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易盡朝露曦,世事無常壞陂復。岳飛曾經(jīng)何等榮耀,滿身戰(zhàn)功立于不敗之地。
然而世間之事不是你做盡了就可以換來好處的,就像岳飛一樣盡忠報國一輩子最終換得一個滿盤皆輸?shù)膱雒妗?/p>
然而岳飛被人算計,但是他的孩子后人們卻并沒有被株連,還要生存下去。他們這些人面對大宋不斷尖銳的目光,只是四處逃竄,甚至離開大宋的統(tǒng)治范圍。
而其中有一部分的人就輾轉(zhuǎn)之間到了當時毗鄰大宋的朝鮮半島的附近過起了朝鮮人的生活。

不過這些人也不愧是岳飛之后,即便失去身份榮耀,他們依舊憑著自己的本事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這些身在朝鮮半島的岳氏后人當時過起了什么樣的生活?如今的他們又是一副什么模樣呢?
岳飛后人
據(jù)史料記載,岳飛一生一共有五子二女,他最大的兩個孩子在他被害之時,也已經(jīng)都完婚,因為岳飛的罪過也并沒有牽連九族,所以在現(xiàn)代之中還是有岳飛的后代存在的。
不過這些后人在當時已經(jīng)是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過的日子也肯定不會好過。

而這個北逃的岳飛后人,就是出自他的第五個兒子也就是最小的岳靄。他出生的那個時間段是岳飛人生最高光的時刻,官至太尉,趙構對他也是信任有加,專門下詔將大部分事宜都交給了岳飛。
而在岳靄一歲的時候,金國的軍隊在此前來進犯,岳飛更是加封正一品少保,前去討伐北方??梢哉f如果沒有奸人的陷害與昏君的猜忌,岳靄的一生應當是他幾個兄弟姐妹之中最為順遂的了。
然而岳飛的處境很清晰告訴了我們岳靄的人生沒有這么簡單。
三歲不到,父親和大哥就被奸人所害失去了性命,家人帶著他和他的哥哥岳震只能選擇北上避災。

他的哥哥當時也只有7歲,兩個半大的孩子只能相互取暖,改名換姓保護自己不被奸人所害。
想要除去岳飛的人,自然也想斬草除根,害怕他們卷土重來。兩個孩子渡過了長江,改姓了“鄂”姓,躲藏在了大河鎮(zhèn)之中。
什么岳家軍的榮耀,大將軍的威嚴,在這一刻反倒是如同催命符一般的存在,兩個孩子從此不敢再提起自己的父親的名諱,只能東躲西藏。
一直一直的躲藏,許多人都以為岳家已經(jīng)沒有人存世了,就放棄了調(diào)查。而這兩個孩子便也只能在這樣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之間過著普通人的日子。

娶妻生子后的岳靄一直過著普通農(nóng)戶的生活,他從來沒有受到過岳飛的庇蔭,也沒有享受過世家公子的美好生活。在他的生活之中唯一還和這些東西相關的時刻,就只有他的哥哥在夢中的囈語了。
他以為自己這一輩子也就是這樣了。追求不了什么仕途與顯赫,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
不過未曾想,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他21歲的時候,宋孝宗替他的父親平了反,而他也就借此恢復了“岳”姓。
他見到了皇帝之后,皇帝還覺得他這個名字不好,云山霧繞地看不見光亮,如今他們岳家已經(jīng)是否極泰來了,所以皇帝給他賜了個名字,叫霆。
黑天墨地一道驚雷照亮個了整個大地,這是皇帝對岳家的認可,也是對岳霆的期望。

岳霆回到了趙家的朝廷,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跟著岳霆一起回去,他們已經(jīng)在長江這一邊過了許多年的日子,早已經(jīng)習慣現(xiàn)在的生活。
所以這些人就和岳霆斷了聯(lián)系,后來的后來他們還有人一直北上,去到了女真部落和女真族進行了通婚。
而正是在女真族的這一支后人牽扯出了后面和韓國有關聯(lián)的地方。
說這話的時候,中國已經(jīng)是在元朝的統(tǒng)治之下了。這個時候在元朝出現(xiàn)了一個名叫阿羅不花的男人,可能是血脈的強勢,也可能是自身的磨礪,這個人和他的先祖一樣成為了當兵打仗的好手。

