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quán)轉(zhuǎn)載自網(wǎng)易數(shù)讀(ID:datablog163),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

這屆都市牛馬,愛把養(yǎng)生掛嘴邊。輕食沙拉只是入門,下班擼鐵上操課堪比時尚單品。犯饞想喝奶茶,也不忘多掏一塊錢升級零卡糖。
即便這樣,有些養(yǎng)生人還不滿足,竟學起老一輩跟血糖較上了勁,不乏每天都用血糖儀的針往手指上扎的“容嬤嬤”,被調(diào)侃人沒老,控起血糖卻比自己奶奶還精細。
其實,這并非杞人憂天,以前總和老一輩打照面的糖尿病,也纏上了長期睡眠不足還暴飲暴食的年輕人,某次熬夜后視力模糊,一檢查才發(fā)現(xiàn)是糖尿病,感覺天都塌了。
更危險的是,血糖長期居高不下,嚴重時還可能像刀一樣直插心血管,分分鐘要人命。
高空腹血糖,侵入心血管
體檢過的人,想必前一晚都被反復(fù)叮囑,千萬別吃東西,第二天再餓也要先排長隊等化驗。為啥體檢前總得挨餓?
其實有些項目的確空著肚子才能做,比如空腹血糖就需提前禁食八小時,這樣測出的數(shù)據(jù),才好判斷你有沒有糖尿病或血糖異常 [1]。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指出,正常人空腹狀態(tài)下,血糖的參考范圍為 3.9-6.1mmol/L??崭寡菙?shù)值如果突破了 7,可能意味著糖尿病找上了門 [2]。
令人擔憂的是,中國人的空腹血糖值的確在越變越高。來自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團隊,發(fā)表在《自然-通訊》期刊的最新研究,借由近 79 萬成年人的空腹血糖數(shù)據(jù)給出了證據(jù)。
對比 2010 年,中國 2018 年 25 歲以上男性的平均空腹血糖值,由 5.7mmol/L 上升到 5.9mmol/L,女性也由 5.6mmol/L 增至 5.8mmol/L [3]。

各省市的平均空腹血糖值也都在上漲,北京男性這一數(shù)值更是高達 6.28mmol/L,早已突破血糖的安全閾值。還有六個省份男性的空腹血糖值雖未突破上限,但也都超過了 6mmol/L。
血糖一升高,大家通常害怕的或許是糖尿病。對許多年輕人來說,糖尿病與不治絕癥也沒差,從自己確診的那一刻起,孤獨、恐懼、無助便會一股腦襲來:
天塌了,得了糖尿病還能活多久啊,真的害怕了,聽說還會斷腳趾頭是真的嗎,我還那么年輕不要啊。
殊不知,除了和糖尿病沾親帶故,高空腹血糖還會引發(fā)更危險的心血管疾病——發(fā)作總在一瞬間,而且死神索命來得更快。
2018 年,中國 25 歲以上人群中,估計有 49.86 萬例由高空腹血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死亡,較 2010 年多了近 15 萬例,增幅超過 40% [3]。

面對高空腹血糖這把刀,男性的心血管則更加危險,2018 年死亡人數(shù)比女性高出 5.78 萬,而這不僅僅是因為男性本身數(shù)量多。男性每十萬人死亡數(shù)為 58.85 人,明顯高于女性每十萬人死亡數(shù)的 47.2 人 [3]。
吸煙可能是男性種下的惡果之一。長期吸煙不僅會硬化血管,還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4]?!吨袊鼰熚:】祱蟾?2020》指出,大街上夾著煙吞云吐霧的,十之八九都是男性 [5]。親密關(guān)系里,也不乏因男生愛抽煙逼得對象提分手的:
分手啦,實在受不了了,他愛抽煙,我剛開始沒覺得有什么,但是你抽完煙也不刷牙不漱口的,干嘛還和我要親親,你是不知道有多大的氣味嗎?
東三省的人,心血管最危險
除了空腹血糖各省不一,由此引發(fā)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shù)也相差甚大。就 2018 年而言,山東最多,西藏最少,兩省之間能差出將近五萬人 [3]。
細看更能反映省份嚴重程度的死亡率,北方明顯要比南方危險得多,除海南外,排在前十的省份里有九個都在北方。
東北地區(qū)則最為矚目,2018 年,黑龍江、遼寧和吉林三省因高空腹血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排在全國前三。
具體來看,2018 年全國每十萬人中,估計有 42.56 人因高空腹血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死亡。而在黑龍江,這一數(shù)字高達 75.18 人,遼寧和吉林也不低,分別為 62.59 人和 61.83 人。

