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美國網(wǎng)民瘋狂涌入小紅書,雙方對賬卻無意間揭示出一條很多中國人不知道的美國賣血漿的瘋狂產(chǎn)業(yè)鏈。
美國以不到4%的人口,提供了全球約70%的血漿,并且占據(jù)了全球有償血漿市場的94%,美國每年血液制品出口200億美元,而全美農(nóng)民賣大豆一年才賺170億美元~真的遙遙領(lǐng)先。
數(shù)據(jù)顯示,約 1200 萬美國底層民眾通過賣血漿維持生計 ,每年多達 8% 的美國成年人口參與賣血漿,2019 年賣血漿記錄超 5300 萬人次 ,估算每年賣血人數(shù)達 2000 萬。
美國允許一人每周抽兩次血漿,每年最多可達 104 次 ,遠超其他國家,采血頻率限制寬松很多。不過美國人所謂的“賣血漿”和咱們理解的賣血液確實有所區(qū)別。有些人就出來為洗地了:說美國人只賣血漿不賣血。

但最近一則新聞恐怕又深深讓老美扎心了,央視新聞近日的一則報道震驚世界:武漢一家生物制造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術(shù),成功從大米中提取人血清白蛋白,50 斤大米的產(chǎn)出量竟等同于 5 斤血漿 。
現(xiàn)實在讓瘋狂打臉:東大用科技替代人血,西大用人血替代牛血。
高額報酬背后,美國人賣血漿瘋狂產(chǎn)業(yè)鏈
美國瘋狂賣血產(chǎn)業(yè)鏈背后,是資本逐利、制度設計缺陷以及底層民眾生活壓力等多因素共同作用。
美國人賣血漿呈現(xiàn)出相當瘋狂的狀態(tài),除了開頭說到的規(guī)模龐大以外。在美國賣血,甚至有首單獎勵,首次賣血漿通常 200 美元往上,疫情期間單次價格一度漲到 900 美元 。
平時每次抽血漿報酬在 50 - 140 美元間 ,還會根據(jù)供需浮動,短缺時單次可達 200 美元。此外,還有連續(xù)打卡獎勵,45 天內(nèi)抽 8 次最高可得 1000 美元 。
血站在貧民窟、大學城等地密集設立,全美有一千多家營利性血液制品中心合法運營。血站通過 “拉人頭” 提成機制,鼓勵賣血者勸說他人加入。還會打廣告誘惑人們賣血漿,甚至在美墨邊境開設大量采血中心,安排專車和快速通道,吸引墨西哥人賣血漿 。

采血公司為利潤最大化,采用血漿分離技術(shù)讓獻血者更頻繁賣血漿,且血站采集時幾乎不嚴格體檢把關(guān),艾滋病、肝炎等傳染病患者血漿也被收集,在全球造成至少 3000 起死亡事故 。
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將血漿采集日常監(jiān)管權(quán)下放給企業(yè)自身,采血門檻低,僅要求年齡 18 - 59 歲、體重 50 千克以上。藥企對政治影響力大,使得寬松法律得以通過 。
美國人只是賣血漿,并不是賣血液?輿論洗地還是巧言令色
“美國人只是賣血漿,并不是賣血液”這種說法,確實更為嚴謹,其實這也是一種有趣的文化差異了。
就像美國英文單詞里,牛有cow(母牛)、bull(公牛)、ox(閹?;蚍褐概?、calf(小牛)之類的單詞,這些單詞都是不一致,但中文里統(tǒng)一稱作牛。美國也一樣,他們把一般默認blood是全血,而把血漿叫做plasma。
而國內(nèi),則不管是血漿還是全血,都會把它統(tǒng)一叫做血,這個一方面是文化差異,另一方面也是大部分人幾乎沒有過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理論上大部分人也不應該有經(jīng)驗的,這屬實有點地獄了。)
這就導致翻譯過去以后賣血變成了blood,外國人看了于是就開始解釋blood 不是plasma了,實際上在中國人眼里賣全血和賣血漿不都是賣血么?

實際上,美國人不直接賣血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賣血漿比賣血液更高效。理論上,紅細胞的生成速度很慢,所以一年只能獻2次全血,但是其他成分血15天才能獻一次。
這也是為啥有部分網(wǎng)友困惑,懷疑美國人這么抽血為啥居然沒把自己抽死的生物學原理。
不過,美國人的激進顯然已經(jīng)超出大部分其他國家的預期了,3天一次,1周2次,拉新獎勵,新人加價這種東西實在是太離譜了,這種過量的供應同時也導致了血漿賣不上價,抽一次只能掙個50刀~75刀。
而且,千萬不要以為這玩意賣起來有多輕松,因為要分離紅細胞回輸體內(nèi),所以賣血漿的人需要躺在椅子上,等著血泵反復抽出,分離,回輸。

賣血漿的人需要躺在那張?zhí)梢紊系却?5~60分鐘,不是想象中的那樣抽完馬上就能走,這也是為啥賣血點的照片里有一排排的躺椅,而且經(jīng)常會聽說賣血漿的地方排起一個長隊。
另一點很雞賊的是,美國的采漿企業(yè)會把它包裝成慈善性質(zhì),廣告上寫滿了“donate”,“save life”,明明是純商業(yè)公司罷了。
說句實話,賣血漿還不如直接賣血液呢,這行為越來越像人類農(nóng)場了,這破農(nóng)場還不管飯。
魔幻:中國用科技替代人血,美國用人血替代牛血?
一個冷酷的事實是,由于絕大多數(shù)國家禁止全血進出口,所以滿足了本國人民輸血需要后,血液就沒有市場了。反倒是用血漿生產(chǎn)的血液制品擁有廣闊的海外市場。
美國的血漿極大豐富到了什么程度呢?美國甚至在某些領(lǐng)域用人血替代牛血。
從牛血中提取血紅蛋白制成的血液替代品,因牛海綿狀腦病感染因素等,較難被美國接受。所以在美國用人血替代牛血,美國人搞出了這個東西。“人血小板裂解液”用于細胞體外培養(yǎng),以替代傳統(tǒng)配方中的“胎牛血清”。
沒錯,僅為了讓倫理上更容易被接受,實驗結(jié)果更穩(wěn)定一點點,牛血制品被人血制品替代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月,央視新聞的一則報道震驚世界。
中國武漢的一家生物制造公司運用基因工程技術(shù),將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植入水稻種子,使水稻能合成人血清白蛋白。
而且相比傳統(tǒng)從血漿提取人血清白蛋白,成本大幅下降,若擴大量產(chǎn),患者治療價格也會大幅降低,50 斤大米的產(chǎn)出量竟等同于 5 斤血漿。

產(chǎn)量上也非??捎^,團隊已建成年產(chǎn) 100 萬支注射液的智能工廠,還在建設年產(chǎn) 1200 萬支注射液的規(guī)?;a(chǎn)基地 。該技術(shù)若全面普及,有望解決中國血清白蛋白供應不足的難題,還可能打破血清稀缺 40 年空白期。
中國人缺什么,向天要,向地要。昂撒人缺什么,再割一茬韭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