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 | 陳梓潔

編輯 | 曹賓玲 付曉玲

數(shù)據(jù)支持 | 洞見數(shù)據(jù)研究院

兩年前賣4.5萬的月子中心基礎套餐,跳水到最低3.3萬了。

正在挑選月子中心的瀾瀾,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細看套餐內容,更是跌掉眼鏡:幾千塊的母嬰用品,簽約就送;產(chǎn)后瑜伽、寶寶攝影也不要錢般地送體驗卡。

然而,這非但沒能打動瀾瀾,反而勸退了她:“打折這么狠,不會是想誆我的訂金跑路吧?”

不怪瀾瀾多疑,同在武漢的暮暮,出月子不到半個月,就收到了月子中心倒閉的消息;花了16萬8的上海寶媽Ivy也沒能逃過一劫,押金幾次三番都沒能要回來。

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近5年注銷、吊銷、撤銷的月子中心相關企業(yè)數(shù)量達到417家,許多產(chǎn)婦和家庭為此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曾經(jīng)被視為朝陽行業(yè)的月子中心,一房單價炒至十萬級、預約排到半年后,如今卻要靠內卷、打價格戰(zhàn)來吸引顧客,以致于頻頻爆雷。

哪怕是業(yè)內頭部品牌,也難以逃脫“流血”的噩運:動輒十幾萬的圣貝拉,平均每年虧4億元,“月子中心第一股”愛帝宮甚至已經(jīng)停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價月子中心們,何以至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住一次5萬塊的月子中心,居然不掙錢?

陳英很懷念剛剛從護士轉崗銷售的時候,自己輕輕松松就能月入3萬+。

那是2016年,她只需要在店里坐著,就有源源不斷的客戶主動送單,“高峰的時候,一月能簽三四十單?!?/p>

在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刺激下,三萬億的母嬰市場需求被催生了出來,以專業(yè)護理迎合這一需求的月子中心,也一躍進入了黃金時代。

某知名月子會所披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二胎媽媽在會所坐月子的比例激增至40%;2018年,更是達到60%以上。

紅利持續(xù)釋放下,激烈的跑馬圈地隨之而來。

“咨詢加盟的人多到,集團每周都要開一次加盟商大會;會上,屢屢鬧出為爭區(qū)域獨家代理權,當場拍桌子吵架的情況?!标愑⒒貞浀?,短短一年,集團就擴充出了一百多家加盟店。

行業(yè)火熱,高瓴、騰訊等投資機構紛紛入局——2016-2019年,國內月子中心投融資總金額超45億,“鈔能力”開道,拉出了規(guī)模以上月子中心數(shù)的誘人增長曲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語就是這一時期被誘惑進來的,“我開始只是想多了解一個有前景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但對方給的加盟條件非常優(yōu)厚,且我們這市場相對空白,客單價定檔5萬都完全不怕?!?/p>

沒考慮多久,小語就選擇了加盟,按她的設想,這樣的定價,搭配自己“與酒店合作,來一個客戶開一間房”的輕運營模式,勢必會很有賺頭。

但很快,她就傻眼了,“一家月子中心等于餐廳+護理中心+美容院+家政公司的總和。”小語解釋道,人員、餐食、管理、獲客哪哪都要錢,即便甩掉房租也不好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母嬰護理為例,1V1服務模式下,每一個入住客戶都要配備專門的月嫂、護士,客戶越多成本越高;獲客更是一筆巨款——在點評APP每個月燒十幾萬,單用戶平攤成本好幾千。

她算了一筆賬,5萬的客單價,平均每天收入1670,400給月嫂發(fā)工資,住宿費500,餐費200,剩500多剛剛夠付團隊工資、專家勞務費、加盟費等。

而除了商業(yè)模式的硬傷,月子中心作為產(chǎn)后護理行業(yè),還有隱形的雷:曾經(jīng)有寶媽月子期間囊腫破裂、緊急送醫(yī),小語不得不額外提供更多免費的護理服務。

