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DY
“你在上海生活了多久?”
“是剛到中國!”
“哦——
那么,你是一下飛機,
拖著行李箱就趕過來了?”
絲絨幕布前,聚光燈下,用英語說脫口秀的Norah故意夸張地停頓,笑得彎起眼睛,語氣表情仿佛都在說——
哇哦,原來是忠粉?。?/strong>
臺下互動的觀眾,被她表演的情緒感染,也發(fā)出哄堂大笑。“這樣的觀眾,在我們的演出中經(jīng)常遇見?!?a class="keyword-search" >脫口秀演員Norah告訴我們。
Norah本名楊夢琦(見下圖),是中國知名的多語種脫口秀演員。

2021年,她在上海創(chuàng)立了多語種脫口秀俱樂部SpicyComedy——是上海唯一的一家,可能也是中國唯一的一家。
有一名香港觀眾觀看過她的演出后,把“在SpicyComedy看一場英語脫口秀”寫入一本香港旅游指南,作為去上海必做的幾件事之一。
SpicyComedy的演出場地在新天地,200張小椅子排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購票小程序顯示,周末的票早在周中就已經(jīng)售罄。來看演出的,游客、本地外籍居民、有留學(xué)經(jīng)歷或?qū)τ⑽拿摽谛愫闷娴娜?,各?/3。


他們聽臺上的Norah用自己熟悉的語言——英語,講述著自己可能不一定熟悉的感受。
“2017年,我第一次在美國說英語脫口秀。演出結(jié)束后,一對老年夫妻來找我。他們說,聽了我的脫口秀,才知道中國和媒體報道中的完全不一樣?!盢orah回憶。
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外在中國旅游、生活。Norah針對這些觀眾群體,設(shè)計了一些新的段子,比如中國人準(zhǔn)備了滿滿一桌子款待客人,卻謙虛地說“這些都是家常菜”——因為中國人好客、愛面子。
看到英國游客,演出中會順勢問,來中國旅游計劃學(xué)中文嗎?也會問加拿大人,知道中國人春節(jié)吃什么嗎?
起初定位“講一些有趣段子”的Norah,開始有意識引導(dǎo)觀眾,在歡聲笑語中幽默地討論不同國家的文化。小時候,她想當(dāng)外交官,如今用另外一種形式承擔(dān)了“民間外交”的使命。
在上海,英語脫口秀最早在一個非常小的圈子里流行。
2011年,澳大利亞人科廷在上海的一家酒吧里創(chuàng)立了喜劇俱樂部Kung Fu Komedy,場地很小,只能容納100人。從小學(xué)外語、有過留學(xué)經(jīng)歷的Norah因為愛說話、喜歡搞笑,嘗試過幾次之后就“入行”了。
Kung Fu Komedy后來關(guān)閉了。為了能繼續(xù)說多語種脫口秀,Norah考慮再三,創(chuàng)設(shè)了SpicyComedy。如今14個簽約演員中,有3個外國人。大多數(shù)演員,都能用不同的語言及方言——普通話、滬語、粵語以及英語說脫口秀。
去年,Norah和簽約演員油百萬以及深度合作演員門腔去了澳大利亞巡演,3座城市、3輪演出,一共12場——用西方人習(xí)慣的演出形式,分享中國人的幽默與快樂。
今年,Norah和Spicy簽約演員Frankie A 、Adam陳老絲等剛剛結(jié)束武漢的巡演,4月份又將去成都巡演。

“我有一個愿景,把SpicyComedy打造成亞洲最好的多語種脫口秀俱樂部?!盢orah說,“讓人們一提到多語種脫口秀,就想到上海?!?/p>
“距離成功有多遠(yuǎn)?”我們好奇地問。
“很遠(yuǎn)——如果很快能成功,那叫計劃;距離太遠(yuǎn),才叫愿景?!盢orah笑嘻嘻地順口拋出一個梗。
任湘怡 馬曉荔 / 撰稿
洋嘻嘻 / 編輯
敬請點贊、分享、收藏
【德易知 推薦,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上海灘上洋掌柜,轉(zhuǎn)載請注明?!?/p>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jīng)”)秉持“以報道德國經(jīng)典,成報道德國經(jīng)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wù)華人,是德國有關(guān)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