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臺海周邊海域展開例行性軍事演習,旨在檢驗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實戰(zhàn)能力,而正當國際社會普遍關注演習的正當性與必要性時,菲律賓軍方卻高調指責中國"威脅地區(qū)安全"。

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小羅密歐·布勞納在4月1日公開宣稱,要求北呂宋島司令部“擴大作戰(zhàn)范圍”,為應對“臺海緊急情況”做準備的發(fā)言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面對布勞納的如此言論,馬科斯政府迅速出面的進行澄清,強調備戰(zhàn)僅為"防患于未然",菲律賓"不會主動走向戰(zhàn)爭",總統(tǒng)府同時以"行政特權"為由限制內閣成員討論相關議題,被輿論批評為"封口令"。

菲律賓軍方高層的“備戰(zhàn)令”

菲律賓和美國的關系,自1898年成為美國殖民地,到1946年獨立,再到二戰(zhàn)后美菲軍事紐帶的進一步強化,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國都像菲律賓的保護傘一樣,提供安全保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別是在小馬科斯當總統(tǒng)后,在政策選擇上與美國建立更加緊密的關系,借此讓自己的位置更穩(wěn),并且在南海問題上獲得更多好處后,就使得菲律賓對美國的關系處于一種較為依賴的狀態(tài)。

但這種依賴在為菲律賓獲得更多話語權的同時,也讓菲律賓在很多方面受到約束,同時也讓菲律賓更容易被卷入大國之間的競爭,情況變得更加復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東部戰(zhàn)區(qū)于2025年4月1日至2日組織??章?lián)合編隊,在臺島北部、南部及以東海域開展多科目實戰(zhàn)化演練,而此次的行動重點在于檢驗部隊協(xié)同作戰(zhàn)和區(qū)域控制能力,以及對“臺獨”分裂勢力新建工程有效威懾。

但正是中方的這項行動,卻莫名的讓菲律賓方面感到了極大的不安與惶恐,因此在解放軍“海峽雷霆-2025A”演習期間,菲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突然命令北呂宋島司令部擴大戰(zhàn)備范圍,要求軍隊以"戰(zhàn)爭狀態(tài)思維"應對臺海潛在沖突,并制定25萬在臺菲勞撤離預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布勞納公開宣稱菲律賓"將不可避免卷入臺海沖突",甚至表示要配合美軍行動,這種超出國防范疇的涉臺言論,明顯違背菲律賓政府此前"不介入臺海"的官方立場。

而這樣的行動也讓菲律賓國內的民眾感到了極大的擔憂,同時這也顯示出了,在菲律賓想在中美兩國之間找到一個合適平衡點的困難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菲律賓想要在大國的博弈中獲利,但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其對美國的依賴使得它的戰(zhàn)略自主性逐漸消失,可能被卷入大國間沖突的可能性正不斷增加,使得它的處境變得十分艱難。

美菲同盟與中國的戰(zhàn)略擠壓

美菲簽署加強防務合作協(xié)議,美軍進駐呂宋島北部,這意味著菲律賓實際上成了美國介入臺灣事務的據點,自身也面臨潛在的沖突風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菲律賓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難以置身臺海問題之外,一旦臺海發(fā)生沖突,美軍在菲律賓的基地可能成為攻擊目標,菲律賓也極有可能被卷入戰(zhàn)火。

菲律賓的外交策略有些復雜,像是走鋼絲一樣,它想和美國保持親密,以便得到軍事和經濟上的幫助,尤其是在南海問題上爭取更多好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菲律賓又不想完全得罪中國,以免發(fā)生直接的軍事沖突,讓局勢變得更糟,這種左右為難的做法,體現了菲律賓在大國競爭中面臨的困境,處境確實不容易。

甚至為了增強自身的軍事實力,菲律賓花大價錢向美國購買了F-16戰(zhàn)斗機,希望借此提升國防能力,可是這筆交易不僅讓菲律賓的經濟壓力更大了,同時也讓菲律賓更加依賴美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菲律賓軍方領導人布勞納針對臺海局勢發(fā)布備戰(zhàn)指令,這使得區(qū)域局勢更加緊張,也顯示出菲律賓國內對與中國關系的看法存在不同意見。

這個備戰(zhàn)命令也讓大家看到,菲律賓在如何與中國相處這個問題上,內部是有分歧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菲律賓政壇一直存在親美和務實兩種聲音,以布勞納為代表的軍方高層,是鐵桿親美派,他們積極配合美國,想以此獲得更多好處。

小馬科斯上任后,明顯地向美國示好,從而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南海問題則被他用來激發(fā)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并借此撈取政治資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馬科斯政府的態(tài)度則是從一開始的完全親美,到現在保持較為謹慎的態(tài)度,希望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不希望得罪任何一方的表現,也是中美關系與地位的一種轉變過程。

菲律賓的被動角色與潛在風險

不過我們不能排除布勞納的“備戰(zhàn)令”,可能是他自己的主意,為了是試探中國和其他相關方的反應,以讓菲律賓就能更好地調整在臺海問題上的策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菲律賓總統(tǒng)府的表態(tài),表面上像是在安撫中國,實際上也透露出自身所處的困境,菲律賓真正擔憂的是,一旦臺海發(fā)生沖突,美軍可能會利用在呂宋島的基地介入,使得菲律賓被迫卷入戰(zhàn)爭。

馬科斯政府可能忽略了重點,問題并非在于如何向中國表達立場,而在于是否有能力在關鍵時刻拒絕美國,阻止美軍利用菲律賓的基地參與作戰(zhàn),這是菲律賓能否保持自身安全的決定性因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菲律賓而言,明確自身立場,避免被大國博弈裹挾,才是更為重要的選擇,烏克蘭的遭遇,對菲律賓來說是一個教訓。

烏克蘭身處大國競爭的關鍵位置,但自身軍事實力和資源有限,面對強硬的對手,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不得不尋求外部幫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依賴外部援助也讓烏克蘭容易被控制,難以自主決定國家發(fā)展方向,菲律賓應該從烏克蘭的例子中學習,加強自身實力,避免陷入類似的困境,這樣才能在國際舞臺上更有話語權,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

結語

菲律賓在臺灣問題上立場不穩(wěn),反映出它在戰(zhàn)略上越來越被動,它想在中美兩國之間保持平衡,但沒有充分考慮到自身的地緣位置容易受到影響,以及國內政治的復雜情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菲律賓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引人關注,它是否會淪為大國競爭的犧牲品,受制于外部力量的影響?或者,它能否在復雜多變的地區(qū)局勢中,尋找到一條獨立自主的發(fā)展道路,真正掌握自身命運?

小馬科斯政府應該認真思考過度依賴美國會帶來什么后果,要在家族利益和國家安全之間做出更明智的選擇,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菲律賓的國家利益,避免在地緣政治中迷失方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