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走出不少能打硬仗的名將,如:陳賡、楊勇、陳錫聯、王近山等。

陳錫聯剛參軍打仗英勇果敢,被稱為“小鋼炮”。隨著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歷練,已經成長高級將領,被稱為二野兩朵花之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新中國成立后,擔任9年炮兵司令員,為炮兵的發(fā)展奠定很大基礎。

1959年,接替鄧華擔任沈陽軍區(qū)司令員,一干就是14年。東北的戰(zhàn)略地位非常重要,尤其在1960年后中蘇關系緊張后,1969年珍珠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就反映當時兩國的緊張程度,對方躍躍欲試,不斷挑釁。沈陽軍區(qū)自成立到1985年的三十年,兵力都是最多的,八十年代初達到80萬人。

在他擔任軍區(qū)司令員14年后的1973年12月,毛主席提議8大軍區(qū)司令對調,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不好。

陳錫聯調任北京軍區(qū)司令員,到1975年他被任命為副總理、軍委常委。工作重心轉移到中央,軍區(qū)工作主要由政委與第一副司令負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76年,毛主席拉著他的手,讓他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知道陳錫聯會打仗。因此主持軍委日常一段時間,放四人幫被粉碎,他主動要求不再主持軍委工作,請葉帥出來,協(xié)助他。

到1980年,在十一屆五中全會上,辭去所擔任的職務,并誠懇作了檢討。

說起這些,是在1967年以后三支兩軍時,開始負責地方工作,犯了錯誤。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當時那種特殊的環(huán)境下,執(zhí)行任務大家沒有經驗,加入受左的思潮影響,因而在實際中出現了錯誤。他作為遼寧省和沈陽軍區(qū)負責人,對不該出現的問題是要負責的。

他之前向老首長鄧小平作了誠懇的檢討,說在他的一生中,感到最對不住首長的,首長被二次打倒,沒有站出來說話。首長說那時候誰也沒辦法,你也無能為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說陳錫聯說,你在北京不欠賬,問題主要在東北,群眾對你有意見,要做深刻檢討。有錯誤不要緊,改正就是了。

1982年,他被選入中顧委委員、常委。力所能及地出席一些會議,參加一些活動,完成組織委托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