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開國中將梁興初打鐵出身,是四野的一員虎將,戰(zhàn)場上令敵人聞風喪膽。但在生活中,他卻是一位慈愛的父親,梁興初的夫人曾回憶說:兒子八歲的時候,因為搗蛋不聽話,惹得梁興初大怒,抽出皮帶就要揍兒子。兒子嚇得在院子里一路逃跑,梁興初追著他跑了三圈,但手里的皮帶一直沒有落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頑皮軍長惡作劇,逗笑司令員林彪,羅榮桓:你怎么長不大?

梁興初身高一米八,面容清瘦,因為他門牙前突,所以有外號叫“梁大牙”。

梁興初1913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少年時以頑皮著稱,上私塾時,他常常把捉來的麻雀放到教室里,要不就是逮一些青蛙、蟲子放到同學的書包里。

梁興初的夫人任桂蘭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梁興初曾把一位女同學的辮子栓到板凳上,害得這位女同學當場摔跤,全班嘩然。還有一次,在學校玩秋千,梁興初一直用力猛推,險些害得同學被摔死。

梁興初因此沒少挨父親的打,而且常常是被他父親懸到房梁上用鞭子打,但梁興初仍屢教不改。

后來出了學校,梁興初又去學裁縫,結果未經(jīng)客人允許,就把客人的長衫改成了短衫,店鋪掌柜大怒,將他辭退。

不久后,梁興初又去學理發(fā)。有一次,來客一位欠錢不還的客人,梁興初直接給他剃了個“陰陽頭”,師傅大怒,再次將梁興初辭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3歲時,梁興初在本村的鐵匠師傅那里當學徒,自從學了打鐵,一腔的精力有了發(fā)泄的地方,梁興初這才安分了很多。后來,梁興初的很多戰(zhàn)友都稱呼他為“打鐵的。”

梁興初參軍后,以作戰(zhàn)勇敢而聞名,前后共負傷9次,但大難不死,反而越加驍勇,終成解放軍一代名將。

回看梁興初的軍事生涯,他大半是在林彪的指揮下作戰(zhàn)的,從最開始的紅四軍、紅一軍團,到后來的八路軍115師,四野。梁興初的本名其實是梁興祚(zuò),但他的老上司,曾任115師343旅旅長的陳光總是把他叫成“梁興炸”,于是梁興初就把“祚”的右半邊換成了“刀”,從此改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成為軍人的梁興初依舊沒有完全改掉自己頑皮的本性。梁興初夫人任桂蘭回憶,在四野38軍當軍長時,有一次,梁興初給一個通信員理發(fā),剪完后隨手拿起筆就在通信員的嘴巴上畫了兩撇八字胡,逗得眾人哈哈大笑。林彪雖然向來嚴肅冷淡,也忍不住扭過頭笑了。

四野政委羅榮桓則對著梁興初說:“這個梁興初怎么長不大呢?你今年都多少歲了?”

身為四野的一軍之長,卻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這正是梁興初的可愛之處。更難能可貴的是,梁興初能把自己的“頑皮”運用到戰(zhàn)場上,而且時常收獲奇效:

長征期間,梁興初曾假扮成國軍團長,只用了一個連,就把國軍的一個團全部繳械,為紅軍部隊開進哈達鋪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抗美援朝期間,梁興初動用一支出類拔萃的偵察小隊,在敵人陣地內(nèi)穿插,一路渡過大同江,翻越仙游嶺,炸垮武陵橋,仿佛一把尖刀在敵人的心臟地帶縱橫往返,取得了極大的戰(zhàn)果。這次大膽的用兵,后來被成了電影《奇襲》的原型。

梁興初在戰(zhàn)場上的出奇制勝,恐怕也離不開他大膽、“頑皮”的性格。

“萬歲軍軍長”梁興初,一戰(zhàn)名垂軍史

梁興初戎馬一生,多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比如著名的黑山阻擊戰(zhàn)中,梁興初正在吃飯,敵人的一顆炮彈就打了過來,炸彈的碎片飛到了梁興初的碗里。但梁興初絲毫不慌,拿筷子夾起彈片放到一旁,嘀咕了一句:“我碗里又沒肉,哪里來的骨頭?”

