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7日,伴隨著U17亞洲杯A組第2輪兩場小組賽的結束,沙特U17和烏茲別克斯坦U17雙雙取得兩連勝,提前鎖定了小組晉級的名額。而中國U17和泰國U17也徹底失去小組出線的機會,兩隊間的最后一輪小組賽,也注定成為了一場“榮譽之戰(zhàn)”。
U17亞洲杯A組積分榜,素材來源于網絡
如果把時間調回到2024年10月,彼時的中國U16國少隊(目前的U17)在亞洲杯預選賽階段還能夠全場壓制著韓國U17比賽,在更早的一些熱身賽中,也能夠擊敗昨晚的對手烏茲別克斯坦隊。
時間僅僅過去了半年,現如今的這支球隊卻在亞洲杯中兩戰(zhàn)兩敗,一個積分都未取得,很多人在看了最近兩場比賽后,也都會比較疑惑,這真的還是去年那支拼搶頑強,球風細膩的中國U17嗎?為什么現在這支球隊就只剩下了“大腳長傳”呢?
素材來源于網絡
面對這樣的疑問,個人覺得可能是在以下幾個方面出現了問題。
如果看了中國U17與沙特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兩場比賽,我們就會發(fā)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隊的小球員在場上明顯存在對抗能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高空球爭奪方面,很難搶到第一落點,然后對于第二落點的把控也不到位,這就導致我們的中場球員根本控不住球。
另外,在球員奔跑能力方面,我們也看到了中國U17與沙特隊和烏茲別克斯坦隊的差距,無論是個人跑動還是團隊圍搶,我們做的都不如對手,這這樣的局面下,中國U17選擇“大腳長傳”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否則不斷的在中場丟球的話,中國隊的后防線可能會更加的危險。
上述所有問題的核心其實就是體能儲備不足,在去年的比賽中,球員們并沒有出現類似的體能問題,但在今年的多場比賽中,球隊或許都是因為這個問題無法掌控比賽。
青少年球員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期,半年的時間其實也會發(fā)生很多的變化,如果沒能在身體強度訓練和體能儲備等方面做好充足的準備,那么輸球或許真的就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了。

素材來源于網絡
從第一場比賽到昨晚的比賽,其實都能看出部分球員存在緊張的情緒,在處理球時也不夠果斷,過多的擔心失誤,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失誤,其實很多時候隊員采取長傳的打法,也是在有意的避免失誤的出現。
但這種打法更多的消耗的也是前場隊友的體能,像昨晚對陣烏茲別克斯坦U17的比賽,原本我們還1-0領先對手,但伴隨著體能的不斷下降,最終還是被對手反超了比分。
另外,中國U17在熱身賽對手的選擇上其實也值得商榷,正式比賽前的熱身賽4連敗,對于隊員的士氣影響還是很大的,或許我們以為印尼U17和朝鮮U17的實力一般,但從亞洲杯的比賽成績來看,兩隊的實力都不可小覷,所以說或許還是我們對于對手的了解不夠充分。
素材來源于網絡
去年預選賽對陣韓國U17的時候,中國U17的戰(zhàn)術特點也不是特別的鮮明,但是依靠積極的拼搶與核心球員的發(fā)揮,還是順利的晉級亞洲杯正賽。
原本這6個月的時間是很好的戰(zhàn)術磨合期,中國U17可以借此來打造自身成熟的戰(zhàn)術體系,但比較遺憾的是,現如今的這支球隊或許還沒有半年前打出的比賽效果好。
就比如對于艾比布拉的使用,備戰(zhàn)前期的傷勢肯定對于球員發(fā)揮有一定影響,但兩場比賽連續(xù)被換下,特別是昨晚的比賽60多分鐘就被換下,只能說明主教練上村健一并沒有找到合理使用艾比布拉的戰(zhàn)術體系。
唯一讓人欣慰一點的就是,魏祥鑫在這兩場比賽中還是展現出了很強的能力,無論是身體對抗還是技術處理,都對對手形成了很大威脅,也制造了中國隊僅有的兩粒進球。

素材來源于網絡
U17世界杯改制擴編后,未來5年內每年都有U17亞洲杯和U17世界杯的比賽,因此我們也不用太過憂慮,今年下半年擁有鄺兆鐳、梁仕宇、萬項、王非尼亞等隊員的中國U16國少隊也將開啟他們的U17亞洲杯之旅,希望下批年輕球員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