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姥爺”,

省內省外繼續(xù)火爆!

4月5日下午4點,

山西姥爺”王朝珠一家人

抵達太原武宿機場,

結束了4天3夜的深圳圓夢之旅,

山西晚報.文博山西記者

帶著刊載有王朝珠老人的報紙接機。

面對一直關注

這場跨越山海的墨香情緣的萬千網友,

“姥爺”一再說感謝。

當晚,

央視新聞頻道東方時空,

播出“山西姥爺”從黃土高原到南海之濱的故事,

成為給姥爺一家人接風的禮物。

文博山西相關文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山西晚報記者帶著報紙在機場迎接“姥爺”回家。

山西晚報記者 鐘清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深圳之行,筆墨生香,處處溫情

“深圳,我來了!”4月2日下午,飛機降落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山西姥爺”一句話道盡期待。

剛下飛機,他便被深圳地鐵、深圳媒體和熱情的深圳網友包圍。

深圳地鐵10號線的站名,山西姥爺王朝珠一人題寫了23個。這些站名,被網友稱為“是姥爺給深圳蓋的溫柔印章”。

4月3日、4日,王朝珠一家人來到深圳地鐵10號線孖嶺站、蓮花村站、冬瓜嶺站、崗廈北站,還有心心念念的當初應征入選而結緣的“光雅園”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山西姥爺”和自己題寫的深圳地鐵10號線站名同框。

受訪者供圖

站在站名前,他像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輕撫字跡,眼眶濕潤,笑不攏嘴??扉T按下,老人與站名同框的瞬間,被網友稱為“跨越時空的相遇”。

崗廈北站是深圳交通網絡中的重要節(jié)點,設計獨具匠心,通過天井將陽光引入地下,科技感和藝術性兼具,被譽為“深圳之眼”。在崗廈北站樞紐的“深圳之眼”下,姥爺即興揮毫,寫下“情滿鵬城”“厚德載運,深鐵為民”。墨跡未干,照片已登上熱搜。

“光雅園”是王朝珠和深圳緣分開始的地方,也是他此行最想看的站點。讓他意外又感動的是,深圳地鐵工作人員特意拿出他當年題字應征的原稿作品,作品至今保存完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山西姥爺”和自己題寫的深圳地鐵10號線站名同框。

受訪者供圖

在深圳,山西姥爺充分感受到這座“賽博”城市的科技感,被稱為“魔法圖書館”的深圳圖書館北館,20多米高的巨型立體書庫讓姥爺震撼不已,站在原地仰著頭看了好久;體會到這座青春城市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保護,他和二十四史書院工作人員談論起了書法字帖和中國歷代著名書法家,流連于甘坑古鎮(zhèn)的草木生機和詩情畫意中,不舍離開。

從黃土高原到南海之濱,“山西姥爺”首次深圳之行,將一段跨越山海的溫暖故事鐫刻在深圳城市的記憶里,藏在無數(shù)動人的細節(jié)里。

姥爺題字時一筆寫錯,抱歉笑笑“寫錯了,不好意思”換紙再寫,網友們善意玩笑“山西姥爺來了深圳也逃不過一個方案做兩遍”;姥爺獲得了深圳文博會送出的山西運城澄泥硯禮品,他說“這個好這個好,我是文房四寶的愛好者、收藏者”;姥爺體驗了產自深圳的“登山助力機器人”代步,他說“穿上輕飄飄的,很舒服”;姥爺看到百年老榕樹的根須纏繞相擁,他說“讓我抱一抱吧,給我照張相”……

快樂,放松,溫暖,許多人說,“我想哭是咋回事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雙向奔赴,媒體和網友的關注互動

在深圳短短的時間里,76歲的山西姥爺王朝珠化身“行走的文化符號”,所到之處皆被鏡頭與歡呼簇擁——他的衣襟上別著的麥克風足有七八個,七八家媒體的攝像機寸步不離左右,記者們踮著腳尖高舉機器,生怕錯過姥爺一句帶著山西腔的感慨,錯過一個姥爺質樸羞赧的笑臉。