而后來他的兒子佟豆蘭帖木兒也承襲了他父親的能力與職位,一直保護著他們的族人,這一支一直處在朝鮮半島附近,所以他們和當?shù)氐某r先祖關系也頗為密切。
佟豆蘭帖木兒和李成桂就是這樣熟識的,后來他們因為武藝惺惺相惜,成了各自最貼心的兄弟。
就這么樣,岳飛后人在朝鮮半島的故事徐徐展開。
開國元勛
此時的李成桂還在崛起階段,佟豆蘭帖木兒和他是同鄉(xiāng),又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所以佟豆蘭帖木兒也就在這個時候加入了李成桂的隊伍。

李成桂是元朝武將李子春的嫡長子,和同為武將后人的佟豆蘭帖木兒很是聊得來,一來二去兩個人變成了兄弟。
作為李成桂的兄弟,佟豆蘭帖木兒可以說是英勇善戰(zhàn)。而李成桂也因為對他的信任,賜給了他“李”姓,也因此佟豆蘭帖木兒徹底改了名字叫做了李之蘭。
而得到了國姓的李之蘭,自然更是為了朝鮮半島的統(tǒng)一十分的努力與奮斗,在這段時間之內(nèi),女真、倭寇、蒙古什么樣的敵人李之蘭沒見過,但是為了李成桂這個兄弟,他都一一地打退了他們。
尤其是倭寇,朝鮮和東瀛接鄰朝鮮海峽,?;紗栴}一直都很嚴重。

而李之蘭跟著李成桂參與到了戰(zhàn)爭之中,一戰(zhàn)功成,不止打退了倭寇,甚至還殺了他們的首領。
也是這一戰(zhàn)讓李之蘭獲得了封賞,成了真正意義上朝鮮半島的功臣。
雖然這個時候的李成桂還沒有成為皇帝,但是他已經(jīng)官至侍中的位置,所以說跟著李成桂的李之蘭也算是朝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了。
雖然他們都是歸順了高麗王朝,但是本心他們這些當兵打仗的人野心是非常強的,這時候的李成桂還搞軍事政變奪權,雖然沒有直接當上朝鮮半島的王,但是手握大權也沒人能壓制的了他。

而這個時候的李之蘭便是一直輔佐聽命與他,唯命是從。
等到李成桂徹底吃下整個高麗王朝建立起自己的朝鮮王朝的時候,李成桂成為了開國君主,李之蘭自然也就成為了肱股之臣,開國元勛。
本就是敷于厚望賜了朝鮮皇姓的大將,如今還成功幫助李成桂建立了王朝,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李之蘭那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恩寵。甚至被封賞了青海伯的爵位。
作為開國元勛的李之蘭也確實擔得起這些尊貴。因為剛剛建立起來的朝鮮王朝其實內(nèi)憂外患頗多,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一個能上戰(zhàn)場的大將出馬,而李之蘭作為李成桂的兄弟,自然也是不遑多讓。

李之蘭這個時候是非常真心對待李成桂的,面對明朝有可能向北吞并的趨勢,李之蘭都是一意孤行想要沖鋒陷陣保住李成桂的統(tǒng)治的。
不過在他知道了李成桂并不想和明朝作戰(zhàn),甚至想和明朝俯首稱臣的時候,李之蘭也沒有表達過任何的不滿與怨懟。
在他心中什么男人尊嚴,什么民族榮耀,其實都沒有兄弟的統(tǒng)治與安穩(wěn)來的重要。
李成桂并不是個多和藹的人,為了自己安穩(wěn)的統(tǒng)治他對外俯首貼耳,但是對內(nèi)卻搞大清洗,就是為了讓高麗王朝曾經(jīng)的舊人全部都無法再次爭奪屬于他的權力。

李之蘭其實都看在眼里,包括李成桂對女真族群的態(tài)度。
作為曾經(jīng)的女真族人,李之蘭很不希望看到李成桂濫殺無辜的行徑。然而他并不怪李成桂,因為在他看來這就是為君為王為了維護統(tǒng)治必須要做的事情。
而李之蘭要做的就是安撫女真部落,不讓他們起兵攻打朝鮮。
再后來的朝鮮王朝安定了下來,李之蘭也褪去了鎧甲,開始朝堂為政,而這個時間他也開始綿延后嗣。現(xiàn)在的韓國青海李氏家族就都是他的后裔。
就這樣,原本的岳飛后人歷經(jīng)改朝換代、波詭云譎的時代發(fā)展之后,成了韓國人的老祖宗,徹底留在了朝鮮半島這片土地上。

