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跟我吐槽:“我家孩子真是太粘人了,搞得我啥事兒都干不了?!?/p>

我隨口回了一句:“孩子主動要陪伴,是你撿到寶啦!”

她愣了一下,半開玩笑地懟我:“陪伴當然重要,但要真是撿了寶,那我家遍地都是寶?!?/p>

我哈哈大笑,但也明白了很多媽媽的心聲:陪伴很重要,可為什么真的陪起來卻那么難?

其實,陪伴,看似平常,背后卻藏著的,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需求。

孩子開口請求的那一刻,正是你拉近與他心靈距離的最好時機。

如果你一次次忽略,傷害,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孩子若提出這3種請求,你別拒絕,不然造成的傷害,不是一般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第一種請求“媽媽,陪陪我好嗎?”

曾看過一項調(diào)查,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渴望的,不是豐富的玩具,而是父母認真的陪伴。

閨蜜跟我分享了一件小事:

那天晚上,她正忙著收拾家務(wù),廚房還有沒洗的碗,客廳地板也還沒拖。

兒子洗完澡,抱著一本繪本走過來,抬頭看著她,小聲問:“媽媽,你今天還能給我講故事嗎?”

閨蜜看了眼時間,已經(jīng)九點半了。

她確實很累,家里還有一堆事,就下意識地說:“今天不行哦,寶貝,太晚了,你先睡,好嗎?”

他點點頭,沒有鬧,也沒再說什么,自己走回了房間。

后來她收拾完,路過他房門時,燈還亮著,門虛掩著。

閨蜜悄悄一瞄,他正躺在床上,一頁一頁地翻著那本繪本,小小的背影安安靜靜的,像是在等誰出現(xiàn)。

那一刻,閨蜜心里一酸。

其實這種場景,在閨蜜家出現(xiàn)過很多次。

閨蜜有時候覺得,孩子太粘人,但有時候又覺得,孩子真的變“懂事”,她卻心酸。

其實有些時候,孩子開口說的,并不是“講個故事”那么簡單。而是他的內(nèi)心,正處于最敏感的狀態(tài)。

他迫切想確認,自己在媽媽心中的位置,是不是重要。

你給他的幾分鐘,可能就決定了他未來安全感的濃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布妞也曾這樣。

有一次,布谷媽正忙工作的事,她磨磨蹭蹭地走過來,小聲問:“媽媽,你陪陪我好嗎?”

那會兒的布谷媽,正忙得很投入,一把把她推開:“媽媽很忙,你去找爺爺奶奶吧?!?/p>

布妞在門口失望又委屈地看了布谷媽一眼,默默開門走了。

看著布妞失落的背影,布谷媽一下子愧疚不已,趕緊追了出去,抱著她,陪她玩了很久。

后來,布妞親了布谷媽一下,開心地說:“媽媽,謝謝你陪我?!?/p>

就在那一刻,布谷媽才懂了:對孩子來說,媽媽的陪伴,是一種確認,也是人生底氣。

你用5分鐘認真陪伴他,他卻用一輩子記住了你給他的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第二種請求“讓我試試,好不好?”

一位寶媽分享說,她在家做蛋糕,兒子非要參與進來:“媽媽,我也想試試!”

其實寶媽內(nèi)心,是拒絕的。

因為每次兒子幫忙,基本是越幫越忙。

但寶媽還是咬牙答應(yīng)了:“好吧,媽媽陪你一起做?!?/p>

結(jié)果可想而知,廚房一片狼藉,蛋糕也做得慘不忍睹。

兒子卻興奮極了:“媽媽,我做的蛋糕好吃嗎?”

望著滿臉都是面粉的他,寶媽忍不住笑了:“你做的,比媽媽做的更甜!”

其實孩子說“讓我試試”,不是搗亂,更不是添麻煩,而是在告訴你:“我想學,我想長大!

可是很多時候,媽媽會說:“你別動,搞得一團糟!”、“你還小,做不好!”、“快去那邊玩,別來添亂!”

我們以為是在保護他,其實,是在悄悄打擊他的勇氣。

被拒絕多了,孩子會開始懷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不行?我是不是做啥都不好?

原本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他,慢慢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嘗試。

等到他長大了,我們說:“大膽去試!”

他反而退縮了——因為小時候,每一次他想試,都被我們攔住了。

我們不讓他摔跤,他可能就永遠學不會走遠。

很多孩子的“不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小時候被潑了太多冷水。

我們肯放手讓他“搞破壞”,他才有底氣去創(chuàng)造世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第三種請求“你別告訴別人好嗎?”

布谷媽在小區(qū)散步時,聽到一個媽媽對鄰居說:“我家孩子昨天尿床了,還不讓我告訴別人,哈哈哈……”

那個孩子紅著臉拼命拽著媽媽的衣服:“媽媽,不是說好了不告訴別人的嗎?”

媽媽卻笑得更歡了:“哎呀,又沒事,誰小時候不尿床啊!”

那一刻,布谷媽明顯看見那個孩子低下頭,整個人都變得尷尬起來。

也許,從那天起,他就很難再向媽媽吐露心事了。

孩子提出“你別告訴別人”,其實是在試探父母能不能信任,是在把內(nèi)心深處的柔軟,交給我們保護。

如果我們把這個秘密拿出去當笑話講,孩子心中搭起的信任大廈,瞬間崩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孩子的信任,真的比任何東西都珍貴。

他愿意與我們分享秘密,意味著我們在他心里,有獨一無二的位置。

別輕易辜負,更別破壞。

孩子的秘密不是我們的談資,而是我們和孩子之間最珍貴的寶藏。

你知道嗎?

我們能和孩子真正貼近心靈的時光,其實就那么幾年。

當孩子主動伸出手請求你的時候,別再敷衍,也別再等一下。

因為孩子的童年,真的太短了。

別讓孩子在我們的拒絕里長大,而要讓他,在我們的溫柔里,成為一個自信且內(nèi)心充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