田徑、踢毽子等,并從體育課程延伸出30分鐘中等以上強度的體育大課間、“三點半”體育社團、體育家庭作業(yè)等。

“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體育課猶如‘大鍋飯’,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各不相同,卻要上‘千篇一律’的體育課,自然很難‘吃飽’‘吃好’。”虹橋小學黨總支書記周琳說,學校已實現(xiàn)從教室到操場、從校園到家庭、從師生到家長,全程、全方位、全員體育鍛煉的常態(tài),“不僅能‘吃飽’,更能‘吃好’了”。

師資不足是落實“全員文體”的最大難題之一。記者發(fā)現(xiàn),湖南不少地區(qū)和學校開始借力,探索將文體活動向社會開放,鼓勵家校社協(xié)同參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溶江小學與游泳俱樂部開啟“校俱”合作新模式,邀請俱樂部游泳教練擔任兼職體育教師,給孩子們上游泳課?,F(xiàn)在,溶江小學的游泳館里人聲鼎沸。游泳不僅被納入課后服務項目,還成為三至六年級學生的必修課。

“接下來,我們將堅持‘五育’并舉,繼續(xù)深化‘全員文體’活動,健全文體活動評價激勵機制,加強體育美育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改善文體活動開展條件,保障文體活動安全有序可持續(xù),在全社會營造重視和支持中小學生文體活動的良好輿論氛圍,推動學生‘快樂讀書、健康成長’?!焙鲜∥逃の瘑T、省教育廳黨組成員余偉良表示。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03日 第01版

作者:本報記者 余杏 陽錫葉 通訊員 王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