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名片,關注「糖友云健康

回復“173”,送你100份「控糖早餐食譜」

糖尿病越來越常見

每9個成年人里就有1個糖友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

是評估血糖水平的“鐵三角”

它們的正常值是多少?為啥誰也替代不了誰?

今天一次解釋清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血糖的“基礎分”,一般早上6~8點檢測,空腹8~12小時(不可吃東西,可少量飲水)。

正常值3.9~6.1mmol/L[1](孕婦<5.1 mmol/L[2])

糖尿病前期:6.1~7.0mmol/L[1]

★ 糖尿?。?/strong>≥7.0mmol/L[1]

空腹血糖能評估你的基礎胰島功能,看能否維持空腹狀態(tài)下的血糖穩(wěn)定。

一般成人2型糖友的空腹血糖要控制在4.4-7.0mmol/L[1];

1型糖友控制在4.0~7.0 mmol/L[4];

懷孕的糖友控制在5.3mmol/L以內(nèi)[1]。

具體控制目標應個性化,如果身體差、并發(fā)癥多、低血糖風險高等,可適當放寬。

02

餐后2小時血糖

餐后2小時血糖,是對胰島功能的“突擊考”,評估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以及對血糖的調控能力。

餐后2小時,是從吃第1口飯開始計時。

★ 正常值:<7.8mmol/L[1](孕婦<8.5 mmol/L[2])

★ 糖尿病前期:7.8~11.0mmol/L[1]

★ 糖尿?。?/strong>≥11.1mmol/L[1]

為啥測餐后2小時而非1小時血糖?


因為胃排空速度因人而異,正常人30-60分鐘達血糖峰值,但老人、胃動力差的人峰值會延后,很難統(tǒng)一測。而餐后2小時胃排空基本完成,適合作為通用標準。

但餐后1小時血糖也有用:它能看出胰島“快速應對能力”,健康人一般不超8.6mmol/L[3](孕婦<10mmol/L[2])。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般糖友的餐后血糖要控制在10.0mmol/L以內(nèi)[1,4],懷孕的糖友餐后1小時血糖應<7.8mmol/L[1]、餐后2小時血糖應<6.7mmol/L[1]。具體因人而異。

03

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近2-3個月的血糖“平均分”,能反映近2~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

★ 正常值:4%~5.7%[1,4]

★ 糖尿病前期:5.7%~6.5%[5]

★ 糖尿?。?/strong>≥6.5%[1]

有些特殊情況,如異常血紅蛋白病、懷孕期間血容量增加等,會導致糖化血紅蛋白不可靠。這時可以查糖化白蛋白(反映2~3周內(nèi)的平均血糖水平)。

一般建議糖友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內(nèi)[1]。具體因人而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啥它們誰也代替不了誰?

因為各有側重,分工太明確了!

1.空腹血糖“基礎”

空腹血糖常用作體檢初篩,快速判斷有無高血糖苗頭。

對糖友來說,檢測空腹血糖可以評估前一天晚上的用藥和飲食情況。

2.餐后血糖“應對”

常用來揪出“空腹正常但餐后高”的早期問題(比如很多糖前期人群靠它發(fā)現(xiàn)),更是糖友調整飲食、運動,判斷藥效的 “實時監(jiān)控器”。

3.糖化血紅蛋白“平均分”

是糖友長期控糖的“金標準”,每3~6個月查一次,比單次血糖更靠譜,是醫(yī)生判斷降糖方案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

一句話總結:空腹血糖看 “基礎”,餐后血糖看 “波動”,糖化血紅蛋白看 “長期”。

三者像血糖的 “三面鏡子”,照出不同角度的問題,只有一起查、結合看,才能真正讀懂自己的血糖。

參考文獻:

[1]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2] 中國妊娠期糖尿病母兒共同管理指南(2024版)

[3] 肖新華. 餐后1小時血糖的研究進展[J].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21, 29(1): 74-79.
[4] 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2021版)

[5] 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預的專家共識(2023版)