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歇斯底里地一聲吶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正式掀開了秦末天下大亂的序曲。
咱們已經(jīng)多次解釋過了,像陳勝吳廣這種起義的本身往往并不能對秦朝的統(tǒng)治造成多大的直接打擊。但是,它會產(chǎn)生一種巨大的“破窗效應(yīng)”,也就是其他人會以各種理由參與到反秦浪潮中來的。
比如當(dāng)初陳勝稱王之后,陵縣人秦嘉、铚縣人董緤、符離人朱雞石、取慮縣人鄭布、徐縣人丁疾等人紛紛起兵響應(yīng),率部在郯縣(今天的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圍攻秦朝的東???。
陳勝聽說這事之后,內(nèi)心相當(dāng)?shù)呐d奮和激動,真的覺得自己是眾望所歸的起義領(lǐng)袖了。居然派自己剛封的武平君前去郯縣接管這支部隊。

但秦嘉等人就感覺自己被嚴重冒犯了,你陳勝咋就給你一點陽光就燦爛起來了呢?咱們是起兵響應(yīng)你,而不是起兵追隨你。總不能我們說對你有意思,你就認為我們非你不嫁,或者就直接把我們當(dāng)成你的女人,想睡就睡了呀!
拒絕被陳勝收編的秦嘉便自封為大司馬了。啥意思呢?咱自創(chuàng)品牌了,以后跟你陳勝各玩各的。
然后,未能遂愿的武平君便各種跟秦嘉講大道理,大致是要把格局打開,要同下一盤棋,要構(gòu)建同心協(xié)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不堪其擾的秦嘉最終以擾亂軍心之名把武平君給殺了。
其實大多數(shù)的民間起義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的,哪有那么多我以我血薦軒轅?大多都是想渾水摸魚撈一把的名利之徒罷了。

隨后沒多久,陳勝的張楚政權(quán)就被秦朝的章邯給擊潰了,陳勝本人也死于自己的車夫之手了。
開啟反秦這個賽道的陳勝一死,義軍的局面就更加混亂了。名義上的帶頭大哥沒了,大家都想當(dāng)新的帶頭大哥嘛。所以秦嘉便和東陽甯君擁立景駒為楚王,駐扎在留縣(張良的家鄉(xiāng))。
這個時候,剛好碰到剛剛起事的劉邦被自己的手下雍齒反水,還被雍齒揍一頓,所以聽說景駒的勢力強大,便前往留縣找景駒借兵復(fù)仇。
在這次借兵途中,劉邦在途中攻略下邳縣時與聚黨一百多人的張良相遇。劉邦和張良兩人在對《太公兵法》進行專業(yè)探討和交流之后,張良認定劉邦是一個可以成大事的人,便暫時依附在劉邦麾下,然后一起去見景駒。

但是,這個時候面對陳勝死后騰出來的權(quán)力真空,有想法的并不止秦嘉和景駒他們,廣陵縣人召平表示老大哥不在了,我就是老大。他當(dāng)時在幫陳勝攻略廣陵縣,但沒能攻下,聽說陳勝已經(jīng)崩了,而章邯率領(lǐng)的秦軍又即將呼嘯而來。便假借陳勝的名義,號令當(dāng)時在江東折騰得如日中天得項梁叔侄,封項梁為楚王陳勝的上柱國,并說道:“江東已經(jīng)平定,趕緊引兵往西攻打秦軍?!?/strong>
反正那樣的亂世,封官許爵都不需要走正式流程的,張口就來就行了。
秦嘉那邊已經(jīng)支棱起一個獨立小政府了,自然也不愿意對自己太過于寒磣了,直接把自己自封為上將軍。相當(dāng)于義軍的軍事首領(lǐng)。

而找景駒借兵的劉邦在碭縣秦將司馬夷發(fā)生了遭遇戰(zhàn),身邊有張良的劉邦沒那么好欺負,再加上劉邦可是碭縣名流呂太公的姑爺,所以大發(fā)神威地三天打下碭縣并收編碭縣六千士卒,加上劉邦原有的兵力共計有九千人。碭縣是劉邦的福地,后來在彭城之戰(zhàn)慘敗時,劉邦的大舅哥呂澤可是率領(lǐng)碭縣子弟兵救了劉邦性命的。
一下子兵馬近萬的劉邦又感覺自身翅膀硬了,便要回去找雍齒報仇去了。

