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頭先給各位老師提個醒!某985高校副教授前兩天在朋友圈哀嚎:"辛辛苦苦攢了三年的論文,全砸在一本野雞期刊上了!"注意了!今年又有8本"問題 你可能不知道,這些看似正規(guī)的期刊其實藏著多少貓膩。有的號稱"國際頂級刊",結果編輯部藏在城中村居民樓;有的審稿快得離譜,三天就過卻要收上萬元版面費;更坑的是去年被踢出名單的期刊,換個馬甲又出來騙人,像《教育探索》改頭換面成《新教育探索》,繼續(xù)坑老師沒商量。 【2025年重點避雷清單】 《全球化教育研究》(英文版) - 雷點:倫敦辦公地址是假的,八成論文都來自國內(nèi) - 平替選擇:改投SSCI認證的《國際高等教育研究》 《智能教學技術》 - 雷點:審稿專家居然是博士生客串 - 平替選擇:關注新晉黑馬《數(shù)字化教育前沿》 《經(jīng)濟與管理科學》 - 雷點:一期塞32篇同主題論文,明擺著賣版面 - 平替選擇:老牌刊《管理科學學報》更靠譜 教你們幾招防坑指南: ?查三證:國家新聞出版署網(wǎng)站輸入CN號,信息對不上趕緊跑 ?看周期:正經(jīng)核心刊審稿至少仨月,敢說"一周錄用"的絕對有詐 ?試水投稿:拿篇非主力論文探路,碰到催交加急費的直接拉黑 有位教授支了個絕招:在知網(wǎng)搜該期刊最近三年的論文,要是同一個單位的作者超過四成,八成是關系戶專屬后花園。還有那些官網(wǎng)做得像山寨網(wǎng)站、投稿系統(tǒng)動不動崩潰的,十有八九是李鬼期刊。 最后嘮叨一句:發(fā)論文就像找對象,寧缺毋濫!與其在評審時被扒出發(fā)過水刊,不如現(xiàn)在花二十分鐘核對下投稿清單。記住,一篇能放簡歷里十年的硬核論文,勝過十篇見不得光的速成稿。你的 附自查通道: 1??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官網(wǎng) 2??各大學??蒲刑巸?nèi)部名單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預警目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