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在福州鼓樓區(qū)有一家特殊小店,叫“星點心愿”,是福建省首家由孤獨癥青年主理的手工餃子茶咖空間。11名“星青年”在這里包餃子、煮茶,本周一開業(yè)就暖哭了網(wǎng)友,很多人特從外地趕來,通過小店的“餃子銀行”默默傳遞自己的愛意。
“孩子在長大,我們在老去。他們的未來怎么辦?”4月4日,福建省心啟航助殘幫扶中心理事長、“星點心愿”門店負責(zé)人張秀麗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談到,她也是一位孤獨癥孩子的母親,面對大齡孤獨癥青年“畢業(yè)即失業(yè)”的困境,她和所有的媽媽一樣,
想為“星青年”們開辟一條路,讓更多人提高對“星青年”群體的關(guān)注和理解,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店內(nèi)墻上的裝飾畫,都是孤獨癥朋友們自己創(chuàng)作的。受訪者供圖
“星點心愿”小店細節(jié)里藏著無聲的溫柔,墻上掛滿了“星青年”自己創(chuàng)作的畫,廚房里“星青年”們正捏著面皮,手指微微發(fā)顫。毛絨熊蜷在“情緒角”,等待某個焦躁的擁抱;餐桌卡片寫著:“咬出半個月亮,溢出滿勺星光”。而“餃子銀行”讓溫暖翻倍:每售一份水餃,便有兩份愛心流動,一份支撐星青年就業(yè),一份溫暖福州城市里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11名孤獨癥青年在“星點心愿”小店走上工作崗位。受訪者供圖

店內(nèi)放置小熊玩偶,用于安撫孤獨癥員工情緒。受訪者供圖
“我們販賣的不是同情和憐憫,而是想傳遞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睆埿沱悡嶂鴨T工制服上“你好新朋友”的字樣說道,這些“星青年”都有兩年烘焙培訓(xùn)的經(jīng)歷,上崗前他們還花了一個月反復(fù)練習(xí)包餃子、擺餐具,同時小店里還有家長志愿者輔助他們就業(yè)。

小店里的家長志愿者輔助“星青年”就業(yè)。受訪者供圖

餃子銀行”那些歪扭的餃子或許不完美,但每道褶皺都是希望。受訪者供圖
“餃子配茶,要啥來啥”,張秀麗表示,小店這句帶著煙火氣的口號,藏著更深的愛意。餃子是孤獨癥青年與世界的第一次“握手”,當顧客接過餃子時說“謝謝”,當人們從很遠的地方趕來在“餃子銀行”儲蓄溫暖去為需要幫助的城市陌生人帶去一份暖意,當小店志愿者申請里多了一個特殊教育或心理學(xué)專業(yè)背景的愛心人士的名字……一點點的光,一份份愛意的流動,都讓“星青年”更加熠熠生光。
“許多孤獨癥青年都想走向社會就業(yè),‘星點心愿’是促進孤獨癥青年主動融入社會的一次嘗試,我們慢慢來?!睆埿沱愓f,后廚那些歪扭的餃子或許不完美,但每道褶皺都是希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