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群居動物,因此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這是一個非常普遍也很正常的現(xiàn)象。
舉一個很常見的例子,當我們在外面逛街的時候,要是看到一個店鋪前面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即便對售賣的東西不感興趣,也往往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加入到排隊的隊伍中,最終買到自己并不滿意的東西。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商家都會利用這個從眾心理,專門聘人來排隊,也就是“找托”,營造出生意非?;馃岬男蜗髞砦櫩汀?/p>
對于我們顧客來說,即便沒有分辨出這樣的“假象”,比較糟糕的情況也就是花費了一定的時間然后買到一個體驗不怎么樣的商品罷了,但對于那些有創(chuàng)業(yè)心思的人來說就不一樣了。

設想一下,如果你在考慮做一個小生意,然后恰好看到一個路邊攤生意非?;鸨?,一連觀察幾天,都是天天爆滿,每次出攤只需幾個小時東西就賣完了,這種情況你會心動嗎?
更重要的是,當你按耐不住好奇心詢問攤主的時候,對方告訴你只需要不到三千塊錢的學費就能包教包會,出師后輕輕松松月入過萬,這怎么能讓人不心動呢?

交錢之前,對方說的天花亂墜,錢給對方之后,一切都變了,這就是被官媒發(fā)文揭穿的騙局,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是如何一步一個圈套讓人上鉤的。
三千塊錢包教包會?
小王跟妻子是一對新婚夫婦,在結婚之后兩人就琢磨著想一起做點小生意,到外面擺個攤什么的,也不需要太高的成本。
帶著這樣的想法,小王每天沒事的時候,就會刷相關的短視頻,看有沒有什么適合他們小兩口的。

刷的視頻多了,還真的讓小王找到了一個,那就是一個叫做“胡師傅大鍋鹵菜”的賬號,每天都會更新自己擺攤的經歷。
在他的視頻當中,一鍋鹵菜看起來是那樣的可口,隔著屏幕都覺得饞,更不用說路過的顧客了。

每期視頻,都是顧客排成一對長龍等待購買他的鹵菜,在胡師傅這里,根本不愁鹵菜賣不完的情況,只會供不應求,因此他還搞起了“限購”,每個顧客只能買一點。
兩百斤的鹵菜,他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賣的一干二凈,因此“忙不過來”的胡師傅也是“貼心”的開始了收徒。

能“輕松月入十萬”的“家傳秘方”,在胡師傅這里只需要3980就可以學習,甚至預約的情況下還減一千塊錢,只需要2980元就能獲得他的配方。
而且超過五十種的鹵味,胡師傅表示需要三天就能學會,哪怕三天沒學會,也是到教會為止,期間包吃包住。

這樣的條件,小王真的是心動不已,而且他也搜索了,已經有了不少的學徒了,看到這里小王也不再猶豫,直接帶著妻子到了胡師傅的地方開始學習手藝。
學成之后,小王也是信心滿滿的開始擺攤,結果現(xiàn)實直接給了他一個迎頭痛擊,出攤一個月,每天收入只能用寡淡來形容,夫妻倆人忙活一天,經常連一百塊錢都賣不到。

利潤低也就算了,重要的是賣不完的鹵菜,到第二天肯定不能繼續(xù)賣了,擺攤一個月,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賠了不少。
小王想找“師傅”問原因,但錢到手后對方直接翻臉了,根本就不愿意多搭理小王,這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這是上當受騙了。

隨著上當人數(shù)變多,這個騙局最終也被拆穿了,原來這個大鍋鹵菜賺錢的方式,根本就不是賣鹵味,而是專門賺學員的學費。
每天排隊購買鹵味的人,十個有九個都是花錢找的人,甚至一個大爺一連多天都出現(xiàn)在鏡頭當中,真的是“忠實顧客”。

十個九個“托”,剩下一個就是看到排長隊被好奇心驅使的顧客了,這些真實的顧客消費完之后,評價都是非常差的,因為這賣的鹵味,甚至都沒有熟透,只是看著好吃而已,實際根本沒什么味道。
因此這個所謂的大鍋鹵菜,就是利用網紅效應來打造自己火熱的假象,從而騙取那些想要創(chuàng)業(yè)的人的錢,因此官媒也是直接進行調查發(fā)文揭穿了這場騙局,真的是“為民除害”了。

對此有一個網友的總結可以說是一針見血“想教你賺錢的人,往往都是想賺走你的錢”。
不管是作為顧客還是作為想做擺攤小生意的人來說,我們都要學會擦亮眼睛,辨別生活中的這些騙局,不要盲目跟風能避免吃很多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