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低層次的家庭里,人的腦子里裝的大部分是“犟”。

犟,不是堅持原則,而是死守偏見;不是理性思考,而是拒絕改變;不是意志堅定,而是自我設(shè)限。

一句話講不通,一件事不愿讓,一點理不肯聽,一點錯不承認。凡事爭輸贏,不顧對錯;凡事要面子,不顧關(guān)系;凡事要主導,不顧后果。

犟,毀了交流,斷了理解,傷了感情,毀了家風。

父母犟,孩子憋屈;夫妻犟,婚姻冷淡;兄弟犟,親情疏遠。

一個人可以有個性,但不能固執(zhí)己見;一個家庭可以有主見,但不能拒絕成長。處處較勁,是在制造隔閡;事事頂撞,是在消耗親情;時時不讓,是在破壞溫情。

低層次的家庭,吵的是面子,爭的是權(quán)威;高層次的家庭,講的是邏輯,理的是情分。

真正有智慧的家庭,不是處處逞強,而是時時通融;不是句句頂撞,而是步步退讓;不是誰都要贏,而是都愿服輸。

和氣,不是沒脾氣,而是有格局;讓步,不是沒底氣,而是懂分寸;沉默,不是沒觀點,而是懂尊重。

一個人越?jīng)]本事,越喜歡犟;一個家越缺教養(yǎng),越鼓勵犟。因為能力越低,越依賴強硬;心胸越窄,越害怕退讓。

低層次的家庭,常常拿情緒當表達,拿脾氣當態(tài)度,拿倔強當本事。

他們習慣高聲責備,習慣否定他人,習慣一句“我就是這樣”,卻不問“這樣對不對”;他們動輒翻舊賬,時常爭口氣,總想讓別人服氣,卻不懂讓人舒服。

沒有理解,只有對抗;沒有傾聽,只有命令;沒有交流,只有對峙。

這樣的家庭,養(yǎng)不出寬容,教不出智慧,走不遠未來。

而真正有層次的家庭,強調(diào)的是理解,而不是壓制;追求的是平衡,而不是爭執(zhí);看重的是成長,而不是勝負。

他們遇事多商量,不輕易下判斷;他們溝通有耐心,不急著下結(jié)論;他們愿意改錯,不怕失面子。

他們懂得退讓不是軟弱,是一種成熟;他們明白服輸不是失敗,是一種智慧;他們清楚溝通不是妥協(xié),是一種能力。

家庭,不是講理的戰(zhàn)場,而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較勁的場所,而是溫暖的港灣;不是斗狠的擂臺,而是修心的道場。

想提升家庭層次,先從放下“犟”開始;想改變家庭命運,先從學會聽懂開始;想成就更好的自己,先從理解他人開始。

成長,是不再死犟;進步,是愿意改變;智慧,是能自省。

一個家庭里,如果人人不再爭強好勝,不再事事對抗,不再句句頂撞,那么這個家,就會多一點和氣,多一點溫度,多一點希望。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學會理解;一個家庭真正的提升,是懂得通融。

愿你我的家,不是互犟的戰(zhàn)場,而是彼此成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