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處境堪憂,自冷戰(zhàn)結束后一直處于衰退狀態(tài),俄烏戰(zhàn)爭的爆發(fā)更是雪上加霜,不僅損失了不少艦艇,甚至連在建艦艇都處于危險中,尤其是正在建造“伊萬·羅戈夫”級兩棲攻擊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媒關注到俄羅斯新船正在建造(美媒《戰(zhàn)區(qū)》報道截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西方衛(wèi)星一直在盯著相應的建造工作

根據(jù)美國媒體《戰(zhàn)區(qū)》在2025年4月5日的報道,建造“伊萬·羅戈夫”級兩棲攻擊艦的地點是在克里米亞半島的一家造船廠,不僅處于烏克蘭軍隊的打擊范圍內,而且曾經受到過攻擊。烏克蘭媒體《防務快報》多次呼吁,關注伊萬·羅戈夫級首艦的建造工作,但是烏克蘭軍隊一直沒有動手,讓人懷疑烏克蘭軍隊是等著完工之時再炸?這個可能性還真不小,如果在建造過程中炸,可能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僅限于拖幾天工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烏克蘭此前就炸過船廠中的俄軍艦艇

正在建造的“伊萬·羅戈夫”級兩棲攻擊艦,又稱23900型艦,屬于俄羅斯國產兩棲攻擊艦。目前已知其艦長近220米,寬度40米,排水量4萬噸級,最大航速24節(jié),在全球同類艦艇中也算大號,與美國海軍的“美國”級大體相近,其搭載能力為16架直升機、6艘登陸艇、75輛車輛、900名士兵,已知可以使用卡-27/29反潛直升機和卡-52系列攻擊直升機。一直還有傳說稱,要使用俄羅斯國產的短距/或垂直起降固定翼戰(zhàn)斗機,可惜沒有進一步的消息。以目前的技術發(fā)展,兩棲攻擊艦配備無人機也是趨勢,可惜俄羅斯尚沒有相關的安排說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俄羅斯23900型艦的模型

俄羅斯一直希望獲得兩棲攻擊艦,曾經想從法國引進“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數(shù)量為2艘,曾是俄羅斯海軍改善兩棲艦艇性能的重要機遇,可惜由于俄烏關系變化,法國最終在交付日期截止前終止交易,最終被法國轉售給埃及,為了彌補這一問題,俄羅斯才上馬上23900型艦。

俄羅斯非常重視國產兩棲攻擊艦的建造工作,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曾出席其開工儀式,但是它的建造進度遠遠落后于人們的預期。在2020年時,舉行了龍骨鋪設儀式,正式開始船臺施工,按照預期應該在2025年建成服役,但是到目前為止,依然處于船臺施工的狀態(tài),只是完成了艦體,尚缺少飛行甲板和艦島。能否在2025年下水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它的建成服役將繼續(xù)推遲,目前的說法是2027年服役,但是可能性并不大,因為下水之后的舾裝,還有海試,將花費大量時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075E兩棲攻擊艦是最佳選擇

以俄羅斯海軍目前的狀態(tài),中國075E兩棲攻擊艦是最佳選擇,俄羅斯的造船廠沒有足夠高的效率,無法按期完成建造工作,直接向中國訂購所花的時間更少,成本更低。

目前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以075E兩棲攻擊艦為基礎,發(fā)展一款4萬噸左右的兩棲攻擊艦,采用俄式標準,可以搭載俄制艦載直升機、登陸艇和車輛,以符合俄羅斯海軍的使用需求。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075E型兩棲攻擊艦的條件都是非常好的,屬于世界一流水平,完全可以滿足俄羅斯海軍的一切要求。更重要的是建造的速度快,質量也相當好,主要原因就是已經建造了多艘并已在中國海軍服役。所以,憑借著建造同型艦的基礎,可以進一步地加快工程的進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西北風”級,俄羅斯一直沒能拿到手

俄烏戰(zhàn)爭對俄羅斯海軍的艦艇建造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國產兩棲攻擊艦能否按時完工仍有待觀察。主要是受戰(zhàn)爭的影響,烏克蘭隨時可能對艦艇發(fā)動攻擊,對其造成破壞。同時,西方的制裁也可能帶來更多的麻煩。現(xiàn)在俄羅斯海軍的處境相當堪憂,尤其是兩棲艦艇不足。

俄羅斯海軍曾經為世界第二大海軍,但是在冷戰(zhàn)結束的背景之下,不得不進行大規(guī)模的裁減,大量的兩棲艦艇退役。到2014年時僅剩15艘755型、4艘1171型和1艘1174型登陸艦,總噸位不到9.5萬噸。在出兵敘利亞迫在眉睫之時,俄羅斯才意識到自己的兩棲艦艇嚴重不足,甚至把退役艦艇重新拉回來,進行重新翻新后再投入使用。在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又有多艘兩棲艦艇損毀,形成了“雪上加霜”的效果。現(xiàn)在,俄羅斯海軍全部兩棲艦艇噸位加起來已經沒有中國2艘075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不僅有,而且造的更快

俄羅斯的造船工業(yè)已經嚴重的衰退,已經很難滿足國內的需求,也因此,外購艦艇早已是俄羅斯不得不接受的一個局面。如今075E兩棲攻擊艦已經可以外銷,關鍵是看俄羅斯海軍能不能放下所謂的大國“面子”,把握住這最后的發(fā)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