后來的人們未必還知道遠在中國大陸的岳飛的事跡,只有族譜上的點點墨跡,記錄著這點已經(jīng)被歷史的粉塵掩埋了的過去。
認祖歸宗
1402年李之蘭去世,當時的當權者已經(jīng)是李成桂的兒子了,但是面對這樣的開國功臣,新統(tǒng)治者李芳遠依舊是格外的悲痛。
正是因為朝鮮王朝對于李之蘭的重視,所以后來的青海李氏才能留下這么多子嗣。而且李之蘭在生前,一直都有告訴自己的后人他們有關岳飛的身世。
告訴他們,大家的身上都留著宋代大將軍的血液,也正是這樣,即便這件事已經(jīng)過去了快千年,但是時間一到還是有人會提起這件事情。

這個時間就是岳飛的忌日,話說自從孝宗為岳飛平反了之后,岳飛的聲勢更勝從前,民眾們本就愛戴岳家軍的這位首領,知道了岳飛的處境與行為之后,大家是更加尊重了岳飛,甚至給岳飛開宗立廟,三不五時的就來祭奠他。
為此后世的岳飛后人還成立了岳飛后裔聯(lián)誼會,后來更是更名為岳飛思想研究會,專門來研究他們這位老祖宗。
同時,韓國青海李氏家族也有自己家族的宗親會,這些血脈親人們也都會記得自己岳飛后人的身世,希望尋一個機會去到岳飛的故地認祖歸宗,讓世人都知道岳飛子嗣綿長,福源廣進。
2000年,隨著中韓友好合作的關系全面發(fā)展,對于這些岳飛后人認祖歸宗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幾分。

當時時任岳飛思想研究會秘書長的岳飛嫡孫岳朝軍,開始編撰起了有關岳飛后人歷史的書籍,岳飛的后人不只是在國內(nèi),還有很多人散落在了世界各地,為了了解并記錄他們,岳朝軍也是非常的努力,經(jīng)常是“空中飛人”,四處尋找線索。
而有關韓國的青海李氏這一脈,岳朝軍也有了很大的興趣,他很希望岳飛的后人們都可以回來認祖歸宗,所以為了更多地了解情況,他也是第一時間就飛到了韓國。
到了韓國,他直接就找到了當時韓國青海李氏宗親會的會長李憲性,并和他談論起了有關認祖歸宗的事宜。
岳朝軍自己也對這一脈進行了研究,確認了他們的身份。要想認祖歸宗可不是簡單的說說幾句話這么簡單,岳朝軍更想要的是在韓國也建立起給岳飛祭奠的地方。

李憲性也很認同岳朝軍的想法,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之下,李憲性籌集到了資金,休整了原本的祖墳,將它整體改造成了岳飛后裔宗親祭祖參拜的地方。
從此以后,不止有中國才祭拜岳飛這位英雄,連帶著韓國的宗親們也可以在清明重陽等等的大節(jié)日對岳飛進行祭祖,凝聚整個岳氏家族的精魂與力量,讓世界人民都知道岳飛的事跡。
每年的岳飛誕辰,天南海北的岳飛后裔都會來到杭州的岳王廟來進行參拜,即便這份血肉親情早已經(jīng)被時間所沖淡,但是屬于岳氏宗族的榮耀,值得每一個岳氏后人記住。
在《滿江紅》的觀影過程中,有很多人曲解岳飛甚至埋怨岳飛,說什么他不夠圓滑,不夠機敏,或者說他太過直接,功高自傲。

但是他們眼中的岳飛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岳飛,他們只是管中窺豹,看不清事情的原貌。
岳飛后人的這份努力,就是為了給這位民族英雄正名。
幾個小時的電影概括不了岳飛的一生,也說不清岳飛人生的閃光點與精華,真正想要了解岳飛,還是要通過細致的研究與觀察,才能知道其中的真意。
而岳飛后人這些血脈相連的人,就是研究與觀察這些事情最好的人選,正是有了這些人,才可以維護住屬于岳飛的該有的面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血脈之中說不定流淌著什么樣的偉人的血液,但是我們清楚一點,我們流淌的血液是中國人的血液,即便這些血脈生在海外,養(yǎng)在海外,但是屬于中國人的血脈傳承不該被磨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