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元朝至元年間的某一天,建康上元人李桓正泛舟富春江上。陽光晴好,風(fēng)煙俱凈,寬闊的江面上時有舟楫往來。李桓很享受這樣的時光,坐在船頭,一壺酒,幾卷書,時坐時躺??磿哿?,就靜靜地看艄公,艄公一槳一槳劃動著水,兩岸的青山則慢慢地向面前移動過來。

忽然,李桓聽到了男人的歌聲,隱隱約約的,船越往前進,歌聲就越高亢透亮,他不確定歌聲來自岸上還是水上。李桓此時的身份是江浙儒學(xué)副提舉,這是他第三次過富春江,這次他要去嚴州府桐廬縣督查。雖然每次都是公干,但這船上的行程讓他享受。轉(zhuǎn)過一個大灣,只見一個峽谷中,靠山的深潭處,江面上有幾只小捕魚船,船頭立著唱歌的漁民,幾只鸕鶿在水中鉆進鉆出,李桓知道,這是鸕鶿捕魚。情由景生,一路行來的風(fēng)景與感受,再加上幾次富春江泛舟,詩句就在他心中如魚樣列隊而出:“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我行三度至,風(fēng)景數(shù)番新。凈碧迎窗入,空青拂面勻。斑斕工點綴,瘦石自嶙峋。注目途疑盡,江流彎復(fù)彎。渦凹雙槳漩,影撲一船山。漁唱峽中靜,鳥聲半天閑。前征幽意愜,嚴瀨水潺湲。”

李桓這首題為《富春舟中》的詩,開頭兩句已經(jīng)成為桐廬和富陽共用的廣告詞。這里撇開李桓泛舟富春江時的具體感受不談,只說他聽到的漁歌?!皾O唱峽中靜,鳥聲天半閑?!笨囱矍安遏~場景,漁民只和天地交流,那在水中鉆進鉆出的鸕鶿,每當(dāng)捕獲一條大魚,就會發(fā)出向主人討好似的咕咕咕叫,而漁民看著船艙里的一堆魚,則忽然有些同情起鸕鶿來:“鸕鶿鳥,真叫苦。頭頸套個竹絲箍,腳縛麻繩游江湖。啄到大魚難落肚,還要吊個倒葫蘆?!?/p>

漁歌陣陣,反復(fù)吟詠。這些歌詞,漁民已經(jīng)爛熟于心,他們唱《鸕鶿調(diào)》似乎是在與鸕鶿對話。歌聲響過之后,江面上反而更安靜了,偶爾,高空中也有幾聲鳥鳴傳來。李桓聽著聽著,又聽出了別的味道,唉,漁民在唱鸕鶿鳥的苦,又何嘗不是在唱自己的苦呢。我們做官啊,不管在什么崗位,都要體恤百姓。李桓心里想,或許這是他此次游江得到的最大收獲。 嗨喲嗨喲,勞動產(chǎn)生號子。富春江漁歌,與先秦時詩歌產(chǎn)生的原理是一樣的。它們是漁民捕魚時助興的產(chǎn)物,歡樂與痛苦,憂愁與悲傷,一切皆可以吟詠,這也是漁民真實的水上生活記錄,更是時代的記錄。

總體來說,富春江漁歌流傳下來的有兩大類。一種是即景的勞動號子,如《鸕鶿調(diào)》式的魚鷹號子;一種是其他時間傳唱的民間歌謠。它們或產(chǎn)生于捕魚生產(chǎn)活動相關(guān)場景,或表達漁事、風(fēng)土人情、人生際遇等。現(xiàn)有資料表明,解放前還有如少數(shù)民族山歌對唱般的即興編唱的漁歌出現(xià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魚鷹號子體裁多樣,內(nèi)容簡單,調(diào)式隨意,甚至有點即興發(fā)揮的意思,但基本旋律一定會與搖船的節(jié)奏相符,具有濃郁的富春江流域特色。

據(jù)魚的生長特性,富春江中捕魚,一年四季均不相同,所以魚鷹號子也會不相同,簡單說來就是,捕什么魚,唱什么調(diào)。

呵呵呵,依唷呵,呵呵,啊呵呵,喔呵呵呵呵,喔呵,哎咳。

來里里拍游來,喟哎,烏來嗯。

咳咳,哎咳噫,來拍已劃過來快去……

這首《魚鷹號子》,是春天的捕魚歌,錄自《建德縣志》。

一般的場景是,男的手揮著長長的竹竿,有節(jié)奏地喊著號子,有條不紊地指揮著鸕鶿捉魚,女的搖槳把舵,前后回旋。往前進,往后退,快速追擊,突然停頓,雖然號子沒什么實際詞語意義,但每一個節(jié)拍,似乎都可以和船的搖晃程度,鸕鶿捉魚的大小、多少相配合,場景于是生動起來。 喔荷嗬也,嗚嗬嗬嗬嗬,哈哈哈嗨吔,吔,喂嗨(說話似的)。

