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十一):高緯
14.高緯
齊后主高緯(556年5月29日-577年11月30日),字仁綱,北齊武成帝高湛的嫡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五位皇帝(565年-577年在位),先后禪位為太上皇與無上皇,史稱“后主”。

(1)早年經(jīng)歷
天保七年(556年)五月初五日,高緯出生于晉陽長廣王府邸。容貌俊美,其父長廣王高湛特別愛寵,封為長廣王世子。
皇建二年(561年),高湛即皇帝位,是為齊武成帝。太寧二年(562年)正月十四日,武成帝冊立高緯為皇太子。
(2)即位為帝
河清四年(565年)三月,因有彗星出現(xiàn),太史官奏稱是除舊布新之象,當(dāng)有新帝出現(xiàn)。高湛為了“應(yīng)天象”,于四月二十四日,派太宰段韶兼任太尉,持節(jié)奉皇帝璽綬傳位于皇太子高緯,高緯在晉陽宮即位,大赦天下,改元天統(tǒng),尊父高湛為太上皇,軍國大事全部向其奏報。
天統(tǒng)四年十二月初十(569年1月13日),齊武成帝逝世。十五日,高緯大赦天下。九州凡有做官的人,全都各升一級官職,朝廷內(nèi)外百官都各升兩級。十七日,給太上皇后上尊號為皇太后。二十三日,高緯下令所有從事密探的事物以及各地百余工技全部罷除。又令宮廷、晉陽、中山宮等處的宮人,以及鄴城、并州兩地的太官官府內(nèi)所有被發(fā)配來充當(dāng)奴隸的罪人家屬,其年紀六十歲以上的,以及有衰老患病的,命令主管官員將他們選擇釋放。二十九日,高緯下令天保七年(556年)以來,凡是家庭因受到牽連而獲罪被流配的,各地應(yīng)該讓他們返回家鄉(xiāng)。
(3)執(zhí)政時期
武平元年(570年)六月二十二日,因為皇子高恒出生的緣故,大赦天下,朝廷內(nèi)外百官,都進升二級官職。九州有職位的人,普遍進升四級。九月乙巳,立皇子高恒為皇太子。
武平二年(571年)秋七月二十五日,瑯琊王高儼假托詔令在南臺殺死錄尚書事和士開,當(dāng)日還殺領(lǐng)軍大將軍厙狄伏連、書侍御史王子宣等人,尚書右仆射馮子琮被賜死在殿中。九月二十五日,高緯殺死瑯琊王高儼。
武平三年(572年)春正月二十六日,高緯在南郊祭祀。初八,追贈已故的瑯琊王高儼為楚皇帝。秋七月二十八日,高緯誅殺左丞相斛律光和他的弟弟斛律羨。八月二十一日,廢斛律光之女斛律氏皇后為庶人。
武平四年(573年)夏四月二十三日,高緯任命蘭陵王高長恭為太保,南陽王高綽為大司馬,太尉衛(wèi)菩薩為大將軍,司徒、安德王高延宗為太尉,武興王高普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宜陽王趙彥深為司空。十八日,高緯在皇祠祈禱。祭壇上設(shè)立束茅的地方忽然發(fā)現(xiàn)有車輪壓過的痕跡,可是檢查以后旁邊并沒有發(fā)現(xiàn)人的蹤跡,也不知車子是從什么地方推過來的。二十日,高緯把它當(dāng)作是大的喜事,布告天下。二十四日,北周遣使來訪。五月,高緯毒殺蘭陵王高長恭。
武平五年(574年)春正月初四,高緯設(shè)置左、右娥英各一人。二月初五,高緯從晉陽返回。南安王高思好謀反。十一日,高緯巡行到晉陽。尚書令唐邕等人大敗高思好,高思好投水溺死,之后唐邕將他的尸體撈起焚燒。十七日,高緯從晉陽返回。二十四日,任命尚書令唐邕為錄尚書事。

(4)國滅身死
武平六年(575年)八月十五日,冀、定、趙、幽、滄、瀛六州發(fā)大洪災(zāi)。這個月,周軍進入洛川,屯兵于芒山,逼近洛城,高緯派火船焚燒黃河上的浮橋,以阻斷道路。閏八月己丑,派右丞相高阿那肱從晉陽前往抵御周軍,齊軍此時駐扎在河陽,周軍趁夜退走。