別說賺錢了,一不小心就得入不敷出。”她自嘲道,月子中心成立后只能勉強維持盈虧平衡,疫情“黑天鵝”事件沖擊下,立即陷入賠錢漩渦。

作為較早一批在武漢引入一對一模式的玩家,雪華創(chuàng)業(yè)初期也經(jīng)歷過一段艱難的日子,但如今她不僅挺過來,還計劃著再拓展一家門店。

“我們幾乎不買量,全靠顧客口碑傳播?!毖┤A介紹,僅這一項,就為她們騰挪出不少利潤空間。

在醫(yī)院工作時,她就觀察到一個很明顯的變化:相比于以往懵懵懂懂當父母,年輕一代往往做好了萬全準備才會迎接新生命,孩子的各種檢查說做就做,媽媽也更愿意為自己花錢。

帶著這一洞察,她創(chuàng)辦的月子中心各方面都盡量做到價格區(qū)間“頂配”,很快贏得了顧客的青睞。

尤其兩年,孩子、寶媽都金貴了。”雪華說,只要能抓住客人的需求,控住好成本,高端月子中心想活下來完全沒問題。

但問題是,在消費者越來越挑剔的時候,市場上7成左右的月子中心,仍然走的是定價3萬左右的“低價內卷”路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寶媽消費升級卻不在月子中心

“真正好的月嫂,根本不在月子中心?!睂殝尣疾贾钡奖豢硬琶靼走@個道理。

剛入住月子中心時,她的寶寶身上正在起疹子,沒住幾天,疹子就在月嫂每天按時、按量擦藥的細心照顧退了下去,她頓感自己來對了地方:“新手爸媽難免會迷惘,來月子中心就是為了找得力的幫手?!?/p>

但住久了,寶寶的體重停滯不前,放在平均每周漲半斤的新生兒里,明顯不對勁。

滿頭問號的布布,一查才發(fā)現(xiàn),原來寶寶吃完奶都會拉兩三次,一天拉二十多次,而貼身照顧寶寶的月嫂,居然對此一無所知!

她氣得渾身發(fā)抖,當天就要求更換月嫂,也由此得知了月子中心藏在水下的經(jīng)營真相——那個月嫂考了證就來月子中心“練手”,等攢夠工作經(jīng)驗,以后出去單干賺大錢。

暮暮也有相似的經(jīng)歷,看到碗里干癟、細小,看起來明顯“營養(yǎng)不良”的海參,她十分懷疑吃下去能否養(yǎng)好身體。

簽約前,銷售把“當季新鮮”“高端食材”吹得天花亂墜;入住后,月子餐秒變買家秀,補品缺斤少兩不說,有時干脆連放都不放了。

而在和工作人員battle的過程中,暮暮也得知了廚房并非月子中心所有,是來自合作的餐廳,出品難言穩(wěn)定。留了個心眼的她,發(fā)現(xiàn)不止餐食,產(chǎn)康、攝影等服務也是外包的,服務基本都是“60分萬歲”。

“但我還算幸運的了?!蹦耗赫{侃道,自己起碼收獲了合格的服務,她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不少寶媽,在月子中心吃預制菜、用劣質臟污服,留下了心理陰影。

在雪華的觀察里,業(yè)內的種種亂象,近幾年確實常有耳聞。

“沒辦法,客人變少了,大家要搶人?!彼裏o奈道。相比2016年的生育頂峰,近兩年新生兒數(shù)量縮水近半;但月子中心卻越開越多,目前全國有5000家左右,約為2016年的3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競爭日漸激烈下,月子中心難免開始卷價格、控成本。而雪上加霜的是,“現(xiàn)在的消費者都會上網(wǎng)搜到攻略,基本不存在信息差了?!毖┤A說,客人們挑選月子中心,像招聘一樣嚴格。

她曾遇到過一對高知夫婦,對接待的項目一清二楚,不僅懂得追問“房間消毒的頻次和標準是什么?”“月嫂上戶下戶間隔多久?”等細節(jié),還能問出“跟合作醫(yī)院是否有綠色通道”等犀利的問題。

當她回答不夠詳細時,客人馬上翻開PPT,十幾家會所的定價、套餐明細、合同權益等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在眼前,好壞與否一目了然。

且這不是個例,雪華的月子中心經(jīng)常上演類似的一幕幕,“現(xiàn)在不管有錢沒錢,顧客追求品質體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此一來,商家“降本增效”的需求和口味日漸挑剔的顧客,就成了水缸里的葫蘆和瓢,按下這個、浮起那個。