還有一次,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梁興初和政委劉西元、副軍長江擁輝一起查看地圖,一發(fā)炮彈落到了指揮所的附近,彈片擦著梁興初的肩飛過,把他身后的屏風打了一個大洞,差一點就可能傷了他的性命。

還有一天,梁興初看地圖時,突然來了一個電話,梁興初剛走過去拿起話筒,一顆炮彈就落到了地圖前他站的地方。后來梁興初見到楊大易(開國少將),就笑稱其為“救命恩人”,因為電話就是他打來的。

參加過很多著名的戰(zhàn)役,但如果說哪一戰(zhàn)讓梁興初聞名全國,載入史冊,相信大家一定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一個答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zhàn)役期間,彭德懷用“減灶計”將美軍誘入預定戰(zhàn)場,志愿軍隨即趁著月圓之夜發(fā)起了對“聯(lián)合國軍”的猛攻。在突破德川和寧遠后,雙方的隊部形成了對峙的狀態(tài)。彭德懷下令志愿軍各部隊對敵人進行分割包圍,以求全殲這股敵人。

梁興初下令38軍113師沿小路以14小時前進70公里的速度,迅速插入到三里所,一舉切斷了美第9軍的南撤之路。隨后,他們又插入到龍源里,將敵人的另一條退路切斷。

同時,正面的志愿軍4個軍全線猛攻,美軍只能被迫選擇撤退。

由于他們向南撤退的路已經(jīng)被38軍堵死,“聯(lián)合國軍”指揮部下令調(diào)美騎1師和英29旅北上,要不惜一切代價,打通三里所和龍源里。

整個戰(zhàn)局此時呈現(xiàn)出一種敵我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tài)勢。敵軍被正面的志愿軍和后方的38軍南北夾擊;而在三里所和龍源里的38軍同時也處在南撤敵軍和北上敵軍的夾擊之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千斤的重擔落到了38軍的頭上,他們能否抵擋住敵人的南北夾擊,成了志愿軍能否取勝的關鍵所在。

38軍每天面臨著敵人上百架次飛機的輪番轟炸,坦克兵、炮兵和步兵一輪又一輪的進攻,但他們頑強地頂住了壓力。在最危險的時候,南逃的敵軍和北上的敵軍相距只有不足一公里,但他們始終沒能會合。

38軍的頑強和犧牲深深地感動了彭德懷司令員,時任志愿軍政治部主任的杜平(開國中將)起草完嘉獎令后,彭德懷親手在結尾處填了兩行字:“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杜平看后心想:“叫志愿軍萬歲當然沒問題,但叫某個軍萬歲,此前并無先例?!币姸牌秸局蛔?,彭德懷問:“你有什么意見?”杜平想了想答道:“沒有意見?!?/p>

不久后,三十八軍“萬歲軍”的名號就傳遍了全國。而隨軍記者魏巍也根據(jù)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在松骨嶺戰(zhàn)役中的英雄事跡寫成了《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通訊稿,“最可愛的人”從此成了志愿軍的代名詞。

梁興初中將回憶毛岸英:他犧牲前曾對我提出要到38軍帶兵

多年之后,梁興初在海南軍區(qū)擔任司令員,恰逢彭德懷到海南檢查工作,他的小兒子梁曉源好奇地問父親:“彭德懷會罵你嗎?”梁興初說不會的。

梁曉源又問為什么,梁興初沒有回答。后來梁曉源才知道,父親的意思是彭德懷寫過“三十八軍萬歲”這句話,對自己的能力是信任的。

然而,彭德懷對梁興初也有過誤解,那是在第一次戰(zhàn)役期間,梁興初的38軍奉命去攻占熙川,在去的路上,他們遇到了友軍撤下來的一個師,友軍告訴梁興初,熙川的守軍是美國的黑人團。梁興初得到這個情報后,認為他們的先頭部隊只有兩個團,后續(xù)部隊跟不上,不宜輕舉妄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果等他們向熙川發(fā)起進攻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撲了個空,而且根本沒有黑人團——情報是假的!

第一次戰(zhàn)役結束后,彭德懷主持了總結會,在會前和其他的幾個軍長、政委都握手了,但到了梁興初直接繞開。

開會時,彭德懷表揚了40軍、39軍、42軍,但說到38軍時,彭德懷把梁興初痛罵了一頓:“你38軍為什么不敢插下去?老子叫你打熙川,你說熙川有黑人團,一個黑人團就把你嚇住了?你臨戰(zhàn)怯陣,自己嚇唬自己!38軍是個什么主力?別人都是你梁大牙是虎將,我看是鼠將,老鼠的鼠!”

梁興初忍不住頂了兩句,結果彭德懷火氣更大了,幾位戰(zhàn)友見狀趕緊悄悄把梁興初拉住。

戰(zhàn)役總結會期間,彭德懷又開始了部署第二次戰(zhàn)役,當時他火氣還沒消,作戰(zhàn)處副處長楊迪在指地圖的時候稍微指偏了一點,彭德懷就生氣地說道:“你怎么連地圖也不會指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在會場氣氛陷入凝滯的時候,一個年輕翻譯站了起來,對著地圖侃侃而談,在場的很多軍長都很納悶,這個小翻譯膽子真不小,彭老總還在氣頭上呢。但奇怪的是,彭德懷一句話也沒有說,更沒有制止他。

這個翻譯是誰呢?他就是毛岸英,由于保密的需要,當時志愿軍總部的很多同志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散會后,梁興初心里憋了一肚子氣:38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zhàn)軍一縱,在東野屬于主力中的主力,《38軍軍歌》中有“大小數(shù)百仗,仗仗有名堂”這句歌詞,這可不是夸張。38軍什么時候受過這種批評,什么時候打過這種窩囊仗?

