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客戶端消息,日前,被視為韓國下屆總統(tǒng)熱門候選人的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迎來了其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的二審判決:推翻一審判決,判定無罪。早在2021年,時任京畿道知事的李在明就被韓國檢方指控,在當年12月競選韓國總統(tǒng)期間發(fā)表虛假言論,聲稱不認識涉及地產腐敗案的關鍵人物。2024年11月15日,一審法院認定其違反《公職選舉法》罪名成立,判處一年監(jiān)禁、緩刑兩年。李在明隨后提出上訴,至今日,二審宣判其無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在明(資料圖)

我們先來回顧下這起案件。李在明被指在2021年12月競選韓國總統(tǒng)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謊稱不認識城南城市開發(fā)公社第一開發(fā)處處長金文基,而金文基涉及地產開發(fā)項目腐敗案,且在接受調查期間死亡,當時李在明擔任城南市市長。此外,檢方還指控他在2021年10月國會對京畿道政府審查中,就另一個房地產開發(fā)項目所涉用地規(guī)劃問題作虛假陳述。2024年11月,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一審認定李在明作為總統(tǒng)競選人說謊,違反《公職選舉法》,判處他一年監(jiān)禁,緩刑兩年。李在明自然不服,隨后提出上訴

這次二審判決結果一出,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李在明重獲自由,其政治生涯迎來重大轉機。對他個人而言,無疑是一雪前恥。此前一審判決像一塊沉重石頭壓在他身上,限制其政治活動,也讓他的政治前景一片灰暗。如今無罪判決讓他能重新活躍于韓國政治舞臺,再次向總統(tǒng)寶座發(fā)起有力沖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在明(資料圖)

在韓國的政治生態(tài)里,總統(tǒng)選舉競爭向來激烈。李在明身為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本身就有深厚政治根基與廣泛影響力。在之前反對尹錫悅政府政策過程中,他積累不少支持者。這次無罪判決更像是給他的政治征程添了一把柴,讓火焰燒得更旺。若將韓國總統(tǒng)選舉比作一場馬拉松比賽,李在明此前因一審判決像是被絆了一跤,暫時落后。二審無罪判決則讓他重新站回跑道,且憑借自身影響力和這一有利判決帶來的輿論優(yōu)勢,瞬間成為這場比賽的有力競爭者。

然而,李在明想上位成為新總統(tǒng),真的毫無阻礙了嗎?答案是否定的。雖說此次判決為他掃除一大障礙,但前方仍有諸多挑戰(zhàn)。一方面,檢方已明確表示將針對二審無罪判決上訴。這意味著李在明這起案件還未最終塵埃落定。若檢方上訴成功,大法院終審確定他有罪并判刑,那他將面臨被剝奪選舉權的局面,自然也就無法參選下屆總統(tǒng)。打個比方,檢方上訴如同在李在明前進道路上又設置一個新關卡,他必須謹慎應對,全力闖關。

另一方面,李在明身上還背負其他案件。除了此次違反《公職選舉法》案,他還涉及涉嫌教唆偽證案、大莊洞和柏峴洞開發(fā)項目涉嫌瀆職和受賄案、城南FC贊助金案。這些案件如同隱藏在暗處的“暗箭”,隨時可能對他政治生涯造成威脅。目前除了涉嫌教唆偽證案一審宣判無罪外,其余案件均在審理中,尚無一審判決結果。一旦這些案件后續(xù)判決對他不利,即便此次違反《公職選舉法》案無罪,他的政治前途依舊堪憂。就好像一棟房子,即便前門打開了,但其他幾扇門若是緊閉甚至面臨被破壞風險,想要順利入住也絕非易事。

從韓國整體政治局勢來看,當下可謂波譎云詭??偨y(tǒng)尹錫悅彈劾案正處于關鍵節(jié)點,憲法法院將于4月4日對尹錫悅彈劾案進行宣判。若彈劾成立,尹錫悅將被罷免,韓國將在60天內舉行新總統(tǒng)選舉。這種情況下,李在明所在的共同民主黨在新選舉中或許能占據一定優(yōu)勢。畢竟尹錫悅政府執(zhí)政期間,一些政策引發(fā)爭議,部分民眾對其不滿。若尹錫悅下臺,民眾可能更傾向選擇新領導人,李在明就有機會憑借自身主張和形象吸引這部分選民。可要是彈劾被駁回,尹錫悅恢復總統(tǒng)職務,他必定會對在野黨采取更強硬措施,李在明及其所在政黨開展政治活動時面臨的阻力無疑會增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尹錫悅(資料圖)

韓國社會內部也因政治紛爭呈現嚴重分裂態(tài)勢。不同政治派別支持者之間矛盾對立加劇。在這種社會氛圍下,李在明想要獲得廣泛支持,成功當選總統(tǒng),并非易事。他不僅要應對來自政治對手的攻擊,還得努力彌合社會分裂,爭取更多中間選民支持。否則,即便他在黨內和部分支持者中呼聲高,在全國范圍內的總統(tǒng)選舉中,也可能因社會分裂導致選票分散而難以脫穎而出。

所以說,雖然李在明二審被判無罪是重大利好消息,但距離他成功上位成為新總統(tǒng),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韓國政壇未來走向充滿不確定性,這不僅關乎韓國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發(fā)展,在東北亞地區(qū)國際關系層面,也將產生重要影響。究竟誰能在這場政治博弈中笑到最后,成為韓國新一任總統(tǒng),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