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全球連鎖餐飲品牌盤點.

從門店數(shù)量看,全球門店Top100的餐飲品牌中,中國連鎖餐飲品牌已然占據(jù)了全球餐飲市場的“半壁江山”(53家中國品牌vs47家海外品牌)。

不過,在Top10榜單中,中國餐飲品牌僅占三席:蜜雪冰城(第2)、瑞幸咖啡(第6)和華萊士(第8)。

從市值和營收來看,海外餐飲品牌依舊是“巨無霸”級別的存在。比如麥當勞市值超2100億美元,獨占快餐市場64%的份額;星巴克年營收高達360億美元,是蜜雪冰城的12倍。

從品牌“年齡”來看,海外連鎖餐飲品牌更像是“百年老店”的聚會。比如1852年創(chuàng)立的Panera Bread、1863年的Five Guys、1905年的Waffle House等等。

相比之下,中國連鎖餐飲品牌平均年齡只有14歲,大多還是“00后”或“10后”,可謂正值青春年華。

②中國餐飲狂飆。

量販零食賽道集體爆發(fā) 。2024年中國餐飲品牌凈增門店Top10中,量販零食賽道占據(jù)四席——零食很忙(5858家)、好想來(4661家)、趙一鳴(4197家)、來優(yōu)品(1261家)。

奶茶江湖的廝殺更為慘烈。2024年奶茶品類新開店11萬家,閉店卻達38萬家,凈增長近負4萬家,相當于每天有106家奶茶店倒閉。

但血腥競爭中仍有贏家,比如霸王茶姬以2823家凈增門店位列Top6,喜茶則靠下沉市場和海外市場“兩步走”戰(zhàn)略,增長1163家。

“重口味”小吃往往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燜鍋、炸串、小龍蝦、臭豆腐、麻辣香鍋、螺螄粉等品類的閉店率均高于30%。

③城市餐飲地圖。

如果將餐飲地圖鋪開,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城市正上演著鮮明的品類割據(jù)戰(zhàn):

- 重慶與成都:這對西南雙子星包攬火鍋門店數(shù)前兩名(重慶24748家 vs 成都19731家),成都每平方公里就有1.3家火鍋店。但火鍋這一“內卷品類”在這兩地的生存狀態(tài)相對良好——2024年重慶火鍋閉店率20.2%,低于平均值。

-廣州與上海:在快餐賽道,廣州以24189家門店登頂,上海以21517家緊隨其后。廣式燒臘與上海生煎的較量背后,是城市務工者的剛需之戰(zhàn),比如廣州15元快餐,完美適配制造業(yè)城市的消費力。

-餐飲新貴蘇州:這座“最強地級市”以4127家炸雞漢堡門店超越深圳,更以14861家快餐門店沖進全國前十。當北上廣深陷入存量競爭,新一線城市用性價比重新定義剛需的趨勢已然成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