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的不斷發(fā)酵,歐盟的反制措施也在醞釀中,多家歐洲車企停止向美國發(fā)貨,歐盟將在4月和5月,分階段反制美國,加上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即將訪華,當前輿論場中有一種觀點,認為歐美矛盾激化,是中國拉攏歐洲的好機會。但回顧歐洲各國近段時間的表現,尤其是在中美貿易戰(zhàn)中的首鼠兩端,實際情況可能,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這么簡單。

馮德萊恩現在左右為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馮德萊恩現在左右為難

一、美歐矛盾凸顯

歐美這一輪的矛盾激化,從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就開始了,因為俄烏沖突沒打完,歐洲還盼著民主黨拉兄弟一把,英法德等國都希望哈里斯勝選,英國首相斯塔默派人到美國,幫哈里斯拉票,結果特朗普以巨大優(yōu)勢重返白宮,歐洲的處境立刻變得尷尬起來,加上馬斯克、萬斯等人和歐洲右翼眉來眼去,干涉多國內政,歐盟早就對美國不滿。

現在,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落地,又是對歐洲的當頭一刀。特朗普認為,歐盟的存在是對美國的坑害,美國不能在為歐洲提供軍事保護的同時,負擔對歐盟的貿易逆差。特朗普這話,顯然是胡攪蠻纏,只為坑一筆保護費。放在以前,歐盟說不定會交錢保平安,但現在歐洲的經濟不行,地主家也沒余糧。

馬克龍的戰(zhàn)略自主還有戲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克龍的戰(zhàn)略自主還有戲嗎

加上中國帶頭,打響對美反制的第一槍,歐盟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不可能再服軟。這幾天歐盟各國密集開會,就關稅問題商討對策,連嗷嗷待哺的烏克蘭都顧不上。按道理說,既然特朗普要以對抗全世界,各國就該團結一致,發(fā)起反擊?,F在,中俄已經走到一起,如果歐洲也來抱團,亞歐大陸就能實現大團結,在英美等島國面前占盡優(yōu)勢。

二、被迫害妄想癥

到時候中國的商品能賣到歐洲,歐洲企業(yè)也能用上俄羅斯廉價能源,回到中國市場,一切都絲般順滑,包括歐洲熱議的戰(zhàn)略自主,也是擺脫美國的跡象。但實際上,歐美關系的基本結構并沒有發(fā)生變化,歐洲各國在軍事、政治和經濟層面,對美國的依賴程度還是很高。就比如說對烏軍援吧。美國那邊撤凳子之后,歐盟開了無數的會,喊了無數口號,最終卻是錢也拿不出,人也不愿派,次次都讓澤連斯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歐盟是沒人、沒錢嗎?當然不是,如果把歐盟看做一個國家,擁有4.5億人口,19.4萬億美元的GDP,怎么也是個超級大國。歐盟的問題在于,自從二戰(zhàn)結束以來,他們就被美國“包養(yǎng)”,這一方面是美國有意為之,另一方面,自詡生活在花園里的歐洲老爺,也確實不太想努力。50年前,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來中國訪問,毛主席就對他說,歐洲太散、太弱,懼怕斗爭,如果不在軍事、政治上擰成一股繩,以后會付出代價。

德國新總理默茨,還在組閣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德國新總理默茨,還在組閣中

現在,就是歐洲付出代價的時刻。他們已經被拜登政府借俄烏沖突割過一茬韭菜,特朗普上臺,拎著關稅大棒又殺過來了。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時候應該跟中國加強合作,結果在歐盟的內部會議上,居然沒有一個人敢說,讓我們跟中國談談。反而是某些“反華急先鋒”,還在兜售被迫害妄想癥,說要跟美國加強溝通,不能讓中國商品傾銷到歐洲,還是美國那套話術。

三、我們如何應對

從這些跡象就能看出,雖然歐美關系出現問題,存在翻臉的可能性,但還沒有達到改變結構的程度。多年來,美國到處兜售“反華”陰謀論,歐洲從政壇到民間,對中國的態(tài)度談不上友好。在歐洲傳播最廣的一個陰謀論,是中國偏向俄羅斯,會支持俄羅斯吞并歐洲,咱們當然覺得很離譜,但歐洲各國對俄羅斯的恐懼是真實存在的,不會因為跟美國翻臉,就有太大的轉變。

當然,我們也不是說,中歐關系短時間內難以扭轉,就不跟對方溝通。正常的外交往來要保持,看到改善關系的空間,也要嘗試抓住機會。我們要讓歐洲人知道,中歐在經貿層面存在競爭關系,但互補性也很強。最重要的是,中國不是美國,我們不搞經濟霸凌那一套,中歐攜手,真的能合作共贏。

歐盟遲早會明白,新的世界秩序是歷史潮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歐盟遲早會明白,新的世界秩序是歷史潮流

至于歐洲人聽完怎么想,我們也控制不了,隨他們去吧。在這方面,我們的思路從來都很清晰,不管外部環(huán)境如何變化,苦練內功,做好自己才是正事。就像美國跟咱們打貿易戰(zhàn),哪怕美國把關稅加到100%也沒用,因為這么多年下來,美國經濟對我們的依賴,早就已經超過了我們對美國的依賴,等到歐洲國家哪天,也發(fā)現離不開中國的時候,合作共贏就將是他們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