喔,喔,嗚嗬,嗬。落網(wǎng)魚上來。

柯,喂嗨,哈哈哈,嗨吔吔,喂,嗨。

喔喔,嗚嗬嗬,咳,嗨喂,吔,喂,嗨……

這是富陽李華山提供的《鸕鶿調(diào)》,也是春天捕魚歌,轉(zhuǎn)自方仁英著的《富春江漁文化記憶》。該書還記錄了富陽境內(nèi)目前采錄到的六種鸕鶿調(diào):鸕鶿調(diào),吐蛋調(diào),春秋抲魚調(diào),夏季抲甲魚調(diào),冬季抲魚調(diào)之一,冬季抲魚調(diào)之二。不同的季節(jié),魚的生活習(xí)性不一樣,號子所表達的內(nèi)容也有差別,不過,有一點功能是相同的,即鸕鶿在漁人的號子鼓勵下,越捉越帶勁,這號子似乎也是為鸕鶿們捕魚的行動伴奏。

梅城三江口、桐廬富春江的鸕鶿灣、富陽鸛山腳下,20世紀(jì)60年代以前,都經(jīng)常能看到鸕鶿捕魚的場景。1958年前后,它被政府明令禁止了。20世紀(jì)90年代,桐廬分水江的天目溪漂流旅游,畢浦段江面恢復(fù)了鸕鶿捕魚的表演。深潭之上,一張竹排上站著一個漁人,他的長竹竿上停著兩三只鸕鶿。表演時,他一聲令下,鸕鶿就會鉆進水中,不一會,輪番鉆出水面,嘴中都叼著白白的大魚,見此情景,坐竹筏經(jīng)過的游客會發(fā)出陣陣驚喜的尖叫。

1958年,桐廬漁民錢老四在建德地區(qū)民間文藝調(diào)演活動中,以一首桐江《鸕鶿調(diào)》獲得大獎。1983年,富陽的文化工作者根據(jù)《鸕鶿調(diào)》旋律改編的《水鄉(xiāng)漁歌》,在浙江省優(yōu)秀民歌演唱會上獲好評。目前,富春江漁歌已經(jīng)被列為浙江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前,鰣魚出產(chǎn)季節(jié),《鰣魚謠》就在桐廬、富陽一帶傳唱:“石榴花開紅艷艷,白肚鰣魚結(jié)隊來。溪頭灣尾嬉急水,留得仔魚萬萬千。菖蒲拔節(jié)青一片,條條鰣魚落深水。有網(wǎng)多來是白銀,無網(wǎng)只好撈石鳊。荷花開時六月天,鰣公鰣姆歸大海。抲魚阿哥等啊等,要得鮮魚明年來?!?/p>

鰣魚,幾乎是追著時令植物生長的腳步而來。石榴花鮮艷,菖蒲拔節(jié),荷花盛開,與其說這個美好的時節(jié)迎來了鰣魚,不如說,鰣魚使這個時節(jié)的內(nèi)涵更加充盈。石榴寓意多籽,鰣魚洄游富春江,就是為了尋找合適的產(chǎn)卵地。自然,富春江清冽的水質(zhì)、富豐的營養(yǎng),也使鰣魚迅速成長,它們猶如菖蒲拔節(jié)。識得鰣魚的習(xí)性,就能捕獲它們,用絲網(wǎng),等待時間,釀出生活的美好。

就如山歌獨唱或?qū)Τ前?,這種即興表達還呈現(xiàn)在日常的勞作中。唱漁歌主要功能是解除疲勞,如這首《搖櫓小唱》:“六月荷花水金蓮,金妹銀妹要發(fā)顛。金妹可得英雄將,銀妹可當(dāng)小紅娘。劃起槳來一記槳,帶我表哥到水邊?!边@幾乎是有點撩人的情歌了。不是詩,但有比興,通過比興,表達春夏季節(jié)的生命勃發(fā)與漁家姑娘愛情的同時生發(fā),幽默詼諧。 汪文斌 野渡無人舟自橫(富春江春色) “船夫:籃里洗菜籃外漂,十指尖尖朝里撈。撐船大哥來看見,神魂顛倒掉落篙。掉落篙,河里哪來這美嬌。村姑:撐你的船撈你的篙,休問美嬌不美嬌。嬌嬌值銀千萬兩,破船能值幾分毫?幾分毫,鸕鶿吃魚頭頸吊。船夫:新打小船兩頭尖,跑遍天下江湖川。湖廣白米我先吃,江河魚蝦我嘗鮮。我嘗鮮,看你喜歡不喜歡。村姑:撐船大哥拉什么天,上無片瓦下無磚。一陣狂風(fēng)把你吹,翻了屋頂望穿天……”船夫也要愛情?!洞蚺c村姑》中,船夫自信而機智:姑娘,篙為你而驚,你太美了,我看上你了。