項梁在接到召平的任命和調(diào)令之后,率領(lǐng)八千江東子弟兵向西進軍。途中也接收了東陽縣的義軍首領(lǐng)陳嬰的兩萬人。然后在渡過淮河后,英布、蒲將軍也領(lǐng)兵前來歸屬,總計兵力約六七萬人,駐扎在了下邳。
這里必須要好好地介紹一下陳嬰率兩萬人無條件接受只有八千兵力的項梁投誠一事,因為這背后充滿了一個偉大母親的純樸智慧。陳嬰其實是個讀書人出身,秦末天下大亂的時候,是被鄉(xiāng)黨公推為起義首領(lǐng)的,一下子就把隊伍發(fā)展到了兩萬人的超大規(guī)模了。項梁來跟陳嬰談合并的時候,陳嬰本來還有其他想法,但是陳嬰的老母親卻對陳嬰說:自打我嫁你們老陳家以來,就沒聽說你們老陳家祖上出過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所以咱們不要欲壑難填,天大的福分也需要拿命去享受。咱看你這孩子就沒有稱王稱帝的福分,不是一個當(dāng)領(lǐng)導(dǎo)者的料,還不如安安分分做一個追隨者……陳嬰是聽了老母親的話才立馬向項梁投誠的。陳嬰后面也投靠了劉邦,并被劉邦封侯,其子孫后代后面的待遇都挺不錯的。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明白,人生的舍得之道就是這么神奇,越是強求越是容易一無所得,越是順勢不爭越是容易無災(zāi)無通地人生圓滿。我們有些朋友在教育子女的時候,過多地給孩子注入“不服就干”的思想,其實是需要注意的,因為暫時還真說不好那是成就了孩子還是害慘了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兵仙韓信也是這個時間段前來投靠項梁的。但職位不是很高。
項梁叔侄帶領(lǐng)六七萬部隊以陳勝的張楚政權(quán)名義駐扎在了彭城,才跟張楚政權(quán)鬧分裂而自立門戶的秦嘉和景駒心里就不踏實了,便駐軍在彭城縣以東,準備抗拒項梁。

項梁一聽就來勁了,本來還不好意思吞并你們,你們居然還主動來挑釁我們了?于是對手下的各路英豪說:“率先起事的是陳王(陳勝),現(xiàn)在他雖然下落不明,但那還是我們的老大哥,秦嘉這個臭不要臉的居然一喝水就忘了挖井人,敢擁立景駒為王,這是壞了江湖規(guī)矩的,咱們應(yīng)該干掉他們!”
群雄也表示,這種無法無天、不知道誰是大哥的人確實該死,于是便一致同意去攻打秦嘉。
秦嘉顯然是不經(jīng)打的,被一擊即潰了。秦嘉逃往胡陵縣后,回軍逆戰(zhàn),被項梁軍所殺,秦嘉的部隊也被項梁收編了。至于那個過了幾個月傀儡楚王的癮的景駒雖然當(dāng)時逃走了,但不久之后便死在梁地。

項梁入主胡陵城后,打算率軍向西進攻。
當(dāng)時秦將章邯也一路平叛到了栗縣,項梁派遣別將朱雞石、余樊君和秦軍交戰(zhàn)。余樊君戰(zhàn)死,朱雞石的軍隊被打敗,他逃亡到了薛縣。項梁于是率軍進入薛縣,誅殺了朱雞石。此時項梁的兵力已經(jīng)積累到了十幾萬人。
項梁為什么要誅殺朱雞石呢?因為朱雞石人家也是義軍元老,是有獨立武裝的,他是項梁的小弟,但并不完全從屬于項梁。吃了敗仗還敢逃?你是不是為了保存實力而作戰(zhàn)不力呢?必須要送你上軍事法庭。當(dāng)然項梁也有兼并朱雞石嫡系部隊的考慮在里面。

項梁進駐薛縣后,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人物也加入了他的隊伍。這個人名叫叔孫通,是一名儒生,當(dāng)時在秦朝當(dāng)博士,靠忽悠秦二世胡亥說天下義軍不足為懼,然后在胡亥開心的情況下偷摸著從咸陽陶回了老家薛縣。這位儒士最后是向劉邦獻上了自己的膝蓋,并為西漢初期的皇權(quán)禮儀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位爺,后世著名的三姓家奴呂布見了他,都得乖乖叫一聲祖師爺。

