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國奧運史上最年輕的“三金王”全紅嬋迎來了她的18歲生日。這一天,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給予了她極大的關注與祝福。
不久之后,全紅嬋便肩負眾望,隨同中國游泳隊前往墨西哥參加世界杯賽事,向著個人第九枚世界杯金牌發(fā)起挑戰(zhàn)。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次18歲的首秀中,全紅嬋以4.95分的微弱差距敗給了隊友陳芋汐,僅收獲一枚銀牌。
從這場比賽中不難發(fā)現,相比之前巴黎奧運會的表現,全紅嬋的身體形態(tài)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也解釋了為何她在采訪中坦言曾考慮過放棄……

3月30日,中國跳水隊正式出發(fā),而剛剛成年的全紅嬋也將首次以成年選手的身份登上國際舞臺,參與單人和雙人項目的角逐。
從東京奧運會到巴黎奧運會,全紅嬋一路創(chuàng)造了許多輝煌成績。今年1月,她更是被世界泳聯評為年度最佳女子跳水運動員。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對中國跳水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除了本次比賽外,5月還將在北京舉行世界杯總決賽,7月則會前往新加坡參加世錦賽。
作為新周期的第一場國際大賽,瓜達拉哈拉站將全面檢驗隊伍的狀態(tài),人們對全紅嬋等選手的表現充滿期待。

此次跳水世界杯無疑是一場跳水界的盛宴,其中女子10米跳臺決賽更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兩位“跳水女神”——全紅嬋和陳芋汐同臺競技,令觀眾熱血沸騰。
比賽一開始,兩人便展現出了超高水平。全紅嬋在第一跳選擇了難度系數為3.2的動作,盡管出現了一點小失誤,但依然獲得了不錯的分數。

陳芋汐也不甘示弱,她的第一跳雖然難度稍低,但完成得極為完美,幾乎看不到任何水花濺起。
接下來的第二輪和第三輪,兩人的比分咬得很緊。全紅嬋的動作難度一直高于陳芋汐,但陳芋汐的穩(wěn)定性更勝一籌。

到了第四輪,全紅嬋選擇了一個難度系數高達3.7的動作,這是她的強項之一??上н@次她的入水不夠理想,濺起了較多水花,得分低于預期。
最后一輪,兩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全紅嬋選擇了難度系數為3.8的動作,完成得非常出色,但仍存在一些小瑕疵。

盡管入水時水花不算太大,但這對追求完美的全紅嬋來說無疑是一次失誤。當陳若琳教練目睹這一幕時,臉上露出了苦笑的表情。
而陳芋汐則選擇了一個相對保守的動作,但完成得近乎無懈可擊,最終以4.95分的優(yōu)勢贏得了比賽。

說實話,這樣的結果確實讓人感到意外。畢竟全紅嬋被稱為“跳水天才少女”,自15歲起便橫掃各大賽事。

不過仔細分析,這次失利并非沒有原因。全紅嬋剛滿18歲,正處于從少女向成年運動員過渡的關鍵階段。
這個年齡段的身體變化對跳水這種對體型要求極高的運動來說影響很大。再加上她選擇的動作難度較高,這意味著更大的風險,稍有不慎就會失分。

相比之下,陳芋汐采取了更為穩(wěn)健的策略,選擇了一些更容易完美發(fā)揮的動作,這樣的結果或許也能成為一種激勵,讓年輕人通過挫折激發(fā)潛力。

不過,全紅嬋身形的變化確實值得關注。從電視畫面來看,她似乎比以前更加結實了一些。對于跳水運動員而言,體重增加會影響跳躍高度、旋轉速度以及入水姿態(tài)。
網友們也在評論區(qū)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這一點值得重視。




事實上,這種變化是正常的。全紅嬋正處于青春期,身體發(fā)育不可避免,這對運動員來說可能比普通人更加艱難。
別誤會,我不是在說全紅嬋的壞話。這種情況在運動員中其實很常見,比如我們的體操女王劉璇。

據透露,劉璇在16歲獲得奧運金牌后也曾經歷過一段身材變化的困難期,但最終成功調整了過來。相信全紅嬋也一定能夠克服這一難關。
除此之外,全紅嬋還要面對巨大的心理壓力。自從15歲成為“跳水女神”以來,她走到哪里都是焦點,每次比賽都被寄予厚望。

尤其是這次出發(fā)前,許多媒體都在報道全紅嬋沖擊第九金的消息。以前她年紀小,可能不太在意這些,但現在長大了,自然會變得更加敏感。
難怪全紅嬋在前幾天接受國際奧委會專訪時坦言自己感覺狀態(tài)正在下滑,尤其是在一些大賽失利后,甚至萌生了放棄的念頭。

在這次采訪中,全紅嬋還提到自己第一次參加東京奧運會時其實有些緊張,但當時年紀小,并未多想,只是以平常心對待。
直到東京奧運會結束后,一切都仿佛沒有改變,但在后續(xù)的比賽中積累經驗并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只有全紅嬋自己知道這些年吃了多少苦。

不得不說,從14歲懵懂的年紀走到今天這一步,這已經是許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這也印證了那句“歸來仍是少年”的名言。
值得注意的是,從東京到巴黎雖然只有短短三年時間,但全紅嬋在這三年里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正如全紅嬋自己所言,這之后的比賽中,她大多時候都在失敗,這讓她變得缺乏自信,思考得更多。
好在在教練的引導下,她終于走出了陰霾,重新找回了自信,這才讓我們在巴黎奧運會上看到了一個更加完美的全紅嬋。


當主持人在采訪中問全紅嬋是否處于巔峰狀態(tài)時,她的回答確實令人動容,尤其是那句“慢慢往下走的感覺”。


巴黎奧運會結束后,全紅嬋開始逐步恢復訓練,進行了減重計劃。然而相較之前,她的體能下降了不少。
除此之外,她還需要應對發(fā)育期帶來的身體變化,想要恢復到之前的水平,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同時還要注意避免傷病。

通過這次采訪,我們不難看出全紅嬋經歷的一切是多么超出常人想象。我們不能只看到她奪冠時的榮耀,也要理解她訓練中的艱辛。
更不要因為這次失利就對全紅嬋進行“輿論攻擊”。畢竟無論最后誰拿到金牌,對中國跳水隊來說都是好事。兩個世界級選手同時競爭,本身就說明了團隊的實力。
最后,希望全紅嬋能夠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為國家贏得更多的榮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