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突破重重包圍,最終走到陜北。
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紅軍為啥會被逼得走上這條九死一生的路?答案繞不開一個人——蔣介石身邊的“毒諸葛”楊永泰。
這家伙不是前線帶兵的將軍,也不是沖鋒陷陣的戰(zhàn)士,而是個坐在幕后出餿主意的謀士。
他給蔣介石獻了三次陰險毒計,硬生生把中央紅軍從江西蘇區(qū)擠出去,逼得他們不得不踏上長征。
楊永泰,1880年出生在廣東茂名一個普通山村,家里不算有錢,但也餓不死,能供他讀書。
從小在私塾念書,后來上了大學,靠著腦子好使和肯下功夫,慢慢有了點名氣。
21歲的他跑去《廣東報》當記者,寫文章犀利,看問題準,沒多久就在廣州混出點小名堂。
1908年,他當上廣東省咨議局議員,正式邁進政治圈。
中華民國剛成立,他又混了個臨時國會議員,算是民初政壇的新面孔。
早年楊永泰挺有理想,起初支持君主立憲,后來接觸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覺得革命靠譜,就加入了孫中山在日本搞的中華革命黨。
袁世凱想當皇帝,護國戰(zhàn)爭打起來,楊永泰回廣東幫著討伐袁世凱,干得還挺賣力。
可這家伙政治立場不咋堅定,孫中山讓他當廣東護法軍政府財政廳長,他卻聽同學忽悠,投靠了西南軍閥,直接把孫中山晾那兒了。
1920年,陳炯明把桂系趕出廣州,孫中山回來掌權,楊永泰的政學會背景暴露,混不下去,只好北上投奔北洋政府。
結果曹錕賄選丑聞爆出來,他被牽連,又一次栽了跟頭,灰溜溜跑去上海隱居。
北伐戰(zhàn)爭打得熱火朝天,楊永泰坐不住了,給新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寫了封萬言自薦信想抱大腿,可惜人家沒搭理他。
他不死心,通過人脈在南京政府交通部長王伯群手下弄了個顧問當。
到了1930年代初,他靠老朋友黃郛搭線,終于進了蔣介石的圈子。黃郛吹他才智過人,說他堪比諸葛亮,蔣介石一聽覺得這人能用,就把他收下。
從這時候起,楊永泰靠著八面玲瓏的手腕和縝密的算計,成了蔣介石身邊的紅人,尤其在“剿共”這事兒上出了大力。
楊永泰上位后,正趕上蔣介石搞“剿共”,他接連出了三次狠招,專門針對中央紅軍所在的江西蘇區(qū)。
這三計不是靠蠻力硬拼,而是從經(jīng)濟、政治、宣傳三個角度下手,環(huán)環(huán)相扣,硬是把我軍逼得沒法在蘇區(qū)待下去,最終走上長征。
1933年,蔣介石發(fā)動第四次圍剿,楊永泰當上“剿共”司令部秘書長。
他一看,光靠軍隊打仗收拾不了紅軍,因為紅軍背后有蘇區(qū)老百姓支持,根基深。
單純軍事圍剿頂多打一陣子,治標不治本。
于是他跟蔣介石說:“剿共得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本褪谴蛘讨徽既?,剩下七成得靠搞亂蘇區(qū)內(nèi)部。他出的第一個主意就是全面經(jīng)濟封鎖,把蘇區(qū)的糧食、藥品、布匹啥的全斷了。
那時候,江西蘇區(qū)主要靠周圍地區(qū)運物資進來,楊永泰就讓國民黨軍隊把所有進出蘇區(qū)的路都封死,商販不許進,糧食不許出,連老百姓自己種的莊稼都被搶走。
贛南一帶全是國民黨兵,山路被堵得死死的,商人的貨擔被扣,蘇區(qū)里頭物資一下子就沒了。
紅軍打仗本來就辛苦,現(xiàn)在還得餓肚子,藥品也缺,傷病員沒法治,戰(zhàn)斗力自然就下來了。

這招夠狠,直接掐住蘇區(qū)的命根子,讓紅軍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經(jīng)濟封鎖見效后,楊永泰覺得還不夠,他得讓紅軍徹底沒地方待。
他翻出封建時代的老辦法,提議在蘇區(qū)周邊搞保甲制度。
就是把村子按十戶一組編起來,每組設個甲長盯著,誰家有人跟紅軍沾邊,整個組的人都得受罰。
1933年夏天,贛江邊上的村子全被強制編進保甲,國民黨兵挨家挨戶查,誰敢?guī)图t軍就抓誰,連坐政策搞得人人自危。
封鎖和保甲搞完,楊永泰還不滿足,他又玩兒起了輿論戰(zhàn)。第五次圍剿開打,他弄了個求是通訊社和奮斗文藝社,專門做反共宣傳。
福州街頭全是傳單,電臺天天廣播罵我軍的話,宣傳隊還下鄉(xiāng)發(fā)小冊子,說紅軍是“禍國殃民”。
同時,他建議蔣介石拿錢收買地方勢力,分化紅軍跟群眾的關系。
比如贛北有個鄉(xiāng)紳,拿了國民黨好處,公開反紅軍,還帶著村民投靠過去。
這招宣傳加收買,雙管齊下,搞得蘇區(qū)內(nèi)部人心不穩(wěn)。
老百姓本來就怕保甲連坐,現(xiàn)在又被洗腦,有的真信了紅軍不行的鬼話。紅軍本來靠群眾打游擊,這下群眾基礎動搖了,日子更不好過。
第五次圍剿壓得太狠,中央紅軍撐不住了,只好突圍出去,開始長征。楊永泰這三計,從物資到人心全給掐死,紅軍不跑都不行。
逼走紅軍后,楊永泰在蔣介石那兒風光了一陣。
他還幫中央軍進了四川,搞了個侍從室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把蔣介石的權力抓得更緊??蛇@家伙太能折騰,得罪人太多,尤其是陳立夫、陳果夫。
南昌機場縱火案,他又因為想把黨政軍權都集中到“剿匪總部”,動了他們的蛋糕,兩邊徹底結仇。
蔣介石對楊永泰也慢慢不待見了,有一次戰(zhàn)役輸了,蔣介石氣得要槍斃幾個敗將,楊永泰私下把命令壓住,救了幾個人。
蔣介石知道后覺得他越權,心里有了疙瘩。
1935年,汪精衛(wèi)被刺,楊永泰想上位,四處拉票,結果擋住,氣得他要辭職。
本以為蔣介石會留他,誰知道蔣順手把他外放去湖北省主席。
1936年10月26日,楊永泰在漢口輪渡碼頭讓人給干掉了。
那天他忙完公務回來,走在碼頭上,兩個殺手突然開槍,兩顆子彈打穿他胸口,當場死了。
楊永泰這三次毒計,確實把紅軍逼上了長征路。
可他干的這些事兒,對紅軍和蘇區(qū)老百姓來說就是禍害,手段毒辣不說,還不講啥道義。
他幫蔣介石“剿共”,表面上贏了一時,最后卻把自己搭進去,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紅軍雖然被逼得走了兩萬五千里,但硬是熬過來了,還在陜北站穩(wěn)腳跟。
楊永泰咋也想不到,他這三計雖然狠,卻沒把紅軍整垮,反而讓長征成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傳奇。

參考資料
左玉河 著.民國政壇上的八大奇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05.184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