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國去世后,家文母子的日子并不好過。

去上海治病掏空了家底,自己又面臨下崗危機,男方那邊親戚也是人走茶涼。

獨自撫養(yǎng)光明,家文有些力不從心,家人都很為她擔心。

老四就給她介紹了一個電廠職工老范。老范比家文大10歲,喪偶,孩子也大了。

被老四強拉去相親時,家文一開始是有點排斥的,但礙于自身性格和老四面子,還是坐了下來。

為了讓老范打退堂鼓,家文說:我是得過肺結(jié)核的。

說完這話,拎包就準備走。誰知道老范趕緊起身說了一句:我也得過肺結(jié)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句話給了老范的機會。

為什么呢?

一是家文擇偶的標準,一直都是老實、有責任感,所以當初才看上了又壯又黑的陳衛(wèi)國。老范既不怕她有后遺癥,也能說出自己的病史,她覺得對方夠坦誠、實在。

二是90年代后期肺結(jié)核卷土重來。家文才經(jīng)歷了丈夫因病早逝這一遭,也怕又來個病秧子。

當然呢,還有一方面,老范經(jīng)濟條件不錯,電廠待遇好。

家文一直追求的就是安穩(wěn),所以,在她看來,老范還是個不錯的選擇。兩人就結(jié)婚了。

電視劇里,沒有看到光明的態(tài)度。光明從小懂事,如果家文跟他商量,他估計也會說支持媽媽。

但光明正值青春期,正是敏感的年紀,實際上,內(nèi)心并沒有完全接受繼父的存在。更何況,還要生活在一個屋檐下,這個人還占了他爸的位置。

某日,老范發(fā)現(xiàn)口袋里少了50元。

他跑去跟正在炒菜的家文說,家文也不知道。這時候,老范說了一句觸及家文底線的話:要不問問光明?

家文停住了鍋鏟,立馬否定:錢不可能是光明拿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家文是真的堅信不是光明拿的錢嗎?并非如此。

當著老范的面維護了兒子后,她又進屋去問光明。

還沒問出口,早已在屋里聽到一切的光明,立馬激動反駁:我沒拿。

其實,老范的這句話,要是衛(wèi)國說,只是父子之間鬧點信任矛盾,家文也不會這么敏感。

可老范不是親爸,他們是半路夫妻,家文是擔心繼父不會待光明如親生兒子的,也怕兒子受了委屈。

所以,有些話,親爸能說,繼父不能說。

重組家庭最大的雷區(qū),往往不是金錢本身,而是信任的崩塌。一旦猜忌的種子種下,親情的根系就難以再扎深。

家文為了圓這件事,也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自己拿出了50元,跟老范說錢找到了。

可老范一掏口袋,發(fā)現(xiàn)了丟失的50元。家文的謊言當場被戳穿。

戳穿對家文來說,我覺得是編劇的善意。

如果這個事真就靠家文墊50元圓謊過去了,家文心里會有這個疙瘩,光明心里也會有個坎,只有老范傻乎乎,不知道為什么走不近這對母子。

老范也算個聰明人,立馬意會到家文為什么這么做。

轉(zhuǎn)頭,就去買了罐光明愛喝的汽水,跟光明道了歉,把話扯開了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扯開了說,也不是說我是你繼父了怎么怎么的。老范說的是,咱們這個家呀,比較特殊,三個人三個姓。意思是,問題肯定會有的,還需多磨合。

把三個人都放在一個平等的角度,也沒有強行想要扮演完美重組家庭。

光明也是個心善又高情商的孩子,接了老范的茬,主動嘗試著把心打開。

這場50元的風波,才算是真的過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場風波也撕開了重組家庭平和表象下的暗瘡:信任就像搭起的積木,抽出一塊,就會崩塌。

但現(xiàn)實中,無數(shù)二婚家庭,不會有這樣會溝通的老范,也不會有光明這樣主動接納的光明。這樣類似的風波,可能就真的成了繼子女心中的傷痕,過不去。

或許真正的解法,不在于日后的著力修補,而是像老范和光明一樣,在當下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