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東欄梨花

作者:蘇軾[宋]

為你讀詩:衛(wèi)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 關(guān)于作者 /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xué)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莫作路旁花

常教人看殺

——辛棄疾《生查子?梅子褪花時》

春天,整個朋友圈都在曬花,都在講述和花的遇見。

有人去南方出差,出機場,坐出租車行駛在高速路上,突然遇到大片金黃的油菜花,心也跟著雀躍起來;有人陰郁著臉從老板的辦公室出來,走到樓下,打算抽根煙透透氣,不想一陣風(fēng)來,一場櫻花雨自他頭頂落下,這是他并不在意的櫻花樹在和他打招呼,也是春天在召喚他;還有人買了雪柳,插在自己家的花瓶里;又有人在自己工位放上一束滿天星,好每日與花相對,與春天同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溥儒《梨花蛺蝶》

關(guān)于春天和花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古人和今人也一樣喜歡花,都等待和渴望著和它的相逢,去開啟一段段記憶,一場場花事。

在這首《東欄梨花》里,我們看到一個喜愛梨花的蘇東坡。春天里,百花齊放,爭奇斗艷,那淺白的梨花有什么好看?

但蘇軾偏偏鐘情這株東欄的梨花。這個春光燦爛的季節(jié)里,到處都有花朵在開放,“柳絮飛時花滿城”,蘇軾知道,相比那些爭奇斗艷的花朵,梨花的劣勢是那么明顯,就像他在第一句寫的,“梨花淡白柳深青”。梨花不僅白,而且是“淡白”,這是最不起眼、最素凈的花。相比“柳絮飛時花滿城”,這梨花顯得太低調(diào),太不張揚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惲壽平《梨花》

在今天,有人愿意做一株梨花嗎?有人欣賞一株梨花嗎?誰不想在聚光燈前站著,不想占據(jù)舞臺的C位。而為了出名,有人甚至像會陳丹青所說的那樣,“活在當(dāng)下,想要成功,你還要足夠的無恥!”

但梨花,卻讓蘇軾喜歡。在這偏僻的角落,不炫耀自夸,不自卑,不人云亦云,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生長著。這是蘇軾在講述梨花,激勵同僚,也是在說他自己?!般皭潠|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只有這樣,方能看得清自己和世界的模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寫這首詩時,是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四月,蘇軾42歲,他剛到徐州任職。離開密州前,接替他任密州知州的是孔宗翰,這首詩便是蘇軾寫給后者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宋徽宗《梨花》

之前,蘇軾經(jīng)歷了太多家庭變故,母親、妻子、父親相繼去世。而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他深陷新舊黨爭的漩渦,痛苦不已,只能離開朝廷,到地方任職。

曾經(jīng)的蘇軾,少年成名,萬眾矚目,如今卻像他詩中的梨花,在偏僻少人處生長。換成一般人,大概要怨天尤人,痛苦絕望了。但蘇軾總有一種達觀,使自己不被環(huán)境和情緒左右,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fēng)景,體會別人體會不到的真理。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p>

平凡如我等,在一個無常和變化的時代里,收獲更多的是“惆悵”。但蘇軾,卻試圖透過這紛紜錯雜的人世,看到更為本質(zhì)的透徹與清明。

(內(nèi)容來源于“為你讀詩”)

責(zé)編: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