也正是這個時候,劉邦那個老六原以為自己糾集了上萬部隊?wèi)?yīng)該能找雍齒一雪前恥了,但是依然被雍齒狂揍了一頓,于是在了解相關(guān)情況之后,便決定來薛城投靠項梁了。
劉邦這次投靠項梁并不是簡單的借兵這么簡單的,借兵歷史以來就是一種極其嚴苛的抵押貸款,是必須納投名狀的,所以其實就是一種利益交換——你幫我報仇、我給你當(dāng)小弟。
項梁給劉邦增撥了士卒五千人,五大夫爵位的將領(lǐng)十個,讓新收的小弟劉邦回去報仇。這次,雍齒沒扛住,被打得丟失豐邑、逃奔魏國了。

此時秦將章邯進攻魏國的臨濟縣,魏王魏咎派出魏相周巿前往齊國、楚國求救。齊王田儋、楚上柱國項梁分別派出將領(lǐng)田巴、項佗隨同周巿前去救援魏國。
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后來的西楚霸王項羽咋沒露面呢?因為他早已被叔叔項梁安排獨領(lǐng)一軍去攻打襄城了。
項羽打襄城在后世是挺給他招黑的,因為項羽被襄城守軍誓死抵抗而逼出了火氣來了,在城破之后,把襄城給屠城了。屠城這事不人道嘛,所以拿這事黑一下項羽沒毛病。但我想說的是,與劉邦并稱為絕代雙驕的劉邦其實后面屠城的記錄并不比項羽少,可是很少有人說他殘暴,反而夸他在關(guān)中“約法三章、秋毫無犯”有仁義之風(fēng)。輿論永遠是對失敗者不夠友好,而對成功者無限包容的。

項羽攻克襄城歸隊后,項梁也正式確定了陳勝的死訊,便把所有在外單獨統(tǒng)兵的別將都召回到薛縣議事。這次會晤被史界稱之為“薛地會議”,是秦末一次至關(guān)重要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為后面的反秦大業(yè)和天下格局定下了基調(diào)也埋下了隱患。
薛地會議的主題其實是著名謀士范增提出來的。當(dāng)時已經(jīng)七十歲的范增,聽說反秦首領(lǐng)陳勝已死,而項梁叔侄在薛地已經(jīng)混得風(fēng)生水起了,便前往薛地給項梁獻策。獻了什么策呢?如下:
“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南公稱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后,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fù)立楚之后也?!?br/>

項梁聽后就立即派人在民間找到當(dāng)時正在替人牧羊的楚懷王的孫子熊心,將其擁立為天下共主,為了順從楚國的民望,仍然把他稱作楚懷王。由陳嬰擔(dān)任楚國的上柱國,獲封五個縣的封地,跟隨楚懷王建都盱眙。項梁自號為武信君。項伯、項羽等項氏宗親與劉邦、英布、蒲將軍、呂臣等別部將領(lǐng)共同參與擁立了楚懷王(都是帶資入組的小股東)。
范增的這個建議在后世是被普遍贊譽的,而且當(dāng)時項梁也是欣然接受了的。但說句可能讓很多人無法接受的話——如果我是當(dāng)時的項梁,我是會毫不猶豫地殺了范增這老匹夫的。

咱們仔細來看看范增上述的這段話哈。至于什么秦并天下中楚國最無辜咱們就直接跳過了,畢竟文化人最擅長地就是把自己說得特別無辜。
但是,范增把陳勝的失敗歸結(jié)為沒有擁立楚王之后,這不是純屬放屁嗎?秦嘉擁立的景駒是不是楚王后裔?怎么幾個月內(nèi)就灰飛煙滅了呢?后面坐擁天下的劉邦是不是楚王之后?人家不照樣如魚得水?陳勝的敗亡是他的自身局限性決定的,跟他擁立還是沒有擁立楚王之后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相反,人家還沒要一分錢廣告費就把楚國宣傳成了反秦領(lǐng)袖了。
這還沒完!范增立馬又把項梁叔侄的風(fēng)生水起歸因于他們是楚國名門之后,他們能有今天全靠楚人的認可和支持。這個老匹夫,楚國亡國的時候你在干什么呢?項梁叔侄亡命江湖的時候你在干什么呢?天下反秦的時候你又在干什么呢?你等人家項梁叔侄干出點成績來了,屁顛屁顛地跑出來指點江山,說人家是靠楚字招牌而起家的。未經(jīng)人苦、莫勸人善,你范增這么做、這么說很不厚道。

