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手足口季”,最近萬事通收到好幾封寶寶學校發(fā)來的郵件,提醒同班有人中了手足口。
社媒上也有寶媽表示,最近身邊有好幾個寶寶都中招了,朋友家的寶寶連沒出門沒上學都中了......


新加坡身邊多名寶寶確診手足口
有寶寶沒出門都中招
最近,萬事通收到了好幾封幼兒園發(fā)來,提醒同班有孩子中了手足口的電郵。

小紅書一名寶媽表示:“最近聽說手足口高發(fā),周圍知道的沒有去幼兒園的小月齡寶寶就有2個中招?!?/p>
還急忙買了新加坡“預防手足口的噴霧”,給自家寶寶手腳消毒。

有網(wǎng)友表示,她朋友的小孩都沒出門也得了手足口,可能是大人帶來的病毒。


有孩子確診手足口
半夜發(fā)燒39.7度
通心粉們璇璇和萬事通爆料,前幾天她抱著寶寶喂奶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不怎么喝奶了,而且還一直用手抓喉嚨,體溫也有點發(fā)燙。
一量體溫,39.1度。用手電筒照喉嚨,發(fā)現(xiàn)了幾顆“小紅痘痘”,璇璇知道,這應該就是中了手足口。
盡管給孩子喂了退燒藥,可半夜還是高燒到39.7度,璇璇只能把孩子抱起來進行物理降溫。
璇璇知道,手足口這個病沒什么特效藥,只要挺過前2-3天,等到手足口的紅痘痘“發(fā)”出來,高燒自然就會退了。
果然,第二天晚上,寶寶的手腳上開始出現(xiàn)紅點點,體溫就降到了37.6度。雖然沒什么大礙,但寶寶這2天幾乎沒怎么吃東西,讓璇璇心疼得不行。


預防手足口要勤洗手
保持好個人衛(wèi)生
那么該如何預防手足口呢?
目前還沒有疫苗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要有效預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huán)境衛(wèi)生最為重要。
經(jīng)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和后;進食及處理食物前;接觸水皰后;及如廁后。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并用干凈毛巾或抹手紙抹干。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然后徹底清潔雙手。
用膳時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要與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飲料。
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
當身體不適時,不應上班或上學及應向醫(yī)生求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