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TBV藝人之所以在不同的場合出現、另謀職業(yè),主要原因大致無非三點。

文|海上客

中央人民政府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提名和建議,任命周一鳴為香港警務處處長。4月2日,香港特區(qū)行政長官李家超對此也做了公布。

同時,蕭澤頤被免去香港警務處處長職務,于4月2日開始退休前的休假。

對于在香港警務處工作了36年的蕭澤頤來說,其實此前已經在做一些交接班的工作。比如3月29日,香港警察學院舉行了蕭澤頤退休前最后一次檢閱結業(yè)會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蕭澤頤(左2)舉行了退休前最后一次檢閱結業(yè)會操 圖:香港警察微信公眾號

看著結業(yè)學警邁著中式正步款款走來,蕭澤頤希望大家傳承香港警隊“忠誠勇毅、心系社會”的精神,保護香港市民安居樂業(yè)、救急扶危和維持社會穩(wěn)定。

而就在這一結業(yè)會操現場,有朋友看到了香港無線電視(TVB)知名演員馬浚偉。有網友評論年已53歲的馬浚偉“北大碩士,顏值在線,考公上岸”。

哪知道,馬浚偉不但在微博端轉發(fā)了兩年前的相關報道,且還做出澄清“自己真的不是公務員”。

其實,近來,不少TVB藝人或者前藝人被媒體報道稱“轉行”,反正做什么的都有。不少還是看起來并非白領工作,薪酬也不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

且看馬浚偉的轉發(fā),總感到所謂TVB史上“最帥康熙”,確實彬彬有禮?!岸嘀x大家賞識,但我真的不是公務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浚偉劇照

其實,事情的緣起在于2022年11月,馬浚偉成為香港康文署的一名公職人員,擔任負責劇場發(fā)展的委員會委員,主要通過他的經驗推動香港、內地跟海外的一些劇場的發(fā)展。

不過,也許是內地網友誤會了何為“公職人員”。按照馬浚偉的澄清,香港所謂“公職人員”,與內地所謂在編在崗的公務員,并非同樣含義。馬浚偉在康文署的工作,是沒有酬勞的純義工。

海叔要說,同樣的漢字,哪怕在中國境內,不同時代,不同地點,意義并不一樣。比如“公務員”,在如今的內地,大致來說,各地相通的含義,應該對應改革開放之前的政府部門的國家干部。但有意思的是,大約二十年前,我曾經在一個央企聽部門負責人稱單位里搞衛(wèi)生掃廁所的員工為“公務員”。

“你們都是干部,要以身作則,別連這些公務員的境界都達不到?!边@位干部如此教訓下屬,如今回想,還挺有意思的。

至于馬浚偉的表達,顯然他不是香港特區(qū)政府雇員,不拿薪水,純奉獻的那種工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浚偉微博曾經展示的相關證件

而他又表示,自己曾展示的北京大學光華學院相關出入證件,只表達了自己曾經到北大讀過書,但并沒有得到碩士學位。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本人不是大學生,沒有讀過本科,無法參加聯考,只能讀課程,而無法獲得學位。

也就是說,馬浚偉在北大大約相當于一個“旁聽生”。不過,海叔要說,能在北大旁聽的,許多都是學問很好,或者本事挺大的人。曾出演《洛神》《鹿鼎記》等多部經典劇集,被譽為“TVB收視福將”的馬浚偉,當這個旁聽生,挺有意義!

2

最近,網上傳出不少有關TVB藝人在香港另謀職業(yè)的事情。較近的一個例子是曾在2000年參選過港姐的陳思齊在社交媒體賬號發(fā)視頻,號稱自己在擺攤賣雞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思齊社交媒體截屏

1982年5月11日出生于廣東番禺的陳思齊,在港姐競選中在準決賽獲得完美肌膚大獎并晉身決賽前十二名后,在TVB曾參演過《學警出更》《迎妻接?!贰端焉駛鳌贰豆骷薜健贰段业囊靶U奶奶》等多部劇集,被稱為“TVB御用丫鬟”。

如果說她一個人街頭擺攤,或許更多顯示出一種個人選擇的話,近年來,不少TVB藝人被傳出另謀他職。

比如在TVB藝人中都屬于學歷較高,曾在美國波士頓大學新聞學院學習的陳慧珊,2021年被發(fā)現曾在深圳某個英文培訓機構任教。

參與拍攝過《鑒證實錄》《刑事偵緝檔案》《陀槍師姐》等的蔡子健,今年3月被發(fā)現在擔任香港理工大學講師的同時,還在兼職賣保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蔡子健

曾在TVB警匪劇《使徒行者》中有出色表現的沈震軒開起了網約車。

52歲的香港TVB演員戴耀明早前被拍到在茶餐廳當服務員幫補生計

當然也有賣雞爪的。參與拍攝過《同事三分親》《法證先鋒》的蔡淇俊是一個。

3

海叔個人認為,這些TBV藝人之所以在不同的場合出現、另謀職業(yè),主要原因大致無非三點:

其一,TVB雖然是一家知名公司,且有比較輝煌的歷史,但目前來看,在電視劇制作、傳播方面,也遭遇到一定的低潮。原本香港的市場并不大,一度香港地區(qū)拍攝的電視劇等能行銷內地許多地方,也使得TVB明星在內地許多地方有較高知名度。然而如今,內地電視劇產業(yè)、綜藝產業(yè)發(fā)展迅猛,也有不少自身的新生代明星。由此,TVB早已不再一枝獨秀。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一些藝人想要另謀職業(yè),也屬正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戴耀明在茶餐廳端盤子

其二,原本,TVB藝人的收入也并非普遍都高。哪怕排名靠前的明星,往往也得影視歌三棲,才能有較高收入。至于出演配角的,許多收入就顯得不那么夠用。于是做一些兼職來補貼家用,很正常。而香港地方不大,每每他們出沒于商場酒肆兼差,就會被媒體發(fā)現。但其實他們如此揾錢,不過是生活中的平常事而已。內地網友根本不用大驚小怪。倒是假設到了香港旅游,發(fā)現坐到餐廳,有TVB藝人正巧在這家館子工作,反倒也是一種不錯的旅游體驗。

其三,也不排除一些藝人本人就對演藝之外的行業(yè)也感興趣,希望找到不同的人生體驗。比如馬浚偉在康文署做出奉獻,或者自身到北大充電,既不是為了公務員身份,也不在于拿一張貼金文憑。

如果是純粹出于自身愛好而做出這樣的決定,自然是樂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