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月,茨藜花開。2025年4月5日,紀念母親汪茨英誕辰九十周年座談會暨胡玢《輪回》新書發(fā)布會在中國廬山舉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著名作家、《人民日報》社編審石英曾評價,胡玢是一位真性情的作家,是一位天生的文人、天生的詩人。他評價胡玢的作品為“多情的文字,多思的篇章?!?/p>

會上,作家胡玢在談到結集出版《輪回 紀念母親汪茨英誕辰九十周年》時表示:“百善孝為先,雙親恩并重。孝不可等,愛不可遲,悔不可晚。我用我僅有的文筆,以朝圣者的虔誠、以滄桑者的視覺、以悲憫者的情懷、以懺悔者的救贖,只為記住老父母的音容與笑貌、厚德與厚愛、輪回與重生,記住鄉(xiāng)愁、鄉(xiāng)恨與鄉(xiāng)殤。人們都說,文人的夢,在詩中,在遠方。我的老父母,女兒的夢,融于詩;女兒的遠方,不在別處,就在丫吉山上,就在風吹故鄉(xiāng)。老父母之恩,云何可報,慈如河海,孝若涓塵。每每思之,昊天罔極,無以為報。唯有文字才不朽,唯有文字可成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家胡玢談創(chuàng)作感受

《輪回 紀念母親汪茨英誕辰九十周年》是作家胡玢繼《江南蓮語》《歸來 紀念父親胡代梅誕辰100周年》之后的又一專著。媒體人胡冀表示,三部專著都用散文的筆調、詩詞的雅韻,生動、形象、立體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農(nóng)耕時代的景象,可謂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化終結見證篇章。這幾部專著堪稱農(nóng)耕文化的再現(xiàn)者、文明進程的記錄者、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孝道文化的弘揚者?!遁喕亍穼Ω笎邸⒛笎鄣拿鑼懥钊藙尤?,既展現(xiàn)了父母的偉大,也表達了對生命、家庭與時代的深刻思考?!白蠲篮玫亩敷颐艽a,最美麗的父母愛情”,書中《父母的斗笠蓑衣》一文更是感人至深、浪漫至極。胡代梅和汪茨英用他們兩人生月之和13、生日之和14親手編織了13圈與14圈的斗笠送給對方,蘊意他們一生一世的愛情?!按鞫敷遥蛞?,風里雨里耕田忙?!蹦莻€年代,無論紅薯插扦、春季祭掃等都會戴斗笠、披蓑衣,它們不僅用于防雨水,還用于御寒?!斑@是貧窮的符號,也是歷史的記憶,亦是那個年代底層百姓最真實的生活見證?!?/p>

作家胡帆在會上點評時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海。母親的愛,是包容,是慈悲,是灶臺上的鍋碗瓢盆,是油燈下的針頭線腦,是遠方游子的溫馨港灣?!?/p>

主持人、新聞主播鄒暢在會上深情朗誦了《輪回》(節(jié)選):“又見江南雨,又見茨藜花。長眠長念起,長夢盼輪回?!彼€動情說:“父母在,不遠游,盡孝需及時。《輪回》通過家庭故事、社會背景的穿插,展現(xiàn)了母親在家庭中的無私奉獻和對子女的深遠影響。全書用溫暖的文字,將母親的音容笑貌、言傳身教娓娓道來,讓讀者感受到母愛的深沉與永恒。《輪回》是一本讓人淚目的書,作家胡玢用文字將母親的形象永遠定格在了讀者的心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輪回 紀念母親汪茨英誕辰九十周年》,一經(jīng)出版,便引發(fā)了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許多讀者表示,此書文學與情感的交織引起大家的高度共鳴。這不僅是一部紀念母親的深情之作,更是一部值得細細品讀的文學經(jīng)典。胡玢用文字為母親樹立了一座永恒的豐碑,也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親情的力量與生命的溫度。這本書的出版,無疑為當代文學的百花園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讓我們一同走進《輪回》,感受母愛的光輝與永恒,讓孝道文化代代相傳,讓賢母精神生生不息。(張斌)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