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一直以來都被譽為“藝術”和“浪漫”的代名詞,這取決于他們相當清奇的腦回路,總能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給世人以狠狠地重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相較于英國和美國,甚至是他身邊的德國,法國的存在感一直都不算太高,因此法國的軍事能力也時常遭到周圍國家的詬病,這是因為他們在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的時候,法國放棄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而是選擇了另外一種的強大的道路……

一戰(zhàn)當中放棄發(fā)展轉身放貸

在18世紀到20世紀初期之間,英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因為他們率先獲取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果實,這使得他們的科技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尤其是在航海上的卓越突破,一舉開啟了大航海時代,也成就英國日不落帝國的威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當時的法國雖然在科技和航海技術上不如英國,但是論綜合國力也是不遑多讓,但是和英國所不同的是,法國并沒有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放在開疆拓土,發(fā)展殖民地的身上。

這是因為當時的法國擁有著廣袤且肥沃的土地,這和四面環(huán)海的英國截然不同,所以法國的疆土在養(yǎng)活法國人民上邊綽綽有余,他們自然不會費心勞力地對外來資源念念不忘。

因為對殖民地的依賴程度非常低,所以法國便將自己的焦點都放在了處理國內事務上,尤其是在法國的身邊還有著意大利、德國和西班牙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同樣也是不容小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以說在那個時期的法國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除卻有一個英國之外,法國還真沒有把其他的西方國家放在眼里,再加上法國也是一個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國家,這也使得他們的財富和經濟也是名列前茅。

只不過法國是聰明過了頭,再加上他們十分享受安逸的性格,沒有居安思危的觀念,這使得法國將國內的財富基本用來放貸,而不是用在國內的工業(yè)發(fā)展和軍事技術領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當時法國的資本輸出主要是靠著借貸資本,而并非生產性投資,他們將本國的錢財和經濟手段以放貸的形式外包出去,而他們則可以舒舒服服地躺著賺大錢,因為這種好逸惡勞的做派,使得法國社會當中出現(xiàn)了很多腐敗和寄生的特征。

由于長期的懶散和安逸,這使得周圍國家的經濟實力很快便超過了法國,在1870年的時候,法國和剛剛得到統(tǒng)一的普魯士王國開戰(zhàn),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法國的軍隊竟然一觸即潰,最后不僅賠償了普魯士王國50億法郎,還將煤礦豐富的阿爾薩斯地區(qū)的部分領土割讓給了他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僅此一戰(zhàn)之后法國也是感到相當?shù)谋飷?/strong>,于是在接下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他們也是鉚足了勁證明自己的,最后更是打出了1:2戰(zhàn)損比的好成績,將德國趕出了自己國家的領土。

二戰(zhàn)當中法國的精神觀念法則

再有了第一次失敗的屈辱經歷之后,原以為法國會將本國的經濟和發(fā)展重視起來,但是他們再一次證明了,法國人天生就是好逸惡勞的享樂派主義,于是在德國法西斯的卷土重來之下,法國再次變回了那個被動挨打的局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對著德國的大舉來犯,法國這邊不僅沒有選擇全國同仇敵愾,而是選擇內部互掐,這是因為法國雷諾組織的政府開始瓦解崩潰,而重新上任的新任統(tǒng)治者貝當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投降主義者。

由于貝當將軍在一戰(zhàn)時期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尤其是凡爾登戰(zhàn)役的勝利,讓他一度成為法國歷史上的大英雄。

1940年德國正式向法國發(fā)動了攻擊,而易守難攻的馬其諾防線竟然在頃刻間土崩瓦解,也就是從那以后,法國的軍隊便開始了一路潰敗,這也是法國內部政治會混亂的主要原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的法國總理為了穩(wěn)定住局勢,于是便乎用戶整個法國都團結起來,并重新召開內閣,任命貝當為法國副總理,但是當時的法國內部已然是一片混亂,雖然有一些人支持總理的意見,但是還有一部分人卻想要直接推翻法國現(xiàn)有的制度,并讓貝當擔任總理,全面負責和德國的攻堅戰(zhàn)。

但是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當法國內部還在為究竟聽誰的而爭論不休的時候,貝當這個法國曾經的英雄竟然率先選擇投降了,并且公布答應德國的一切條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貝當看來,只要不讓戰(zhàn)爭打下去,那么法國就不會因為戰(zhàn)爭失敗而得到懲罰,換言之法國就可以重新迎接一個新的開始,甚至換個角度想,這或許還能成為讓法國萬古留存的捷徑。

不管別人怎么看,法國人民對這種概念級別的精神勝利法很是受用,這也讓法國在世界上徹底出了名: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占領巴黎,投降并非意味著失敗,而是一種另類的重生。

不過有意思的是德國還真的放棄了繼續(xù)攻打法國的行為,心安理得地跟法國坐下來好好商討有關索賠的相關事宜,不過這并非是因為德國心善,而是他們攻打法國的目的是進一步打擊英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畢竟法國的占地面積不小,要想將法國徹底吞下并且投入管理,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與其處理將法國拿下,還不如直接扶持一個傀儡政權來得劃算。

再一個就是當時法國擁有一個十分強大的艦隊,而德國的海上作戰(zhàn)能力一直都是他們的短板,所以也沒有必要將法國逼得狗急跳墻,換言之英國如果突然發(fā)難,那么對于德國來說將會是一個更加不利的局面。

貝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不難看出法國的到現(xiàn)在還沒有滅亡,完全是靠著強大的“氣運”存活至今,雖然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會質疑法國的能力,甚至印度還多次要求將法國從聯(lián)合國五常當中踢出去,但是都被法國的強大的氣運而躲了過去。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法國的軍事歷史非常的奇葩,但是卻沒有人敢小看法國人自身的潛力,畢竟人家僅僅憑借著奢侈品和手工業(yè)就能位列世界之巔,這點也是讓同樣擁有高超手工業(yè)的我國百思不得其解,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中留言和討論。

參考資料:
法國歷史. 中國歷史網.
貝當元帥:從英雄到叛徒. 中國歷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