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明明已經(jīng)取到快遞

卻又收到了“取件碼”短信

短信上“貼心提示”:

若有疑問請撥打

快遞員電話17xxxxxxx

這個電話你打不打?

近日

江蘇省江陰市的吳阿姨

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這是怎么回事呢?

事件回溯

近日,吳阿姨收到一個快遞的短信取件提醒,稱其有一個快遞已到“菜鳥驛站”,但自己購買的快遞已經(jīng)簽收了。為確認情況,她撥通了短信上提示的“快遞員”的電話。但電話那頭的“快遞員”稱其不清楚情況,稍后會有“平臺客服”與她聯(lián)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吳阿姨收到的“假取件碼”短信截圖。

過后不久,吳阿姨果然接到了自稱是某電商平臺“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快遞信息搞錯了,接著出于“好心”,對方提醒吳阿姨曾開通了“百萬保障”,需要取消,否則將會扣費。一聽到要扣費,吳阿姨頓時慌了神,便按照對方的指示在平臺操作。就在她要繼續(xù)操作時,一旁的鄰居聽出了異常便報警求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民警抵達了解情況后,判斷吳阿姨就是遭遇了冒充客服的詐騙分子。在民警的及時勸阻下,銀行卡中的30余萬元被成功保住。

詐騙揭秘

“1+1>2”復(fù)合式騙局

第一步:精準釣魚

詐騙分子盜取潛在受害人的購物信息,如收件地址、電話號碼等,冒充物流快遞精準發(fā)送取件短信。

第二步:角色扮演

詐騙分子冒充快遞員或平臺客服的角色層層鋪墊,通過添加好友、加入群聊,引你入套。

第三步:情緒操控

詐騙分子借開通“百萬保障”“平臺會員”等理由,制造“不關(guān)閉就要扣費”的恐慌,突破心理防線進行誘導(dǎo)詐騙。

第四步:技術(shù)加持

詐騙分子誘導(dǎo)進行屏幕共享或點擊釣魚鏈接,讓你輸入銀行卡號、驗證碼等信息進行身份驗證時盜取信息,騙取資金。

民警提醒

如果確認自己已經(jīng)收件

或沒有網(wǎng)購

但仍收到了領(lǐng)取快遞的通知

請在快遞公司官方App查詢

聯(lián)系快遞公司官方客服

避免回撥陌生號碼

拒絕“屏幕共享”操作

拒絕點擊陌生鏈接填寫信息

拒絕向“安全賬戶”轉(zhuǎn)賬

凡涉及關(guān)閉“百萬保障”

等理賠的話術(shù)

肯定是詐騙!

來源:公安部新聞傳媒、平安江陰

值班編校:尹靜彥、徐貴保

值班主任:齊菲斐

值班編委:余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