武平七年(576年)冬十月十一,高緯在祁連池大舉狩獵。周軍攻打晉州。十八日,高緯返回晉陽。十九日,出兵,軍隊全部集合于晉祠。二十五日,高緯從晉陽出發(fā)。二十八日,高緯率軍隊列陣前進,上雞棲原,和周朝齊王宇文憲相互對陣,直到夜晚都不交戰(zhàn),周軍收縮營陣而退走。十一月,周武帝宇文邕退回長安,留下側(cè)翼的軍隊鎮(zhèn)守晉州,高阿那肱等人包圍晉州城。十二月初四,宇文邕前來救援晉州。初六,雙方在城南交戰(zhàn),齊軍大敗。高緯丟下軍隊先返回。初九,高緯進入晉陽,想逃去北朔州。便留下安德王高延宗、廣寧王高孝珩等人守衛(wèi)晉陽。如果晉陽守不住,就投奔突厥。十二日,高緯到城南軍營里犒勞將士,當(dāng)夜準備逃走,將士們不依從。
十三日,高緯大赦天下,改武平七年為隆化元年。這一天,穆提婆降周。高緯命令受任高延宗為相國,委任他進行防御。高延宗流著淚接受委命。高緯便在深夜斬開五龍門出城,準備奔往突厥,隨從官員大多散去。領(lǐng)軍梅勝郎勒住馬進諫,高緯轉(zhuǎn)身返回鄴城。當(dāng)時只有高阿那肱等十多騎人,后來廣寧王孝珩、襄城王彥道陸續(xù)趕到,共幾十人同行。
十五日,高延宗在晉陽稱帝,改元德昌。十六日,高緯進入鄴城。十七日,高延宗和周軍在晉陽交戰(zhàn),戰(zhàn)敗,被周軍俘虜。二十日,高緯傳位給高恒。稱皇太后為太皇太后,高緯為太上皇帝,皇后為太上皇后。這時,薛道衡、陳德信等人勸高緯到黃河以南地區(qū)招兵,再做打算,如果不能成功,就投靠南陳。高緯聽從了他們的意見。正月初三,太皇太后、太上皇后從鄴城先往濟州。周朝軍隊逐漸逼近。初九,高恒又從鄴城往東走。十五日,北周軍到達紫陌橋。十九日,放火燒了城西門,高緯帶一百多騎向東逃走。二十一日,渡過黃河進入濟州。當(dāng)天,高恒禪位給大丞相、任城王高湝。讓斛律孝卿送禪讓的冊文和玉璽到瀛州。斛律孝卿便帶著這些東西投降了周朝。他們又替任城王起草詔書,尊稱高緯為無上皇,高恒為守國天王。留下太皇太后住在濟州,派高阿那肱留守濟州。高緯和皇后帶著高恒跑到青州。
高緯達青州以后,準備投靠陳朝。而高阿那肱卻派人去請周軍趕快前來,并約定活捉高緯獻上以邀功。同時,他又幾次派人告訴高緯,說周兵還在很遠的地方,自己已經(jīng)派人燒了沿路的大橋,挖斷了道路。高緯聽說之后便不急于南奔。突然間,周軍到達青州,高緯急迫不已,準備逃到南陳去。便把金袋放在馬鞍后面,和長鸞、淑妃等十幾騎人馬奔落荒而逃,到青州以南的鄧村時,被周朝將領(lǐng)尉遲綱遇見抓獲,送往鄴城。周武帝宇文邕以賓主的禮節(jié)和他見面,把他和太后、高恒、各親王,都送往長安,封高緯為溫國公。
周建德六年(577年)十月,高緯被誣告與宜州刺史穆提婆謀反,高緯、高恒與高延宗數(shù)十人,不分老少全部賜死。到大象末年,陽休之、陳德信等人稟告大丞相楊堅,請求收葬他們。楊堅聽從他們的意見,把高緯等埋葬在長安北原的洪瀆川。
(5)為政舉措
高緯“幼而令善”,長大后愛好文學(xué),曾設(shè)置文林館,禮遇文人學(xué)士。但高緯言語遲鈍,不喜歡與朝士見面。除非是十分親近的侍人或愛寵者,他是不輕易與人交談的。高緯性情極為懦弱,別人多看他幾眼,馬上就會發(fā)怒斥責(zé)。向他奏事,即使是三公令錄,也不能抬頭看他,都是述說一個大概,趕忙連逃帶跑地退出。每逢遭受災(zāi)害變異、寇賊強盜、洪水旱災(zāi),不行賑濟,只在宮中設(shè)齋戒,以此為修德。相信巫覡,祈禱無方。
高緯即位后,封乳母陸令萱為女侍中。陸令萱、和士開、高阿那肱、穆提婆、韓長鸞等佞幸小人把持朝政,勾引親黨、賄賂公行、獄訟不公、官爵濫施。一時之間,奴婢、宦官、娼優(yōu)等人都被封官晉爵。擁有開府一職的官員達到一千多人,儀同官職難以計數(shù)。僅領(lǐng)軍就增加到二十人,由于人員龐雜、職權(quán)不明,結(jié)果中央下達的詔令、文書,二十個領(lǐng)軍都是在文書上照葫蘆畫瓢寫個“依”字便扔到一邊,沒人執(zhí)行。

