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主持人問馬未都:“你身價至少100億,你的母親肯定為你感到驕傲自豪?!?a class="keyword-search" >馬未都卻說,這點錢,跟我母親比,我就是個貧農(nóng)?!?br/>馬未都于1996年創(chuàng)建的觀復(fù)博物館,內(nèi)部文物眾多、古董無數(shù),黃花梨木的桌椅、青花瓷器、皇帝曾經(jīng)戴過的帽子……
這些古董寶貝,任意拿出其中一件都價值不菲,可能都是普通群眾的“一輩子”,忙忙碌碌一生,創(chuàng)造的財富和價值或許都不如一件古董來的“實在”。
美國古董界教父安思遠(yuǎn)曾出價100億人民幣購買馬未都的博物館,最終被馬未都斬釘截鐵拒絕,自此,馬未都的博物館算是聲名鵲起。
光是那座博物館,就讓馬未都身價值100億人民幣,然而,馬未都卻并未將這“區(qū)區(qū)”100億放在眼中,他開設(shè)博物館的初衷也不是為了炫耀自己多么有實力,而是為了讓眾人一同見識文物的魅力。
“淘寶”、“撿漏”,這些詞匯可不是“名詞”,對于馬未都而言,是動詞,因為恰恰是他慧眼識珠的能力,讓他從一個熱愛文物的作家變成了一位馳名中外的古董界收藏大家。
觀復(fù)博物館當(dāng)中,有很多寶貝都是馬未都“撿漏”得來的,什么是撿漏?看起來其貌不揚的物件兒,實際上卻是價值連城的寶貝,然而這種寶貝可遇不可求,甚至常常出現(xiàn)在犄角旮旯。
或許有些寶貝已經(jīng)蒙塵,攤主都認(rèn)為是“垃圾”,可正是那些“垃圾”,在馬未都的手中卻搖身一變成為了寶貝。
用一句話概括便是: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并不是完成了基因突變、身份逆襲,而是一開始便是白天鵝!
在馬未都眼中,那些“蒙塵”的“垃圾”一開始被眾人視為最為普通的“丑小鴨”,實際上眾人卻被它們簡陋的外表迷惑,勿將寶貝當(dāng)成石頭了。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說的便是無盡的財富,即便擁有,到最后卻都變得“一無所有”,相較于這些外在的、看得見的財富,馬未都似乎并不在乎,反而更注重內(nèi)心的豐盈。
而這一切的轉(zhuǎn)變或許都是因為馬未都的父親因病去世……
馬未都的父親是一名老兵,晚年時期遭遇病痛折磨,當(dāng)時的馬未都已經(jīng)功成名就,他最初的想法是:無論花多少錢都可以,只要父親的病能夠治愈。
然而,世界上很多病痛并不是有錢就可以徹底解決的,馬未都為父親治病花了很多錢,當(dāng)初在戰(zhàn)場上意氣風(fēng)發(fā)的英雄,最終卻拜倒在病魔手中……
家財萬貫的馬未都不在意花了多少錢,但父親的病情不僅沒有好轉(zhuǎn),反而更加嚴(yán)重,直到父親那雙充滿渴望與解脫的眼神望向馬未都,他做了一個決定:放棄治療,拔管!
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錢不是萬能的,買不來生命,亦買不來健康!
自從父親去世后,馬未都便看淡了,金錢、財富,于他而言,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一次,主持人邀請功成名就的馬未都參加節(jié)目采訪,在采訪過程中,說了這么一番話:“你身價100億,你的母親肯定為你感到驕傲自豪?!?br/>誰料,馬未都聽到這句話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卻搖搖頭反駁,這才有了開頭一幕。
馬未都認(rèn)為母親要比自己“富?!钡亩啵踔翆⒆约阂暈橐粋€貧農(nóng),母親無疑是一個“富戶”,馬未都為何要這么說?
馬未都的母親十分懂得享受,從始至終過的都是千金小姐一般的生活,吃、喝、用、穿都是最好的,相較于母親的享受生活,馬未都過的頗有些“磕慘”,穿的也有些“寒酸”。
馬未都的母親享受生活慣了,并不會在意兒子到底賺了多少錢,擁有多少遺產(chǎn),也不會像主持人說的那般為自己的兒子擁有超過100億的身價而高興、沾沾自喜。
馬未都對于母親的態(tài)度也不在意,他在意的只是,盡其所能讓母親繼續(xù)擁有享受生活的資本,讓母親的身體健康,能夠不再走“父親的老路”,陪伴自己久一些。
文物收藏,馬未都并不在乎文物的價值具體幾何,他在意的只是收藏文物帶給自己內(nèi)心的充盈感受,而后將文物的歷史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一同見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