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呀,我是暖暖。
小時候,我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前三、老師經(jīng)常拿我的作業(yè)當范本,還是家里干活的好手。
可當我成了三個孩子的媽媽后,卻發(fā)現(xiàn):越追求完美,孩子越抗拒;當我學會“擺爛”,他們反而更好了!
01
放下比較,孩子才能輕松成長
現(xiàn)在的社會,卷得讓人窒息。
帶娃在小區(qū)玩,耳邊總是:“你家娃多大了?幾年級?”“古詩會背多少首?”“考試多少分?”看著別人家幼兒園孩子流利背《將進酒》,我家娃卻只會對著動畫片傻笑。
我表面淡定,心里早已焦慮到失眠。
于是,我開始了“雞娃計劃”:除了每天學校的作業(yè)外,二寶每天加背一首古詩,小寶每天英語單詞打卡。另外,再給他們各科買一本練習題。
結果呢?一周后,孩子們笑容沒了,二寶做夢都在背“草滿池塘水滿陂”,小寶哭著說:“媽媽是個壞媽媽。”
但我依然在硬撐,直到聽同事閑聊:“親戚家孩子成績頂尖,才上初中卻得了抑郁癥休學了……”
“唉!太可惜了,現(xiàn)在的孩子雖然什么都不用干,但他們學習壓力大,很多承受不住,輕則抑郁癥,重則自殺的,新聞上也是隨處可見的?!?/p>
同事的話像盆冷水澆醒了我。
近幾年,學校都一直在喊減負。算了,健康開心最重要,普通就普通吧。他們的童年不該被作業(yè)填滿,至此,我的雞娃計劃,不到一個月宣告結束。
兩個娃只要完成學校的作業(yè)就好了,他們輕松,我也快樂。
家長群里有人炫耀孩子的獲獎證書時,我看著二寶和小寶在一旁樂呵呵玩撲克牌,心里也很開心。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考第一,但每個孩子都可以擁有快樂、自信和熱愛。只要你用心觀察,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02
亂糟糟的家,藏著最真實的幸福
從小我就是一個很愛整潔的孩子,哪怕家里不富裕,但所有東西我都會疊得整整齊齊。
生了第一個孩子后,我依然追求整潔。玩過的玩具,必須放回原位。脫下的外套不能扔在沙上,必須放回衣柜。
三胎后,我家客廳常年處于“戰(zhàn)后重建”狀態(tài)。積木和芭比娃娃私奔到了房間,繪本在茶幾上隨意躺著,沙發(fā)縫里偶爾還能摸出半塊化掉的糖果。
前陣子閨蜜忽然到訪,我有些不好意思,下意識要收拾,她卻羨慕地說:“你家看起來好熱鬧,不像我家,整潔得像樣板間?!?/p>
那天我們坐在沙發(fā)上喝奶茶聊天,孩子們在客廳跑來跑去,玩具搞得滿客廳都是。閨蜜感慨道:“我好久沒看到女兒玩得這么開心了,我總怕她把衣服弄臟,總怕她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p>
其實,完美的家像博物館,會束縛孩子們的思想,亂糟糟的家就像游樂園——而童年,本該在游樂園里長大。
03
會偷懶的媽,才能養(yǎng)出獨立的娃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們總有做不完的手工DIY。
以前只有大寶時,我總是對著手機視頻,認真地去做,沒個把小時,我這種手殘黨,根本做不好。還經(jīng)常吃力不討好,辛苦一個多小時做出來的手工,最后只得到一個“參與獎”。
現(xiàn)在輪到兩個小寶,如果大寶在家,我總讓大寶幫忙,如今大寶住宿,我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前陣子又是做手工,我做了大半個小時,什么都沒有做好,脾氣一上來,就直接把剪刀一扔,帶他們到文具店去挑選了。
沒想到,二寶的手工評選時,竟然得到一個二等獎。真是皆大歡喜!
經(jīng)歷這件事,我學會了“偷懶”。
公婆不在家,沒人做飯時,我就直接點外賣,或者出去吃。
學校要手工作業(yè),我就坦然帶著娃們?nèi)ベI現(xiàn)成的。反正說是鍛煉孩子,事實上鍛煉的從來就是媽媽。
最讓我意外的是,當我變“懶”了,孩子們反而更獨立了。小寶每天去上學時,都會自己檢查書包、放水杯,收拾飯盒。二寶寫完作業(yè)后,還學會了自己用作業(yè)幫檢查作業(yè)。
每當我喊累時,他們還會齊齊過來幫我捶背。
為母則剛,有了孩子之后,很多媽媽都仿佛變成了超人。其實,學會偶爾“偷懶”,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課。會“偷懶”的媽媽,才能養(yǎng)出會心疼人的孩子。
04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jié)奏,不必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
養(yǎng)育不是雕刻,而是守望。就像種下一顆種子,你只需給予陽光雨露,剩下的交給時間。有的春天開花,有的秋天結果,有的需要經(jīng)歷寒冬才會綻放。
最好的童年,不在完美的計劃里,而是藏在平凡的日常中。最好的教育,不是讓孩子活成我們期待的樣子,而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記?。?strong>每顆種子都有獨特的生長軌跡,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