不僅如此,在地鐵崗廈北站、深圳圖書館北館,南方日報、深圳特區(qū)報、深圳衛(wèi)視等媒體前后開啟了共四五個小時的直播?!袄褷敽茫 薄皻g迎山西姥爺”“姥爺好可愛,祝姥爺在深圳玩得開心”,滿滿的彈幕刷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深圳圖書館北館,“山西姥爺”揮毫潑墨。

受訪者供圖

臨行前,深圳特區(qū)報送上特別禮物——《情滿鵬城》圓夢之旅畫冊。姥爺一頁頁翻看:地鐵站的揮毫、圖書館的凝望、古鎮(zhèn)的笑靨……網友大贊深圳的溫度和熱情,“這波文化輸出我給滿分!”

不論深圳,還是山西本地姥爺家鄉(xiāng)的網友,不論是官媒的視頻號還是王朝珠外孫女張嘉慧的評論區(qū)里,一片沸騰。

在山西,山西晚報等省級主流媒體和交城融媒、文水宣傳等紛紛跟進。特別是山西晚報《山西“姥爺”為深圳地鐵10號線題寫站名火出圈“姥爺”回應:中國人就應該寫好中國字》文章一經推出,便獲得網友的廣泛轉發(fā),不少網友留言稱贊山西書法人才輩出,為山西感到驕傲。山西晚報記者在“姥爺”家中采訪的視頻、文字素材被深圳衛(wèi)視等媒體聯(lián)系轉載轉用。

幾天來,家鄉(xiāng)的網友跟直播,追行程,滿滿的自豪,評論區(qū)里有的介紹王朝珠的家學淵源,有的講述和姥爺結識的小故事,還有網友復制粘貼山西晚報對姥爺?shù)膱蟮馈ι轿鲿ǖ膶嵙c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山西姥爺”在甘坑古鎮(zhèn)二十四史書院門前留影。

受訪者供圖

全國各地千千萬萬的網友也在屏幕前在線追更,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上相關話題,吸引了超千萬人次關注。

“山西姥爺”成為流量密碼,是因為讓所有人看見中國書法的力量,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共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姥爺”喊話深圳網友:“山西見!”

在深圳,面對眾多的鏡頭和麥克風,王朝珠不止一次為家鄉(xiāng)山西打CALL,喊話深圳網友來山西,他說:“歡迎大家來山西!我們山西也是一個旅游勝地,從南到北,每個城市都有特色文化。歡迎來我的老家呂梁文水,來交城,交城有卦山,我就在卦山書院”。

到4月5日登機口前,他頻頻回首:“大家山西見”。

在“山西姥爺”結束深圳之行返回家鄉(xiāng)時,山西晚報.文博山西記者早早抵達機場,等待王朝珠歸來。

在接站口,“姥爺”接過記者遞上的鮮花,看到刊載報道他的4月2日的報紙,咧嘴一笑,一再說“謝謝,謝謝”,記者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這份喜悅。交城縣委宣傳部也派出了接機小分隊,打著“我們愛你,山西姥爺”等歡迎牌,把姥爺護送回家。

行程結束,外孫女張嘉慧感慨說,沒想到自己偶然的一個小舉動,能幸運地得到網友和社會的關注,能讓姥爺和家人圓夢深圳之旅,能讓山西和深圳兩個城市有了愛的聯(lián)動!“一切都好像還在夢中,從未想象但真實可觸……感謝每一位支持和喜歡姥爺?shù)木W友、給予姥爺認可和夸贊的你們……文化不因地域分割,因為同屬一個中國?!?/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呂梁交城縣的小分隊在太原武宿機場接“姥爺”回家。

山西晚報記者 鐘清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姥爺”書寫的深圳地鐵10號線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