(6)軼事典故 ①太陽降生
高緯的母親胡皇后,有一天夢見自己坐著一只玉盆在海上漂浮,之后太陽進了她的裙子下,便懷了孕。
②高末之語
河清末年,高湛夢見大刺猬攻破了鄴城,因而大索境內(nèi)的刺猬,想絕滅這種動物。有的人認為高緯的名字“緯”與“猬”同音,是大齊滅亡的征兆。婦人又都喜歡剪掉頭發(fā)戴上假髻,而假髻的形狀似飛鳥,面朝南方時,髻心卻指著正西。從宮中傳出之后,一直在境內(nèi)流行,好像天意在說:“元首剪落,危難之時當(dāng)跑入西邊?!庇执蛑频蹲拥娜硕枷矚g把刃口打得又狹又細,還名之為“盡勢”。兒童游戲時愛用雙手握著繩子,繩子落地時雙腳跳起,一邊跳一邊唱“高末”。高末之語,大概指的是齊國高氏的世運快要結(jié)束了。
③窮奢極欲
齊國皇宮中有五百個宮女,高緯把每個宮女都封為郡官,每個宮女都賞賜給一條價值萬金的裙子和價值連城的鏡臺。除在鄴都大興土木工程外,又在晉陽廣建十二座宮殿,丹青雕刻,巧奪天工,比鄴城的更為華麗。宮內(nèi)的珍寶往往是早上愛不釋手,晚上便視如敝履,隨意扔棄。高緯曾在晉陽的兩座山上鑿兩座大佛,叫工匠們夜以繼日,晚上則用油作燃料,一夜之間數(shù)萬盒油同時燃燒,幾十里內(nèi)光照如晝。高緯的牛馬狗雞的地位和大臣們一樣,他的愛馬封為赤彪儀同、逍遙郡君、凌霄郡君。斗雞的爵號有開府斗雞、郡君斗雞等,這就是“齊雞開府”的典故。
高緯還在華林園建貧窮村莊,自己親自穿著破衣裝扮成乞丐住在里面。又設(shè)置窮人市場,專門跑去進行買賣交易。還仿照西部邊境城邑的樣式筑造一些城池,讓衛(wèi)士穿著黑衣扮成羌兵,擺成陣勢,吶喊著進攻,表演攻城,高緯則親自率領(lǐng)近侍“抵御”,有時真的用箭射人。還經(jīng)常從晉陽出發(fā)往東巡幸,一個人單馬驅(qū)馳,敞開胸懷、披散頭發(fā)而歸。
④無愁天子
高緯經(jīng)常命人隆重演奏《無愁之曲》,有時候也親自彈琵琶演唱,上百名侍者應(yīng)和,齊國人便稱他為“無愁天子”。
⑤邯鄲郭公
高緯十分喜歡傀儡戲,稱其為郭公,時人作《郭公歌》來譏諷,內(nèi)容為:“邯鄲郭公九十九,技兩漸盡入滕口。大兒緣高岡,雉子?xùn)|南走。不信吾言時,當(dāng)看歲在酉。”九十九為末數(shù),滕口指高緯被俘的鄧村,大兒指周武帝,高岡指高緯,雉子即雉雞之子,而雉雞與高湛的小字“步落稽”相似,577年為丁酉年,因此這首歌謠被認為預(yù)言了齊國滅亡。
⑥泯滅人性
高緯在位期間,有人告發(fā)其同父異母兄弟南陽王高綽的暴行:“高綽在定州任上恣情淫暴,見一婦女抱小孩在路上走,上前奪掉婦人懷中小孩,丟在地上喂他養(yǎng)的波斯狗。婦女號哭,高綽大怒,縱狗咬婦人,狗剛吃飽小孩,不去咬,他就把小孩身上的血涂抹于婦人身上,眾狗一撲而上,把婦人撒裂食盡?!备呔曄铝顚⒏呔b押解至鄴。兩兄弟見面后,高緯馬上就為高綽去掉枷鎖,詢問他在定州時有什么事最開心。高綽說:“把蝎子和蛆混在一起觀看互相嚙咬最開心?!备呔暸扇诉B夜搜尋蝎子,早晨時獲得兩三升蝎子,放進一個大浴盆,綁縛個人放進去,一同看那個人被蜇得號叫翻轉(zhuǎn)。高緯大喜,埋怨高綽:“這么高興的事,為什么不早點告訴朕!”于是拜高綽為大將軍,早晚一起游玩淫暴。
這事后來惹起高緯親信韓長鸞等人的嫉妒,認為高綽搶了他們的風(fēng)頭,就誣告高綽謀反。高緯一聽高綽要奪自己的位,頓下殺心,但還是不忍明誅,就讓自己寵信的胡人何猥薩與高綽玩相撲游戲,摔倒后把高綽掐死,埋在一座佛寺地下?!跋鄵洹币辉~最早現(xiàn)于此處。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