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前言

《三國演義》是后世的我們了解三國那一段歷史最喜歡用的一個途徑,并且有很多人都是依靠演義中對人物的描述來判斷一個人是好還是壞。其實這是不準確的,畢竟演義再怎么說它也只是一個文學(xué)作品,甚至就連正史中都會摻雜個人思想的,更不要說是文學(xué)作品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是以在三國中就不可能避免的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此人明明在正史中是一個臭名昭著的人物,但是在演義中他卻成為了正面人物,甚至還有很多人對他表示推崇,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四個人,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事跡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馬超

首先要說的就是劉備五虎將之一的馬超,身為西涼少主的他,能力定然是不用說的,在提到他的時候所能聯(lián)想到的都是他輝煌的戰(zhàn)績,甚至就連曹操在他手中都吃過虧,實際上這樣一位武藝高強之人他的人生也是有污點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當時的社會是很看重孝道的,大漢向來是以孝治天下,可以說不孝之人在當時定然為人所不齒的。為什么呂布在三國時期的名聲這樣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認下義父,但最后卻背叛了自己的義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是以他的名聲一直都是很差的,和他相比馬超更甚,最起碼呂布那是義父,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但是馬超卻害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不過這一點在演義中卻給他洗白了,給他換了另一種說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超的行為就荒謬很多了,他不僅是害死了自己的父親,并且還認賊作父,甚至都不能說是賊人,馬超的義父是他的殺母仇人。馬超的義父韓遂和馬超的父親馬騰兩人本是合作伙伴是結(jié)拜兄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后面因利益這兩人成為了不共戴天的仇人,韓遂在離開的時候?qū)?a class="keyword-search" >馬騰的妻子給殺了,眾所周知馬超是馬騰的嫡長子。在古代只有妻子的兒子才能稱為是嫡長子,這一身份就毋庸置疑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能有人會說在演義中馬超當年和韓遂結(jié)識是有原因的,是因為他的父親被曹操給殺了,他要報仇。其實在演義中這件事的順序是不對的。在正史中并非是曹操先殺的馬超的父親,而是曹操在發(fā)現(xiàn)馬超的背叛后氣急敗壞之以才殺了馬超的父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騰的后半生確實是可憐,被好友殺了妻子就算了,地盤也被搶走了。為了生存馬騰只能是去投靠曹操,但是他的糟心兒子卻非要背叛曹操,連帶著馬騰還有他其他的幾個兒子都被曹操給殺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當時馬超的人品也是公認的,但凡是提到馬超幾乎是沒有人用正眼看他,畢竟他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即使是他的能力再出眾也讓人不敢用他,畢竟就連自己的父親都能夠摒棄的人,怎么能相信他的人品呢?在這件事上曹操確實是背黑鍋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張松

因為演義,所以后世對呂布的感觀都不是很好。呂布為什么飽受罵名還不是因他那“三姓家奴”的名聲,并且這樣高的武力值都沒有挽回呂布的聲望。其實像呂布這樣輾轉(zhuǎn)各方勢力的“三姓家奴”還有一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能因為此人只是一個小人物,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他,此人就是張松。張松是益州劉璋最信任的部下之一,甚至在一些特定的時候能夠代替主官處理事務(wù),這樣的一個重要的人按道理說應(yīng)該對劉璋忠心耿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實際卻并非是這樣,雖說是在劉璋的麾下,但他卻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最初張松是想要去投靠曹操的,甚至為了讓曹操能夠接納他,他還給曹操弄了一個投名狀——蜀中地理圖。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諂媚討好的行為曹操根本就不接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僅沒有給予張松想要的嘉獎,甚至還將他打了一頓,曹操雖說是對人才來者不拒,但他也看不上這樣的人。張松也是一位很懂得變通的人,既然曹操看不上他的這一“投名狀”那他就將這送給劉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終的結(jié)果也確實是像他所想的一樣,劉備確實是感興趣。遺憾還未和劉備徹底談好,他卻東窗事發(fā)了,被氣急敗壞的劉璋所殺。

三、王允

可以說在提到演義中王允時大家也都是豎起大拇指,因為他的忠義在東漢末年顯得十分的可貴,甚至有人說他是東漢最后一位忠臣,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允的出身很好,他出生于太原王氏,整個王家世代為官,在當時的大環(huán)境下,這種世家出身的人未來的仕途是完全不用擔憂的。

王允在到了年紀后,就開始進入官場,當時的大局勢并不是很樂觀,不過這對王允的影響并不大。王允那可是被稱為王佐之才的人物。就連董卓這樣的人對他都十分的信任,并且不要以為王允是文官出身他就在軍事上毫無天賦,甚至是手無縛雞之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事實情況并非是這樣的,王允在地方做刺史的時候軍事能力也是十分出眾的,就連對抗黃巾軍時也是絲毫不膽怯。

局勢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的呢,這一切還要從董卓被殺說起。在董卓被殺后,王允走到了臺前,可以說此時他的任務(wù)是很重的,他應(yīng)該考慮怎么讓東漢步入正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的西涼軍就等于是交到了王允的手中,此時的王允再加上一些政治手段,雖說不能讓東漢徹底地步入正軌,但是卻能夠讓東漢的局勢得到緩解。遺憾的是王允在那一段最重要的時間中一直在清洗西涼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并且王允在當政后,和董卓的所作所為并無兩樣,專橫霸道。在這也不由地讓人感慨權(quán)力真的會讓人瘋狂,看到這樣的王允大家也都不再想跟隨他了。并且他殘忍的手段也讓所有人心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中被殺的最冤的就是蔡邕,他只不過是為董卓的死哀嘆了一聲,就被王允所殺。其實不能怪蔡邕哀嘆,即使是董卓的身上有萬般不好,但他對蔡邕確實是不壞??梢哉f后面的動亂完全就是被王允逼出來的,誰不想活命,王允完全不是演義中那樣的忠心耿耿,一心為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潘濬

最后一位要說的就是潘濬了,可能很多人對他的名字都感到陌生,但要是說到關(guān)羽大意失荊州相信就無人不知了。對于蜀漢陣營來說,這件事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能說是蜀漢走下坡路的開始。

在說到關(guān)羽失敗的原因,有的說是因為糜芳、傅士仁,當然后世還有說是因劉封不救援,甚至還有將這怪罪在劉備的身上,但是其中的一個罪魁禍首卻沒有人注意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根據(jù)演義中的描述將關(guān)羽的失敗都歸咎在了糜芳、傅士仁這兩人的身上,但是卻錯過了其中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人物——潘濬。其實他才是這一切幕后的黑手。眾所周知對于糜芳背叛關(guān)羽也是很讓后人不解的,畢竟他是什么身份,和劉備關(guān)系匪淺,是整個國家的國舅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正史上對于這一點也有解釋,因他和關(guān)羽之間有間隙,這兩人并不和睦,在這就能夠知道孫權(quán)一定是允諾了兩人什么,才讓糜芳義無反顧地選擇背叛曹操。潘濬在荊州是很有聲望的,并且他的家族底蘊也很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他在關(guān)羽麾下的位置卻并不醒目,這樣的一個人在蜀漢完全就是小人物,但孫權(quán)去拜訪他的時候潘濬竟然稱病不見孫權(quán),單單這一點就能夠看出此人地位了。在演義中并未指出這一點,反而將一切都怪罪到糜芳兩人身上,讓這個真正的背叛者逍遙法外。

結(jié)語

其實在演義中的人物形象與正史中有差距的也不僅是這四人,大家還有什么補充的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