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感謝,我終于又抱到媽媽了?!?月4日清明節(jié)頭一天,姑娘小希來到了杭州殯儀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希說,媽媽的骨灰盒寄存在這里,她本來以為,今天只能在寄存處跟媽媽“說說話”。

她進入殯儀館發(fā)現(xiàn),在寄存樓外擺了很多張供桌,可以讓很多來祭拜的市民,把親人的骨灰盒,從存放的格子里面接出來祭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是第一次知道這個事,她事先什么都沒準備。

幸好旁邊有服務點,可以買鮮花,而電子香燭是免費提供的。

小希忙了一陣子,領出了媽媽的骨灰盒,擺到了供桌上。

面對媽媽,真到了要說話的時候,小希卻不知道要說什么。

她說抱著媽媽的盒子很久很久,好像又抱著媽媽一樣。

小希介紹說,每年清明有三天可以這樣祭奠親人,冬至一般是一天。

“下次一定帶著媽媽喜歡的食物來,真的很感謝殯儀館?!?/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希告訴橙柿記者,“雖然只有清明冬至,才可以這樣接出來祭拜,平常只能對著寄存骨灰盒的格子說說話?!?/p>

“但作為家屬。在那一瞬間感覺被安慰到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橙柿記者了解到,針對這種祭拜方式,杭州殯儀館還在祭拜場所貼出清明祭奠流程——

登記取號、等候區(qū)等待、出示寄存證、工作人員核實、取出骨灰盒、祭奠區(qū)祭奠(20分鐘)、將骨灰盒放回并取回寄存證,結束……

今天上午,該館工作人員向橙柿記者介紹,其實這種祭拜方式,殯儀館每年都有,只不過很多市民還不知道。

進入殯儀館后,在三層寄存樓的一樓前面,有一塊空地,集中在這里祭拜。

我們會提前擺供桌,家屬們可以把骨灰盒取出來祭奠,殯儀館還提供免費的電子香燭。

工作人員說,清明節(jié)這兩天來的家屬很多。

4號那天是清明節(jié)第一天,來祭拜的市民超過2000多人次。

另外,到今年冬至,殯儀館還會開放這樣的祭奠活動,有意愿的市民可留意。

橙柿記者注意到,杭州民政的微信官微,每年清明冬至前夕,會發(fā)布關于杭州殯儀館骨灰祭奠的一些注意事項——

冬至、清明指定日期,群眾只需攜帶《杭州殯儀館骨灰寄存證》,直接前往館內(nèi)骨灰寄存樓辦理領取骨灰手續(xù),并在指定區(qū)域內(nèi)祭拜。每戶祭拜人數(shù)盡量控制在3人以內(nèi)。

對于清明節(jié)祭拜活動,省文明辦、省民政廳也發(fā)文提倡:長輩在世時多盡孝心,過世后從儉辦喪,以節(jié)儉方式寄托哀思,讓逝者安息。 倡導以敬獻鮮花、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經(jīng)典誦讀等綠色環(huán)保的方式祭奠。

橙柿記者了解到,4月4日清明小長假第一天,杭州殯儀館還舉辦了主題為“弘揚孝道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的祭奠活動。

通過演繹古今交融的清明祭拜儀式,展現(xiàn)中華孝道文化的傳承、發(fā)展與演變,并順勢倡導綠色環(huán)保的喪葬理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 對杭州殯儀館推出的祭拜方式,讓很多網(wǎng)友點贊:真的好人性化

很多前來祭拜親人的市民,紛紛在網(wǎng)上留言,簡簡單單文字,能讓人看哭——

“給大舅祭拜的時候,旁邊一對父子,在祭拜一個大概40歲出頭的女性。那個父親面部肌肉在抽動,兒子磕頭時用了很大力氣。我感覺腳下地磚在微顫,他們的悲痛,隨著顫動傳到了我心里?!?/p>

“前天早上去給爺爺祭拜,附近一個男人帶著他兩個小孩。小女孩在擦碑,小男孩喊媽媽,我真的心疼。”

“我捧爸爸骨灰的時候,像抱小嬰兒一樣,就像我爸抱嬰兒時期的我一樣……”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程瀟龍

編輯 陳筱妍

審核 羅祎 王晨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