誠如元人張養(yǎng)浩《山坡羊》的詞所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漁民多少收獲,他們都只能用汗水與辛勤,才能換得溫飽,有時甚至還會付出生命。所以,美麗的富春江,并不能給他們帶來多少詩意,反而是無盡的愁苦。

《燥地毛蟹》就是對漁霸奸商的痛斥:“燥地毛蟹實在兇,兩只蟹鉗毛茸茸。眼睛長在頭頂上,橫行霸道在路中?!比鮿莸臐O民,對來自各方的盤剝,敢怒不敢言,“燥地毛蟹”比喻形象,缺少安全感的螃蟹怒目圓瞪,橫著兩只大鉗,樣子兇煞,一副隨時要攻擊人的樣子。漁民遇到如此惡人,只有遠而避之。

“腳踏破船頭,手擺竹梢頭。頭頂猛日頭,全身雨淋頭。寒風(fēng)刺骨頭,大雪蒙被頭。吃的糠菜頭,穿的打結(jié)頭。漁船露釘頭,漁民露骨頭。黃昏打到五更頭,抲到野魚一籃頭。上街喊到下街頭,換來麥皮半籃頭。碰到地痞吃拳頭,碰到漁霸奪籃頭。一年抲魚抲到頭,剩下十只手指頭?!边@首名為《腳踏破船頭》的“頭”字歌,寫盡了舊時漁民的各種艱辛。破船,竹梢,這就是漁民簡陋的生產(chǎn)工具,可以想見的是,這樣露著船釘?shù)钠拼?,在時有風(fēng)浪的富春江上,漁民的安全絕對沒有保障。而漁民的日常情景是,黃昏時分撒網(wǎng)捕魚,辛苦到天亮,也只有一籃子大小不等的雜魚,這樣的魚,買也沒人買,最后只能換回半籃子粗麥皮。漁民的日子,常常緊巴,風(fēng)里來,雨里去,一年忙到頭,最后什么也不剩。

《腳踏破船頭》不僅是漁民的真實生活寫照,更有一種深深的言外寓意。下面這首《漁民八煞》,換一種唱法,同樣是漁民們對各種突如其來表示惋嘆:“夏天抲魚要曬煞,冬天抲魚要凍煞。老天無風(fēng)要搖煞,風(fēng)暴吃著要嚇煞。魚抲勿著要愁煞,魚賣不掉心痛煞。強盜碰著要怕煞,魚霸盤剝要氣煞?!薄吧贰笔浅潭雀痹~,表示很或者極,到頂點了。關(guān)于漁民的苦,詩人們也觀察到了,但他們是“出沒風(fēng)波里”的文藝表達,重在詩的喻意,而漁民們直抒心意,并將這種直白用大嗓門吼出來。大江寬闊,那種不平、那種憤怒通過粗獷的漁歌發(fā)泄出來,似乎唯有江流在靜靜地聽著。

九姓漁民,是富春江上的一個重要話題?!八闲路恐耋帲髟庐?dāng)燈天作蓋。浮家泛宅三江走,浪里撈出生計來?!边@首《水上新房竹篾編》的漁歌,應(yīng)該是九姓漁民為慶祝水上新房落成而唱的。明月當(dāng)空,漁民水上居住處一片熱鬧,船連著船,祝賀的人們,跳著跳著就到了新房。一群漁民坐在船頭,看星賞月,喝茶聊天。水上新房,你完全可以想象出它的簡陋,但不怕,他們祖祖輩輩都這樣在水上討生活,這移動的家園,也別有韻味。

要娶親了,船家更熱鬧,這幾乎是九姓漁民的重要節(jié)日?!芭悍Q一斤。男:長千金。女:稱二斤。男:長萬金。女:稱三斤。男:三元及第。女:稱四斤。男:四季發(fā)財……”九姓漁民結(jié)婚時,男女雙方兩船并列,中鋪寬跳板,女方船上站著女方的利市人,手上拿著一桿鉤秤,每接過一件嫁妝,就用秤稱一下,唱一句;男方利市人,則在接過嫁妝時回唱一句?!袄小币辉~,原指做生意的利潤,此處指運氣與吉祥。

眾人圍觀,男女對唱,唱一句,哈哈笑一回,再唱一句,再哈哈笑一回。喜慶的場景,一直持續(xù)到深夜。

霧滿空山,微波泛起。富春江的碧波,與此同醉。

原標(biāo)題:《富春江的碧波,與漁歌同醉》

欄目主編:黃瑋 文字編輯:黃瑋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陸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