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為了收復(fù)新疆,找外國銀行借錢專挑利息高的,這是因為利息越高,銀行背后的列強就不希望你失敗,失敗了這借出去的款就收不回來就成壞賬了。
左宗棠主張收復(fù)新疆,朝堂上反對者不少,他們拿出的一大理由,就是沒有錢來打仗。
晚清國庫空虛,各個行省也都掏不出多少錢支持軍隊,朝廷恨不得把一塊銀子掰成三塊來花。
李鴻章力主把有限的軍餉放在海防上,強大海軍才是壯大清朝聲威的途徑。
可是此時新疆邊塞同樣危急,沙俄和英國都想在這里分一杯羹,新疆天高皇帝遠,清廷自顧不暇,給了外敵可趁之機。
左宗棠犀利地指出,若是放棄西北邊塞,大清的大片土地就要被侵占,國家的尊嚴(yán)將被踐踏。
西北邊防和東南海防成為了清廷進退兩難的選擇,建設(shè)海軍可以緩,沙俄攻占新疆可不會等。
慈禧太后最后同意了左宗棠的主張,讓左宗棠掛帥出征,西征新疆發(fā)揚大清國威。
雖然口頭上是支持了,可是清朝國庫里的錢不會憑空增加,拿不出錢還是拿不出錢,左宗棠還沒上戰(zhàn)場,先得為籌措軍餉抗?fàn)帯?br/>首當(dāng)其沖的就是清廷,仗歸根究底還是為了大清,左宗棠是三請四催,天天往慈禧太后跟前遞奏章,訴說西征軍缺糧少槍,連過冬的鎧甲都做不起。
清廷最終下令戶部撥款200萬兩,可是對于千里迢迢趕赴新疆的西征軍來說,200萬兩遠遠不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行軍打仗的基本法則,左宗棠可不想西征軍走到半路沒錢了,籌措軍餉還得繼續(xù)。
大清是沒有錢了,各地積欠的軍費高達幾千兩,軍餉只能從有錢人身上借。
當(dāng)時最有錢的人就是財大氣粗的外國資本,左宗棠找到胡雪巖牽線搭橋,聯(lián)絡(luò)外國銀行借錢。
彼時在大清能開辦銀行的,背后都有西方列強支持,而左宗棠借錢不找利息最低的,專門找利息最高的那些。
當(dāng)時也有官員覺得這筆借款利息太高,以后還不起怎么辦,可是左宗棠十分堅定,這錢要借,他不僅借錢還要借力。
新疆面臨的外敵是強大的列強,晚清財力和兵力都逐漸衰弱,拿什么跟人家打?
左宗棠不僅是位血戰(zhàn)沙場的將帥,還是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新疆混亂的如同一團亂麻,光是打仗是打不明白的,因為內(nèi)部攪混水的太多了,左宗棠要借力打力,為收復(fù)新疆打開一條明路。
銀行借錢出去也是要看收益,左宗棠是為大清借錢,將來還錢的擔(dān)保自然也是大清。
利息越高,清廷的還款的壓力自然大,但是銀行收賬的壓力也不小,這些洋人資本家也不希望自己的錢最后成了一本壞賬。
資本家一切向錢看,他們可不在乎誰侵占了誰的領(lǐng)土,只在乎誰侵占了自己的利益。
為了保障大清打完仗后能連本帶息還上錢,銀行背后的西方資本自然而然希望大清能打個勝仗。
不用清廷去游說,資本家會主動給背后的西方列強施加影響力,讓他們出手影響新疆的局勢。
當(dāng)時利息最高的銀行就是英國的匯豐銀行,而英國在新疆的局勢上的態(tài)度十分曖昧,他們本來有意順?biāo)浦壑С峙衍姟?br/>可是左宗棠一借錢,足足1375萬兩白銀,加上利息更是一筆巨款,英國人為了錢改變了態(tài)度,從支持叛軍轉(zhuǎn)向支持西征軍。
為了讓西征軍打勝仗,讓自己的錢有著落,英國人還大方的給西征軍提供新式武器,給左宗棠西征幫了大忙。
左宗棠一箭雙雕,既拿到了軍餉出征,又使得英國人從中周旋局勢,西征軍成功收復(fù)新疆,背后有著錯綜復(fù)雜的利益關(guān)系。
當(dāng)初沙俄劍指新疆,兩方談判時給清廷提出了不平等條約,左宗棠這才決定背水一戰(zhàn)。
這一仗不僅關(guān)乎新疆的安危,還關(guān)乎大清的尊嚴(yán),左宗棠竭盡所能增加勝利的籌碼,向洋行借款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深思熟慮的計策。
這筆借款最終還是要分?jǐn)偟礁魇☆^上,有了壓力,各省在籌措軍餉的時候也積極主動了許多。
左宗棠抱著必死的決心抬棺出征,最終取得了西征的勝利。
參考資料:清軍收復(fù)新疆之戰(zhàn)-百科收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