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狗你見多了,但這么賽博朋克的機器狗你見過沒?
別驚訝,這樣的東西,過去老狐也只是在游戲或者動畫里面見過。

作為特別迷戀機甲的我,首先想起的就是小時候看過的日本動畫《索斯機械獸》。

又或者索尼大法當年讓一眾玩家驚艷的獨占游戲《地平線》。

很明顯,無論是動畫還是游戲,日本人對于機械野獸都特別鐘愛,
然而現(xiàn)在,他們不想讓這種熱愛僅僅停留在虛構世界,打算讓這樣的“鐵坐騎”成為交通工具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

帥!這狗是真的帥
這款特別帥氣的機器狗是由日本川崎重工最近在日本發(fā)布會上公布的“四足仿生概念車”——CORLEO。
你沒看錯,他們把這玩意叫做“車”。

在騎行交通工具領域,第一次配備了四條仿生獨立運動的機械腿,并且利用氫能驅動,無論在形態(tài)上還是能源上,都顛覆了傳統(tǒng)交通工具的概念。
根據(jù)官方介紹,在騎行CORLEO時,騎手既能保持騎行的刺激,也能保持騎車時的操控性和穩(wěn)定性。
例如說騎手只需要通過身體的自然傾斜就能完成各種各樣的動作,包括加速、轉彎、急停等,就像騎平衡車一樣,真正能做到讓人與機器人的一體融合。
憑借仿生足的特性,它的后退可以像動物一樣彎曲,所以在行走、跑步時吸收沖擊力,甚至還能做出這么離譜的遠跳。
此外,仿生足末端也都有橡膠制成的腳蹄,因此可以適應各種地形,包括草原、雪山、巖石區(qū)還有碎石區(qū)。
動力上,既然是消耗氫氣,自然搭載了一臺150CC的氫燃料發(fā)動機在胸前,而氫燃料則是通過后置在“狗屁股”。

人騎在上面,不僅有“狗鐙”,還有特定的“狗韁繩”。
不僅如此,還內置了AI的視覺導航,同時也能時刻檢測騎行狀態(tài)以及氫氣剩余量,就像我們開車一樣。
無可否認的是,這樣的“交通工具”一旦實現(xiàn),確實會是交通工具的一大革命,特別對于像我這種喜歡越野,喜歡浪的人,我似乎已經(jīng)感受到了大草原的廣闊與微風。
然而除開想象,我對于這個機器人的評價卻只有一句:
CG做的不錯,下次別做了。

從機器羊到機器狗
你們可別說我掃興,對于川崎的這臺“概念車”,外國網(wǎng)友也同樣不買賬。

沒錯,上面我展示的那些產(chǎn)品畫面,其實都是一個AI視頻展現(xiàn)的,
真正在產(chǎn)品發(fā)布會中展示的機械狗,它僅僅動了那么一下。
誰說日本AI落后的?看人家玩得多6!
不得不說,日本人這次是真的能畫餅,僅僅是做了個AI視頻,再做一個大一點的機器“兒童搖搖車”,就把大家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但你想說川崎重工是在耍人嗎?
可能還真不是?;蛟S他們是真的有心想做一個“機械坐騎”,因為就在2022年,他們就推出過一個類似的“四足機械羊”。
只不過,當時的版本看來,確實非?!傲淤|”。
這蹦跶的小腳,太有意思了!
而且這騎行的坐姿,這“羊鐙”,還有這“羊韁繩”,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和前面川崎新推出的機器人如出一轍。

而且當時還非常貼心,除了行走模式以外,他們還特地做了個輪子模式,
終于明白為什么他們會覺得這個東西是“車”了...
從2022年推出的這個原型機,到今天的新品發(fā)布。
為什么川崎重工這么熱愛“仿生足機器人”,這點確實難以想象,嚴重懷疑里面的員工有“資深二次元”,
不過按理來說,時至今日,即使完全版沒有出來,那么至少也要有加強不少的“性能版”吧,
但事實總是骨感的,3年后的今天,他們不僅沒拿出“性能版”,甚至還只能發(fā)一個AI視頻,通過暢享未來的方式“畫餅”。

氫能真的能實現(xiàn)嗎
除了機器人的制造能力以外,川崎機器人里的氫能是否能實現(xiàn)也是一個大問題。
要知道,當年的日本在電能與氫能之間,選擇了氫能,然而這賭上國運的選擇,如今卻已幾乎落敗。

為什么日本會選擇氫能不選擇電能,要知道,在數(shù)碼產(chǎn)品的時代,不僅是電子產(chǎn)品,日本鋰電池甚至一度稱霸全球,然而在汽車上,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發(fā)展氫能。
原因很簡單,因為日本是一個島國。
與我們國家擁有全球16.5%的鋰礦資源不一樣,
島國資源匱乏,鋰礦自然依賴進口,即使將鋰電池技術發(fā)展到純火爐青的地步,一旦別人不賣鋰礦,核心命脈自然被斷。
而島國最不缺的就是水,利用海水電解就能輕易獲得氫能,環(huán)保又方便。

發(fā)展這么多年,日本自然是全球氫能源方面的領導者,但架不住全球都“不和他玩”,不選擇走氫能源的道路。
縱使日本有著全球氫能源專利的85%,但氫能源的制造、儲存、運輸成本卻一直都非常貴。
一臺豐田氫能源汽車要賣45萬,但在體驗上,和15萬的油車卻沒什么區(qū)別。

7、8倍以上,要是真的大范圍搭建氫能源基建,相信沒幾個政府愿意花這冤枉錢。
氫燃料站的建設成本是油站的好幾倍,運輸成本更是

所以說,日本連汽車氫能源的普及都還沒玩轉,還想運用在機器人上,這點確實有點過于牽強了。
曾幾何時,日本也擁有過一段機器人的輝煌時代,
然而他們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如今在機器人領域只有中美爭霸,日本只能算是一個局外人。原因有很多,包括他們的經(jīng)濟停滯,也包括他們的思維局限。
現(xiàn)在,川崎重工難得發(fā)布出一個確實有幾分想象力的概念產(chǎn)品,或許這將會是一個好兆頭吧。
參考資料:
1、Kawasakiが提案する未來のパーソナルモビリティ「CORLEO」,Kawasaki Group Channel;
2、Kawasaki robotic goat | Kawasaki’s Bex,GadgetGeek。
編輯:志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