梁興初知道這次是自己判斷出現(xiàn)錯誤了,但過去的已經(jīng)沒有補救辦法了,他飯也沒吃就打算返回軍部,全力布置第二次戰(zhàn)役的計劃,結果在路上他遇到了毛岸英。

毛岸英對梁興初說自己想到38軍帶兵,他是學俄語的,彭總讓他到志愿軍司令部當翻譯,可是志司連個蘇聯(lián)人都沒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興初聽后回答,那安排你到38軍作戰(zhàn)科怎么樣?毛岸英說,那不還是在機關工作嗎?和在志司沒有區(qū)別。他想的是帶兵到前線打仗。

這么大的事情梁興初也做不了主,他說,這事得要彭老總點頭才行啊。

毛岸英說:“你們怎么都怕彭老總啊,那我去找他談吧!”

在第二次戰(zhàn)役中,梁興初一雪前恥,38軍也獲得了彭德懷“萬歲軍”的贊譽。但當梁興初聽到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他卻陷入了沉默,他想起一個月前毛岸英對自己說的要來38軍帶兵打仗的事情,想起了毛岸英那張年輕、熱烈的臉……

晚年的梁興初將軍:病逝前還在討論如何建設軍隊

梁興初于1954年回國,先后擔任海南軍區(qū)司令員、廣州軍區(qū)司令員,成都軍區(qū)司令員等職。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并獲得了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八一勛章代表的是紅軍時期的貢獻,梁興初在到達陜北后才開始擔任紅一軍團2師2團長,故無法獲得一級八一勛章。

但這并不代表梁興初在紅軍時期的貢獻不大,事實上,梁興初在長征途中曾承擔過非常重要的角色:那是1935年9月紅軍進入哈達鋪后,梁興初奉命在當?shù)厮褜蠹?,并在報紙上發(fā)現(xiàn)了一條可以說改變紅軍命運的消息——劉志丹和徐海東的部隊在陜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澤東看到報紙后高興地說道:“梁興初立了大功,他給我們‘抓到’了劉志丹,徐海東,還搞到了兩個軍和一塊根據(jù)地,功勞真是大得很吶!”

不久后毛澤東下決心率紅軍北上陜北,這個選擇可以說改變了紅軍,乃至中國的命運。

1979年下半年,梁興初在山西太原的一家國營工廠工作,當時很多同志都已經(jīng)恢復工作了,但梁興初卻因為過去長期在林彪麾下工作,沒人敢為他說話。

為了照顧丈夫的身體,任桂蘭向組織提交了申請,希望能陪丈夫一起在基層參加工作。當時的總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很尊重梁興初這位赫赫有名的將軍,批準了她的申請。

在太原工作了一年后,北京軍區(qū)突然通知梁興初夫婦可以回北京,他們后來才知道,是當時擔任軍紀委書記的黃克誠大將為力排眾議,為他進行了辯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黃克誠將軍豎起了自己的9個指頭,說道:“梁興初同志身上有9處中彈受傷,這樣的人怎么不會是好同志?”

任桂蘭后來向記者講述黃克誠將軍的仗義執(zhí)言時,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梁興初回到北京后,很快恢復了大軍區(qū)正職的待遇。之后,葉劍英元帥親自指示總政治部安排梁興初的工作,總政副主任黃玉昆很快找到梁興初,問他是否愿意到濟南軍區(qū)或沈陽軍區(qū)當顧問。

梁興初直言:“我不會當顧問。為了培養(yǎng)年輕同志,請組織不要考慮對我的工作分配?!?/stro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長年的戰(zhàn)爭生活和眾多疾病的困擾,梁興初回到北京后五年就與世長辭了(終年73歲)。

1985年10月12日,北京八寶山革命禮堂為梁興初舉行了遺體告別儀式,很多曾經(jīng)的老戰(zhàn)友,老同事如喬石、余秋里、秦基偉、耿飚等都趕來送了他最后一程。

據(jù)任桂蘭回憶,梁興初將軍去世是在凌晨,前一天的晚上,他還在和同一個病房里的原38軍副軍長裴飛正回憶戰(zhàn)爭歲月里的往事,暢談如何建設好軍隊的工作……

本文參考資料:

《統(tǒng)領萬歲軍——梁興初將軍的戎馬生涯》 任桂蘭 李宗儒

《鐵匠出身的“萬歲軍軍長”——父親梁興初從來不講的那些事》 梁曉源

《開國將軍軼事》 吳東峰

《伉儷情深寫春秋——訪開國將軍梁興初的夫人任桂蘭》 何佳

《梁興初:指揮38軍一戰(zhàn)封神》 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