其實我們仔細去考慮一下范增的行為目的和邏輯,不能說他完全沒沒有公心,畢竟當(dāng)時的反秦浪潮之中,楚國勢力確實是一馬當(dāng)先的,利用楚國這面旗幟確實能夠迅速確立頭馬優(yōu)勢。但是他真的沒有私心嗎?一個70歲的老頭,早不出山晚不出山,等到人家項家人打出一片天地了,就屁顛屁顛地跑出來指導(dǎo)項梁革命了,為啥呢?不就是唯有這樣,你范增才有重新參與政治的機會嗎?
如果僅僅是因為范增對項梁叔侄有政治詐騙的成分在里面,其實我也不會如前面那么激憤地說,如果換作我是項梁一定會殺了范增的。人嘛,一定的精致利己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但是你范增讓項梁去尋找放羊娃熊心來當(dāng)新的楚王,這簡直就是在給項梁叔侄挖坑呀!
圣米恩斗米仇,項梁把放羊娃熊心一下扶持到了天下共主的位置,熊心是會對項梁猜忌多一點還是感恩多一點?大家可以看看熊心后面把忘恩負義演繹到什么程度了?

反秦前期的局面都是項梁、英布、劉邦這樣的武將打開的,你們這些中途出來耍嘴皮子的楚國舊臣,要想穩(wěn)定地奪取一部分政治權(quán)力,你們會怎么干?會不會緊密圍繞熊心去團結(jié)一部分打壓一部分分化武將集團?你們這些楚國舊臣后面又把項梁叔侄打壓成什么樣子了呢?項梁死后,項羽被架空兵權(quán),你這個老匹夫為項家軍說半句話話了嗎?還恬不知恥地以項羽的亞父自居。那是項羽殺宋義奪權(quán),為了迅速穩(wěn)定局面,沒辦法才跟你妥協(xié)的!
還有,那些自主武裝勢力為什么同意擁立熊心呢?很簡單一個道理,沒有熊心,他們就是項梁叔侄的馬仔,但有了熊心,他們就是項梁叔侄名義上的同事了嘛!比如劉邦,原本就是項梁叔侄的馬仔,但在項梁去世后,立馬就被熊心政治收買了,然后冠冕堂皇地跟項羽政治上平起平坐了,甚至還后來居上了。
總而言之,薛地會議其實是改變項家人最終命運的一個關(guān)鍵問題。這一點很好理解,其實就跟現(xiàn)在的資本注入極其相似,明面上是想幫助你做大做強,但實際上就是資本入侵、控股之后在慢慢完成反殺、吞并……

薛地會議其實就是一場政治秩序重組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跟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召開武林大會推選武林盟主是一個意思。
只不過很多人都知道人云亦云地跟著起哄說項家軍的壯大是因為這次會議統(tǒng)一了政治旗號,卻根本讀不懂項家軍其實是完完全全被人下套了,且一輩子也走不出來。
其實只要當(dāng)時的項梁稍微政治覺悟高一點,就可以直接擺出“武林中的事就由武林中的人去解決”,什么擁立楚王后裔這種事自己不懂,也不愿意摻和。甭管你們?nèi)绾握f陳勝是敗于沒有擁立楚王后裔,即便不拿景駒去回懟,也完全可以說自己純粹就是想推翻暴秦,至于其他的事情,都等到推翻暴秦之后再說嘛!

古往今來的文人都是一把雙刃劍,他們可以產(chǎn)生巨大的助力,但是要論挖坑埋人,他們?nèi)粽f自己排名第二,就沒人敢自稱第一。比如項羽入主關(guān)中后,有儒生勸項羽定留在關(guān)中定鼎天下而沒有被采納,直接把項羽說成是“沐猴而冠”了。事實上,項羽要趕回去處理熊心這個讓人極其惡心的政治包袱,真的就錯了嗎?要是項羽真的就留在關(guān)中了,估計他們又得說項羽有組織無紀律了。唉!一聲嘆息吧!
也許只有經(jīng)歷過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才能真正讀懂薛地會議。
打個比方吧!你明明是白手起家開始創(chuàng)業(yè),然后一旦你把自己的事業(yè)做到了一定的規(guī)模,一定會有一些資本方來給你“上課”,說你單打獨斗不是個事,要跟他們合作才有未來。你不同意?那資本方有一百種方法讓你身敗名裂!你若同意,那就請你把格局打開,咱們要服從大局,要有奉獻精神,要學(xué)會受委屈,不能喧賓奪主……
咱跟一些年輕的孩子說,找對象多接觸幾個異性朋友是沒錯的,自主創(chuàng)業(yè)多去團結(jié)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沒錯的,但是,如果遇到那些價值取向不一致的人,你們但凡多跟他們說一句話,你們就注定會輸?shù)眠B褲衩都沒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