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前下雨天蹚水、晴天吃土,現(xiàn)在終于能安心走路了!”2025年4月4日,隨著榆樹莊地鐵站改造工程正式投用,困擾周邊居民多年的出行難題徹底成為歷史。

在榆樹莊黨委和村委的堅強領導下,在榆投集團的統(tǒng)籌部署下,北京國數(shù)和北京榆構以"解決群眾最急迫需求"為出發(fā)點,對約9300平方米區(qū)域實施整體改造。通過新增獨立騎行道、修復積水路面、增設安全設施等21項具體舉措,并種植造型油松、五角楓、暴馬丁香、西府海棠等20余種共200多株喬灌木,鋪設約7000平方米草坪,成功將困擾居民多年的"鬧心路"轉變?yōu)?幸福道",真正讓這項民生工程落到了百姓心坎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居民痛點變幸福亮點:每一處改造都有回應

榆樹莊地鐵站作為區(qū)域交通樞紐,長期面臨人車混行、設施老舊等問題。雨天時,站前道路積水嚴重,非機動車道缺失導致行人被迫涉水穿行;晴天則因施工大車頻繁通行,塵土飛揚,能見度驟降。周邊居民反映,該路段早晚高峰人車交織,電動車與行人搶道現(xiàn)象頻發(fā)。此外,沿線綠化帶破損、休憩設施匱乏,公共空間品質亟待提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改造前:雨天積水,道路不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改造后:道路寬敞,人車分流

“改造不是‘面子工程’, 我們不是簡單修路,而是要解決老百姓的日常煩惱。"改造過程中,團隊召開居民議事會,收集87條建議制定方案。啟動工程后,項目全天候加班加點攻堅克難,跑出首都民生工程建設的加速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增設200米長人行景觀綠色長廊,與機動車道路實行了分離,大幅提高了安全性。增種二百余株喬灌木,補種7000平方米的綠色草坪,加裝了防塵圍擋,降塵增綠換新顏。改造后道路功能與生態(tài)景觀有機融合,實現(xiàn)安全暢通、生態(tài)宜居、城市美學的三重躍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項目特別注重在地文化傳承,設計團隊深入挖掘榆樹莊歷史,將大國槐、傳統(tǒng)文化器具等元素融入景觀。一條以“榆蔭漫道”為主題的文化動線串聯(lián)起地鐵站至榆樹莊園,沿途設置 “經典枯山水”等節(jié)點,與標志性古塔遙相呼應,用植物場景講述榆樹莊新時代的新故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居民驗收:“三無”總結道出真實獲得感

竣工當日,榆樹莊社區(qū)自發(fā)組織“民生體驗團”驗收工程。居民代表用“三無”總結變化:無積水、無搶道、無怨言。北京國數(shù)將持續(xù)跟蹤使用反饋,將針對居民提出的新需求優(yōu)化服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榆樹莊地鐵站改造工程,不僅是一條路的升級,更是一次民心的凝聚。北京國數(shù)以“民生為本”為核心理念,用實實在在的舉措讓居民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溫度,為首都城市更新提供了“小而美”的范例。未來,這樣的民生工程還將繼續(xù),讓更多群眾感受到“幸福直達”的溫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和諧榆樹莊,微豐向(原新豐臺)整理,轉載請注來源;文章內容僅為傳遞信息,文中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目的僅在于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資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政策依據。

若信息有誤,請以官方為準;若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有突發(fā)事件在微博上@新豐臺網 就有可能上頭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