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世界泳聯(lián)跳水世界杯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站昨日收官,中國隊共斬獲7金4銀1銅。其中,上海選手陳芋汐在混合團體和女子10米臺中奪得兩金,掌敏潔搭檔盧為收獲女子雙人10米臺冠軍,全紅嬋則收獲女子10米臺銀牌。
生長發(fā)育期幾乎是所有女子跳臺選手在職業(yè)生涯中,必須直面的重大挑戰(zhàn),甚至可能是跳水生涯中難以跨越的一道難關(guān)。對于全紅嬋、陳芋汐和掌敏潔來說,每一位“天才少女”都要經(jīng)歷。

2021年全運會上的陳芋汐和全紅嬋——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21歲的掌敏潔:堅守中迎來新生
相較于全紅嬋和陳芋汐,掌敏潔的知名度似乎稍遜一籌。但八年前,同樣是中國跳水界熠熠生輝的 “天才少女”。2017年天津全運會,年僅13歲的掌敏潔一鳴驚人,斬獲女子雙人10米臺冠軍,自此迅速成長為女子10米臺項目的主力選手。
然而,身體發(fā)育帶來的變化,打亂了她的奧運征程,使她遺憾無緣奧運賽場。東京奧運會后,全紅嬋和陳芋汐載譽歸來。尤其是全紅嬋,一下變成了全民閨女。來到陜西全運會賽場,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全紅嬋和陳芋汐這“兩小只”之間的“神仙打架”。

瓜達拉哈拉(墨西哥),掌敏潔(左)/盧為在比賽中——新華社
站在14歲的全紅嬋身邊,年長3歲的掌敏潔略顯壯實?!芭?0米臺的新老更替速度極快,對此我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彼時,她這樣說道。但掌敏潔從未放棄過,她開始練全能項目,“我現(xiàn)在拼跳臺蠻累的,以后練跳板會更累,畢竟跳板具有一定的彈性,沒有幾年時間很難適應(yīng)。但我還是會繼續(xù)跳下去?!?/p>
在洛杉磯奧運周期開啟之際,她憑借不懈的努力重返國家隊。在此次世界杯比賽中,她迎來了新搭檔盧為。在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中,兩人配合默契,一路領(lǐng)先,以347.58分的優(yōu)異成績輕松奪冠。

中國組合掌敏潔(右)/盧為以347.58分的成績奪得冠軍——新華社
20歲的陳芋汐:在自律中追求卓越
2019年,首次參加世錦賽的陳芋汐,在光州游泳世錦賽上獲得女子單人十米跳臺冠軍,這也是中國跳水隊時隔6年后再次獲得該項目的世錦賽冠軍,而那時的她還未滿 14歲。
東京奧運會延后一年舉行,在此期間,陳芋汐長高了足足10厘米,身體的顯著變化,給她的比賽成績帶來了較大的波動。此后的三年,對她而言比全紅嬋更加艱難,因為她的長高速度遠超全紅嬋。每天上秤,已然成為陳芋汐的必備功課。“一天要稱 10 次,只要一有空就得上秤?!?為了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陳芋汐將體重嚴格控制在 42.5 公斤左右,最大上限絕不超過 43 公斤。以往,她在完成 207C 動作時,可以輕松自如,而如今,每次起跳都要精確計算距離,“轉(zhuǎn)體時得再多收半個身位?!?/p>
巴黎奧運會全紅嬋和陳芋汐——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即便要嚴格控制飲食,很多喜愛的食物都不能吃,但陳芋汐卻在這份自律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拔倚枰度氪罅康臅r間去沉淀、積累,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這種通過努力達成目標所帶來的滿足感,遠比隨心所欲吃喝更有意義,這是一種更高級的快樂?!?/p>
在墨西哥,陳芋汐成為了首位擁有超過10個世界冠軍的05后跳水運動員。本次比賽的10米臺決賽,轉(zhuǎn)折發(fā)生在第二跳,陳芋汐的407C動作堪稱完美,裁判給出三個滿分,使得該動作得分飆到92.8分,比巴黎奧運會時還要高出1.3分。

瓜達拉哈拉(墨西哥),冠軍中國選手陳芋汐在頒獎儀式后展示金牌——新華社
18歲的全紅嬋:繼續(xù)同發(fā)育做斗爭
前往墨西哥前,全紅嬋提前在北京度過了自己的18歲生日。視頻連線時,師兄謝思埸送上了祝福,當鏡頭轉(zhuǎn)向戰(zhàn)術(shù)板,全紅嬋的名字旁,清晰標注著 “減重 2.5kg” 的紅色批注。
這是她成年后的第一場比賽,賽后,她坦言:“曾經(jīng)的感覺可能找不到了?!?/p>
東京奧運會奪冠時,全紅嬋身高1.43米、體重僅33公斤。備戰(zhàn)巴黎奧運會的最后一年,她也開始長身高和體重,“207C怎么跳都歪?!边@個向后翻騰三周半抱膝的動作,要求空中軸心穩(wěn)如標尺,哪怕長高1厘米,都會讓翻騰速度慢0.3秒。為了克服這一難題,全紅嬋加大了體能和力量訓練的強度,最終衛(wèi)冕奧運金牌。當時她比東京奧運會時長高了7厘米,體重也增加了7公斤。

瓜達拉哈拉(墨西哥),中國選手全紅嬋在比賽中——新華社
進入洛杉磯奧運周期,身高和體重仍然是全紅嬋在賽場外面對的最大“對手”。在教練組的戰(zhàn)術(shù)筆記里,“207C動作穩(wěn)定性”仍被圈了出來??梢哉f,電子秤顯示的數(shù)字與跳臺完美拋物線之間的博弈,正成為教練團隊的核心議題。
為了幫助全紅嬋平穩(wěn)度過發(fā)育期,教練組特意安排陳若琳擔任她的教練。女子跳臺選手能夠堅持兩到三個奧運周期,并且成功在奧運會上實現(xiàn)衛(wèi)冕的,可謂鳳毛麟角,陳若琳便是其中之一。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她憑借精湛的技藝,一共斬獲5枚奧運金牌。據(jù)悉,為了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陳若琳每天僅吃一頓飯,并通過大運動量訓練,確保肌肉和體能始終在線。
中國首位女子跳板奧運冠軍高敏曾指出:“生長發(fā)育期對于女子跳臺選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因為長身高、長體重意味著需要增強力量、調(diào)整技術(shù)結(jié)構(gòu),一旦力量和技術(shù)不匹配,就會出現(xiàn)狀態(tài)下滑?!?/p>
發(fā)育關(guān)是跳臺選手的必修課。只有成功跨越這道難關(guān),才能迎來運動生涯的新生。

全紅嬋在陳若琳指導下熱身——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原標題:《當“發(fā)育關(guān)”撞上“水花消失術(shù)”,18歲的全紅嬋正在走陳芋汐曾走過的路》
欄目編輯:黃永順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來源:新華社、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陶邢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