老實說,東北人的心血管本就不算健康,用“玻璃心”形容也不過分。2021 年,遼寧和吉林的心血管健康指數(shù)位列倒數(shù)二三位,黑龍江也在倒數(shù)第六 [6]。
當然了,東北遠超平均水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同樣離不開引禍上身的高肥胖率。
肥胖正是高空腹血糖壓迫心血管的得力幫手之一 [3]。一項基于 1577 萬中國人數(shù)據(jù)的研究顯示,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標準,東三省肥胖患病率在 8%-9% 之間,處于全國前列 [7]。
就連東北大哥手里滋滋冒油的烤肉串,也可能導(dǎo)致空腹血糖猛漲,化身轟炸心血管的糖衣炮彈 [8]。一篇探究中國居民飲食偏好與糖尿病風險的研究指出,東北人對燒烤情有獨鐘,尤其黑龍江的燒烤偏好率全國第一 [8]。
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夜宵離不開正宗東北燒烤。走進燒烤店,不用等老板娘拿菜單,就開始不帶磕巴地報起菜名:
十個羊、十個牛、十個筋皮、十個胸口、兩個油邊、實蛋菜卷各兩個,一碗冷面,串多辣哈。
具體來看,飽受高空腹血糖威脅的東北人,面臨最嚴峻的心血管疾病,要屬缺血性心臟病,也叫做冠心病,它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還可能導(dǎo)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并發(fā)癥,稍不注意就致人于死地,可謂防不勝防 [9]。

就在 2018 年,東三省因高空腹血糖導(dǎo)致的冠心病,每十萬人死亡率均在 30-40 人,遠高于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卒中,就是大家更常說的中風。得上中風,口角歪斜或許算輕的,一旦嚴重起來,可能直接癱瘓在床 [10]。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 2019 年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中,卒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冠心病 [11]。
高空腹血糖這把刀,上海躲不掉
盡管東三省最危險,但還有一個城市死亡人數(shù)增速快到讓人意外,那就是上海。
對比 2010 年,2018 年上海由高空腹血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shù),增長率達到了 143.77%,是中國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并且是 31 個省份中唯一增速破百的地區(qū)。

但如果仔細看背后的數(shù)據(jù),2010 年和 2018 年,上海由高空腹血糖導(dǎo)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shù)在 3720 人 和 9070 人,在全國排名中均屬于中下游水平,基數(shù)不算很高 [3]。由此可見,漲勢兇猛,并不意味著上海新增的死亡人數(shù)就遙遙領(lǐng)先了。
即便如此,上海增速越來越快的確是事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人口增長因素影響,顯著高出全國其他地區(qū)一截。
另一方面則離不開人口老齡化。畢竟,人一上歲數(shù),不僅身體各處亮紅燈,體質(zhì)也下降得厲害,根本扛不住這種要命的病。
前述發(fā)表在《自然-通訊》期刊的最新研究也指出,60 歲及以上的人群中,由高空腹血糖導(dǎo)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要比年輕人高得多 [3]。
可印象中年輕打工人擠破頭的上海,咋也能跟老齡化扯上關(guān)系?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時尚之都上海,老齡化程度已經(jīng)和東三省平起平坐 [12]。
根據(jù)上海市民政局,2023 年,上海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共 437.9 萬人,占總?cè)丝?28.8% [13],已達到一座大城市的人口規(guī)模 [14],委身上海的打工人,對此最有感觸:
我發(fā)現(xiàn)在上海的市區(qū),老年人真的好多,比如黃浦,虹口,楊浦,基本上小區(qū)里面,差不多有一半都是老年人,另外才是外地人和年輕人!