再加上疫情后,消費者的錢包也變癟了,生意愈發(fā)難做下,沒有過硬實力的月子中心,只能大打價格戰(zhàn),各種壞口碑的事情自然也層出不窮。

而這無疑會讓消費者與月子中心之間本就岌岌可危的信任,變得更加脆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用“智商稅”收割焦慮的新手寶媽

趙瑜每每回想起自己掏錢買單的過程,都不得不為月子中心高超的銷售手段折服。

那天,她去產(chǎn)康中心做完通乳,回來就找丈夫要錢,準備買滿一個療程。當直男老公習慣性掏出手機準備查詢是否有療效時,她一把搶了過來,失聲痛哭起來。

這不是她第一次情緒崩潰了,由于產(chǎn)后奶水不足,她跟孩子大眼瞪小眼、始終喂不上母乳。老公嘴上安慰她,實際沒法感同身受;長輩們更是讓忍一忍,“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她委屈得夜里獨自抹眼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家人這里缺的關愛,她卻從產(chǎn)康師那里得到了——人家邊給她按摩,邊寬慰“多煲湯、多喝奶、放寬心”,不僅安撫了她焦躁的心情,還給她許多參考案例。

雖然,這些故事聽起來怪怪的:A寶媽的家人為了省錢自學手法,效果不好反而耽誤了孩子;B家的老公會疼人,所有產(chǎn)康都買最好的,恢復得很快……

但趙瑜親身體驗過了,通乳項目做起來確實能緩解漲奶,是她的“剛需”,只不過按照產(chǎn)康師的說法,“套餐里送的2次太少,多買幾次效果更好”。

“3800元而已,我就不能對自己好點嗎?”趙瑜的一句話,懟得老公無話可說,灰溜溜幫她買了單。

然而,得償所愿的趙瑜,后續(xù)并沒有更開心——她去做了五六次,情況依舊沒有改善,每次努力追奶,看到老公在旁邊欲言又止,她也覺得怪尷尬的。

反而是安靜下來跟孩子好好相處后,自己不再被排斥,奶水自然而然地來了。趙瑜不得不承認,自己似乎被月子中心制造的“焦慮”收割了:“其實就是普通的按摩,對奶水根本沒幫助。”

早已做過功課的瀾瀾,深知月子中心推薦的產(chǎn)康項目很多“智商稅”,所以線下探店時,聽到銷售一直在推銷各種套餐,她隨意找了個借口跑路了。

“信了她們的話,下場就是被活刮一層皮?!彼f,比如月子中心力推的子宮復舊,其實就是在肚子上貼兩個電極片,做完身體幾乎沒變化;盆底肌修復更是沒用——大多數(shù)人生完3-8個月會自行修復,做10次的時間夠身體自動痊愈了。

陳英早已對瀾瀾們的遭遇見怪不怪,隨著行情變差,月子中心越來越掙不到錢,利潤豐厚的產(chǎn)康項目逐漸成了“創(chuàng)收中心”無論價格高低,顧客愿意買就是賺到。

“為了掙錢,推銷產(chǎn)康都已經(jīng)常態(tài)制度化了?!睋?jù)陳英觀察,不少月子中心會安排專門的護士巡房提醒寶媽去做產(chǎn)康,各種培訓話術更是一條龍。

而代價是,顧客對推銷逐漸“免疫”,甚至是反感。陳英也發(fā)現(xiàn),以前護士讓買什么母嬰產(chǎn)品,寶媽們就原樣買什么,如今就算是免費送,顧客都要懷疑是不是外部合作來推銷。

而在顧客對月子中心的信任逐漸崩塌時,正規(guī)軍還在加速下場:最近幾年,不少公立醫(yī)院也開始下場辦月子中心,以分一杯羹。

“新手爸媽住月子中心,圖的就是省心。”陳英說,當公立醫(yī)院的服務跟了上來,大家是選擇處處陷阱、隨時會跑路的市場化玩家,還是更專業(yè)、更有公信力的機構呢?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特別鳴謝武漢優(yōu)加月子會所、博主“母嬰姐妹大小陳”對本文的支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