放眼全國,被人口老齡化這架馬車拉著跑的不只上海,像浙江、山東人口因老齡化因素影響,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增長率也不低 [3]。
而在陜西和青海,高空腹血糖的影響不可小覷。這兩個省份因空腹血糖因素,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增長率均高于 50%,遠高于人口老齡化和人口增長帶來的影響 [3]。
但該對血糖上心的,遠不只這兩個省。事到如今,高空腹血糖早已不光是老人的專屬。越來越多人年紀輕輕,血糖值就已經(jīng)比 AK 還難壓。
如果妄圖光靠血糖儀控糖,而不是管住嘴邁開腿,其實除了在手指上多扎幾個窟窿,也沒啥太大用處。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yī)藥信息查詢平臺. (2025). 空腹血糖. Retrieved 26 March 2025 from https://www.dayi.org.cn/examination/1593.html.
[2]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2025).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華糖尿病雜志, 17(1), 16-139.
[3] Cao, X., Tian, Y., Zhao, Z., Wang, L., Wang, X., Zheng, C., Hu, Z., Gu, R., Yu, X., Pei, X., Yin, P., He, Y., Fang, Y., Zhang, M., Zhou, M., & Wang, Z. (2024). Disparities in high fasting plasma glucose-rela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urden in China. Nature communications, 15(1), 8817.
[4] Burns, D. M. (2003). Epidemiology of smoking-induc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46(1), 11-29.
[5] 李純. (2021). 中國發(fā)布吸煙危害健康報告:煙民數(shù)量超3億,吸煙率仍處較高水平. 中國新聞網(wǎng). Retrieved 26 March 2025 from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1/05-26/9486252.shtml.
[6] Mao, F., Jiang, Y., Liu, J., Zhang, Y., Jiang, Y., Wang, L., Zhao, D., Huo, Y., Ge, J., & Zhou, M. (2022).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s Analyzed from the China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dex Study - 31 PLADs, China, 2017-2021. China CDC weekly, 4(13), 265–270.
[7] Chen, K., Shen, Z., Gu, W., Lyu, Z., Qi, X., Mu, Y., ... & Meinian Investigator Group. (2023).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real‐world study in 15.8 million adults.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5(11), 3390-3399.
[8] Zhao, Z., Li, M., Li, C., Wang, T., Xu, Y., Zhan, Z., ... & Ning, G. (2020). Dietary preferences and diabetic risk in China: A large‐scale nationwide Internet data‐based study. Journal of diabetes, 12(4), 270-278.
[9] 中國醫(yī)藥信息查詢平臺. (2025). 冠心病. Retrieved 26 March 2025 from https://www.dayi.org.cn/disease/1161723.html.
[10] 中國醫(yī)藥信息查詢平臺. (2024). 什么是卒中. Retrieved 26 March 2025 from https://www.dayi.org.cn/qa/340984.html.
[11] 世界衛(wèi)生組織. (2024). 前十位死亡原因. Retrieved 26 March 2025 from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he-top-10-causes-of-death.
[12] 國家統(tǒng)計局. (2024). 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24.
[13] 上海市民政局. (2024). 202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老齡事業(yè)和養(yǎng)老服務(wù)工作綜合統(tǒng)計信息發(fā)布!. Retrieved 25 March 2025 from https://mzj.sh.gov.cn/2024bsmz/20240706/73924c349f4d475a9d46b6019f1a396b.html.
[14] 國務(wù)院. (2014). 國務(wù)院關(guān)于調(diào)整城市規(guī)模劃分標準的通知. Retrieved 25 March 2025 from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1/20/content_9225.htm.
本文科學性已由女王大學病理及分子醫(yī)學碩士伍麗青審核
封面圖來源:豆包AI生成
本文經(jīng)授權(quán)轉(zhuǎn)載自網(wǎng)易數(shù)讀(ID:datablog163),如需二次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歡迎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